天這麼冷!刷牙用冷水還是熱水?你可能選錯了
刷牙這件小事,可能有著諸多「雷點」,一不小心就會踩了雷,對口腔健康造成損害。這些常見的錯誤你犯了嗎?
「早上刷牙是用冷水好還是熱水好?」
冬天冷,冬天的早上更冷,對於冬天的刷牙更需重視。比如說水的溫度、刷牙的力度,這些小細節看似不起眼,但對您的口腔健康至關重要。
冬天刷牙最好用溫水
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最佳溫度是35℃左右。用溫水刷牙是對的,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溫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齒敏感。
溫水的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太熱的水也不好。
過冷過熱的水會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長久會引起牙髓出血和痙攣,甚至導致牙周炎、牙齦炎等病症。
刷牙時間和力度
一般刷牙時間保證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每天早晚兩次。
另外,刷牙並不是越用力越好,太用力很容易造成牙齦損壞出血,盡量保持溫柔的力度,保證刷牙的時間,同樣可以很好的起到清潔口腔,消除細菌的作用。
刷牙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使用大頭牙刷,用力橫刷
有人習慣使用毛束密集的大頭牙刷,用力橫向拉鋸式刷牙,以為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和清潔程度。
殊不知,正是這些粗、硬、密的毛束,加上靈活性欠佳的大刷頭,使它難以清潔牙齒間隙和隱蔽面,清潔效果反而下降。
同時,用力橫刷易使牙頸部由於機械磨耗出現楔狀缺損,並導致牙齦損傷、牙齦萎縮。
誤區二:早刷晚不刷或反之,次數不足
現代齲病學者研究認為,齲齒的發生是由於細菌繁殖產酸、口腔不潔與抗齲力下降、含糖食物等三大原因造成的。
如果夜間睡前不刷牙漱口,白天進食後遺下的食物碎屑與殘渣就會積存於齒縫和牙齒溝裂內,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溫床。
養成每日「飯後必漱」,每晚睡前刷牙的習慣,這必將使你終生受益。
當然,經過一夜安睡後,晨起再刷牙,會令牙齒更加潔白光亮,口氣清新,精神煥發地投入新的一天。
誤區三:刷牙不管時間長短,有刷就行
有的人把刷牙當作一項無足輕重的例行公事,不願為刷牙多擠出點時間。
正確的刷牙應涉及每個牙齒的每一個面,要「面面俱到」。應付式的匆忙刷牙肯定無法達到這一目的。
正確刷牙方法示意圖
此外,牙膏除有按摩清潔作用外,尚有殺菌和其它的多種保健功能,牙膏與牙齒接觸不充分,接觸時間過短,將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
誤區四:牙刷「超期服役」,用後隨便放
一把牙刷用上很長時間,刷毛都變形了也不換新牙刷,而且用後放置不當,如刷頭朝下置於杯中,這也是不少人的習慣。
有專家對使用1個月的牙刷進行檢測,發現有大量致病細菌,這些潛在的細菌隨時可以由破損的口腔粘膜和齲齒等環節侵入人體,引起多種疾病。
正確的做法是:
刷牙後,應以清水反覆沖洗牙刷幾次,甩干刷毛,將刷頭朝上放置於通風處。牙刷刷毛變形或使用3個月左右應更換。
誤區五:飯後馬上刷牙
刷牙本來是一個好習慣,但有些人飯後馬上刷牙,甚至有的人不管吃了點什麼都要刷牙,其實這樣反而不利於牙齒健康。
人們用餐時吃的大量酸性食物會附著在牙齒上,會使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軟化,甚至與牙齒軸層中的鈣、磷分子發生反應,將鈣、磷分離出來,牙齒會變得軟而脆。
飯後立馬刷牙會破壞牙釉質,損害牙齒健康。
牙齒自我保健的方法
預防口腔疾病,除了每天正確刷牙以外,使用漱口水、牙線,定期去醫院洗牙也很重要。
使用漱口水
正確使用漱口水,可以有效分解牙菌斑,抑制牙周炎,以及保持口氣清新。
漱口水建議每次20ML左右,持續30秒。漱口的時間最好在剛剛刷牙後或進食後,漱完後不要再用清水漱口。
另外,醫用漱口水的使用方法應遵照醫囑,日常漱口水的包裝上一般都標註了基本的使用方法,可參考使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漱口水,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大家,漱口水並不能代替刷牙。
正確使用牙線
正確的牙線使用方法是這樣的:
取一段約20-30cm的牙線,將牙線繞在兩手的中指約第二指節處,繞兩三圈,使牙線固定即可。
用一隻手的拇指與另一手的食指繃緊牙線,將牙線放入牙齦和牙齒的交接處,食指在口內,拇指在口外,牙線需緊繃,成「C」字形,上下刮牙縫的左右兩個相鄰面。
使用牙線通常在刷牙後或飯後進行,美國牙科協會建議人們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線,以晚餐後和睡覺前為最佳時間。
定期洗牙
每天正確地刷牙,並且飯後用十分鐘時間認真清潔好您的每一顆牙齒,再配合定期洗牙,將會非常有效地防止齲齒和牙結石的產生,進一步預防牙周炎哦。
溫馨提醒
長按上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養生妙招


※冰糖雪梨加點它,利嗓開音,效果翻倍!
※8大原因導致腰痛,你中招了嗎?
TAG:大醫本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