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月聽的盤/2018.1

這個月聽的盤/2018.1

做這麼個東西就是想對自己每月來一個梳理,以前太懶,咋也提不起筆,但是到了今年就想寫點什麼。 因為個人的固執和偏向性,所以說是非常私隘的一個東西,但同時又希望能和朋友們就共同的東西上有一些交流,走一些火花,畢竟發布出來也是想給人看的。

01 鄧麗君

香港之戀(1977)

上世紀70年代初,鄧麗君進軍日本歌壇,形成了一套由日本音樂家作曲,台灣詞人填詞的《島國之情歌》系列,其中既有鄧麗君在日本原唱歌曲的中文版,又有她將當時其他日本歌星的名曲填入中文詞後的經典曲目,可謂全景推送鄧麗君經典演繹的一套專輯,此為第四輯。當中的主打歌《香港之戀》由日本音樂家井上忠夫創作,我百聽不厭。我一直偏愛日本人創作的中國題材曲目,他們在一首作品中投放的理解和展示往往很拘小,但卻往往將此詮釋至極,流光溢彩,我認為日本料理的文化也是如此,平凡小食的精緻化,是優秀的藝術,扯遠了。

福建名曲專輯 (1981)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鄧麗君小姐的一張專輯,狂聽n遍不膩。1980年代初期,台灣本土化的意識逐漸覺醒,閩南語歌曲終登主流歌曲之大堂,鄧麗君也隨之風潮推出這張閩南語專輯,與之前推出過的兩張閩語專輯不同,此時「鄧氏唱腔」以為成熟,寶麗多為其量身打造的12首曲目將其唱功表現得淋漓盡致,閩語歌曲愁情小調式的曲風成為鄧麗君的又一招牌。時年30歲的鄧麗君演繹少女的儂痴嗔怨依然醉笑春風,真是我心中永遠的女神吶!

Greatest Hits (1977)

寶麗多公司將鄧麗君麗風時期的12首暢銷曲目進行重新編錄後的一張精選集,我們現在聽到的鄧麗君小姐經典歌曲的大眾流傳版本均源出於此,配器上可謂脫胎換骨,鄧麗君小姐的唱功此時也今非昔比,是非常耐聽的一張專輯。從中也可以聽出時代歌手在這一時期曲風上的變化,電子的東西越來越多。每個年代段處理音樂的方式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60s、70s的鄧麗君小姐,怎不讓人陶醉呢?

又是一個下雨天 (2015)

北京先鋒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一張合輯,整輯18首歌曲圍繞主題「雨」展開,可能由於該公司想顯示其代理版權之廣,收錄曲目年代跨度不小,但是所幸整張聽下來還算順暢。特別推薦的是,收錄費玉清的兩首均為其70年代的早期作品,低保的錄音質感和早期台灣陰鬱的演歌曲風很有味道。 一場雨,由不同年代的年輕歌者分別來一番演繹,挺有意思。

02 爵士

John Coltrane--Blue Train (1957)

被公認為Coltrane經典的一張專輯,亦是其風格開始形成的首專。彼時經歷了被Davis除名,在Monk提攜下逐漸開始自我探索的Coltrane,與五重奏時期的老夥計配合依舊默契。我不懂樂理,聽不出其中學理之妙,但其綿密平穩以及時時躍躍欲飛的旋律也讓我為之著迷,更是因為從中聽出了現在的自己,想要信馬由韁可是仍有所力有不逮的規矩,在這種反覆的矛盾中嘗受著不斷的熬磨,或許這種無言的感覺只有爵士樂能給我。

Bill Evans--The Village Vanguard Sessions (1961)

收錄了經典曲目《My Foolish Heart》《Alice In Wonderland》《Waltz For Debby》的現場演奏專輯,是非常想要收藏的一張! 如果說Coltrane在我眼中是放飛自我中的掙扎,那麼Bill就給我在冷酷中走向死亡的想像,熱情變為琴鍵有序的邀約,感覺悲傷和喜悅的情緒都已經就緒,可又不必再敘說了。

John Coltrane--A Love Supreme (1965)

在後期的作品中,因為宗教與哲學的影響,Coltrane已經走向另一片迷霧之中,所以在這張作品中,我彷彿始終隔著繚繞的煙霧聆聽那支管中流出的旋律,在這個過程中,它也在產出霧靄,饒是披上了神諭平靜的紗籠,靈魂深處的東西依然乾燥。

John Coltrane--My Favorite Things (1961)

最早接觸到的一張Coltrane的專輯,到現在也聽不出個頭緒,感覺情緒是散的,碎塊一般。網上有人評論是其課間休息之作,想來覺得也有道理,感覺像Bill什麼吹上管子了哈哈。

Miles Davis and the Modern Jazz Giants (1950s)

味道很正的一張,網上看到說是《Bag Groove》兩個錄音session里餘下的部分,是一張經典「殘片」組成的雙拼。因為無法打開樂理欣賞的大門,所以爵士樂於我寄託於自我觀察的感情部分(姑且這麼說吧),也因而最喜歡第三首,百聽不膩。

Herbie Hancock--Head Hunters (1973)

Jazz Funk的經典名盤,真的是一場來自大風潮中的頭腦獵殺,我絲毫不吝對Herbie Hancock的讚美之情,因為將領域的邊界打破不只需要勇氣,更需要才華,雜糅多種音樂風格於手指之間從來都是天才幹的事,無疑他是這樣的人。從這張專輯中我聽到我所理解的傳統與流行的嫁娶,groove and acid!這類我做夢都想的專輯實在不可多得,所以也馬上買了實體專輯,躲在被窩裡多聽幾遍過癮!

Various Artists--Blue Break Beats vol.1

"The Jazz break beats that made Hip-Hop hits."

Pharoah Sanders--Thembi (1971)

法老的音樂我是從Fusion切入進來的,聽後才覺得遠不盡數,這張我是第一次聽,部分還是接受無能,如何學會與世界自然對話呢?需要長時間的摸索,而自詡有避世面的我,真正面對這種語言時卻品來澀塞,不免慚愧,繼續努力吧,讓時間告訴我答案。

Lonnie Listen Sminth--Astral Travling (1973)

聽過他的《Visons of A New World》後便喜歡上不可自拔,融爵的黑人大師們總能將非洲草原的力道輕鬆的打進律動之中,雖然他們最終陷入神秘主義之中去詮釋精神和宇宙的浩瀚,可為什麼這不能成為一種藝術呢?既然人類最終無法選擇,那我選擇自己的理解,自我即真理。

Eric Dolphy Quintet--Outward Bound

Dolphy一張在旋律上更容易接受的專輯,靜謐的長夜拿來聽最適合不過了吧。最喜歡《Glad to Be Unhappy》這首,讓我想起無數黑白的閃回,冷冽,旋律仿似一個白色的幽靈,在枯燈秋葉落的街頭,流浪漢將身上的報紙裹得嚴實。

Archie Shepp--Live in Tokyo(1978)

第一首響起就已沉醉其中,如果爵士樂能變為一柄武器,Archie無疑是一名悍將,身為詩人和音樂家的雙重身份,能文亦能武。他的活力與慾望,也能像阿部薰那樣讓我耳邊時時響起"當Free的音符跳起,除了享受這有限時間的癲狂,我們還能做什麼呢"聲音。

Archie Shepp--Life At The Donaueschingen Music Festival

太享受了朋友們,你能想像一輛銹跡斑斑的麵包車在舞台上橫衝直撞的樣子嗎,時不時的它竟然還搖下車窗讓風吹起點綴碎花的帘布給你點兒溫柔的遐想,這太迷人了!

Thelonious Monk With John Coltrane (1961)

Monk與Coltrane1957年的黃金搭檔,慵懶又正的味道,兩人都壓低了個性的合作,很是美妙嘛!推薦《Ruby,My Dear》。

Akira Ishikawa--Bakishinba:Memories of Africa(1970)

日系融合大師石川晶為數不多的可以聽到的專輯之一,可聽性還不錯,雲端的非洲鼓仙氣十足,配合前田憲男的電風琴,聽得我酸溜溜的。不過比起去年聽的《Back To Rhythm》感覺還是稍遜一籌,格局小了,自然跟時間相比,還是差點兒啊。

03 搖滾

Ainigma--Diluvium (1973)

七十年代的德國迷幻搖滾樂隊,有點兒金屬的鐵鏽味兒,電音琴聽得還算過癮,一些雛形的影子。

Kelompok Kampungan--Mencari Tuhan

印尼前衛民謠團體,神秘兮兮的,資料都找不到,聽起來一股酸豆角味兒。

伍佰&China Blue--淚橋(2003)

伍佰的成熟之作,最難忘那首《淚橋》。

The Seeds--The Seeds (1966)

The Seeds的首專,酸酸的,很車庫,又有點兒藍,適合出行駕車聽。

The Blues Magoos--Psychedelic Lollipop (1966)

1964年組隊的紐約迷幻搖滾樂隊首專,Blues、Psychedelic、Garage風格始祖級的樂隊,驚嘆彼時的才氣,怎麼沒什麼名氣呢。

The Blues Magoos--Electric Comic Book (1967)

樂隊的第二張專輯,水平穩定,聽著玩兒,過耳朵癮。

04 昭和歌謠

伊東ゆかり--Misty Hour(1982)

伊東信子的CityPop專輯,氤氳著濕氣的戀人的午夜遊唱,比什麼都迷人的霓虹,好想太陽永遠都不要升起。

陳美齡--また逢う日まで (1976)

陳美齡應該是很多國人並不熟悉而日本人最熟悉的一位中國藝人了吧,1976年她暫別歌壇赴加拿大學習,臨行前,在東京舉行了名為「また逢う日まで(中譯作:直到再見那天)"的告別演唱會,東京的電視台對其實況直播。彼時的她,歌聲沒有多少技巧可言,甚至還充滿青春的奶氣,但就是那股拚命將自己的謝幕演出以最完美的狀態呈獻給觀眾的心情,深深打動了我。

05 電子&說唱

DJ Shadow--Endtroducing... (1996)

慕名而聽的一張名盤,專輯中的曲子完全由各種各樣的採樣拼貼而成,在當時直至今天都被公認為是一場整合和實驗,可惜我並沒未從中找到什麼共鳴,感覺稍縱即逝,此時的我不能給它很高的評價。

Uyama Hiroto--Freedom Of The Son (2014)

宇山寬人比較新的作品,沒有過高的評價,但在我是心裡接近滿分的神盤,這個月又拿來聽,《81autumn》循環了無數次,僅次於Nujabes的《Modal Soul》。我想正是因為有了Nujabes、Shing02、Uyama這一類將Jazz Hiphop賦予靈魂和創作足以陷入更深思考的音樂的音樂人,風格才得以放出光芒。

06 韓語流行

???--???(1991)

姜修智的同名專輯處女作,首首City感十足,封面美死我了,首曲《?????(中譯作:紫色香氣)》簡直是百聽不厭啊,沒想到昨天竟然在網上一家小唱片店看到這張,毫不猶豫就下單了!

07 華語流行

朱莉葉--過期少女(2017)

很久沒有關注華語樂壇的動態了,月初看到各種關於17年華語新作的盤點,於是找了兩張封面喜歡的拿來聽。朱莉葉是一個徹底的新人,主持人出身的她在三十齣頭的年紀終於圓了出個人唱片的夢,用心的態度是有的,不過我始終認為多風格融合非天分不可得也。

丁世光--神經志(2017)

嚴格的講,丁世光並非新人,之前他一直身處音樂製作的幕後,整張專輯黑人的東西玩兒得非常沒毛病,唯一跟上不節奏的就是他的vocal,實在不太強。10首歌聽下來,我腦海里一直迴旋著"這歌如果放陶喆來唱就好了"的想法。我不想說早期的陶喆把R&B這一套玩得太透,只能說作為曾經為其寫歌的丁世光還是影子氣太重,舉個例子,這10首歌中甚至有兩首就是當年他為陶喆創作而被David棄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asdam 的精彩文章:

TAG:Gasd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