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昆蟲的秘密生活,如此精彩怎能錯過?
人呆手戶
「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台
小小昆蟲
本領大,
地上跑,
土裡鑽,
天上飛,
還能
。。。
水裡游
世界上大約有三萬多種昆蟲(分屬13個目)的一個或多個生活史階段在水中生活或與水體有關,我們把它們統稱為水生昆蟲。而這些昆蟲,可是個個都有技能傍身,不容小覷吶!
仰泳蝽
讓我們盪起雙槳
腹部朝上,兩條「大長腿」叉開,嘖嘖,這豪放的姿勢真是一點兒都不知羞啊!
仰泳蝽真是蟲如其名,沒事兒就愛練習仰泳,這技能一般的蟲蟲可學不會。
GIF
悠哉悠哉,今天天氣可真不錯!
仰泳蝽為仰泳蝽科Notonectidae昆蟲的通稱,它們的頭卵圓形,背部彎曲凸起,後足扁平且邊緣長有刷狀長毛,輕輕撥動水面就能遊動起來。
別看它們平時慢慢悠悠地,可一旦發現獵物蹤跡就會立馬開足馬力,迅速出擊。
GIF
小樣兒,哪裡跑?
如果你想要抓住它們,可千萬要小心,萬一被它們叮咬,那滋味.......
劃蝽
蛙泳小能手
劃蝽俗稱松藻蟲,為半翅目劃蝽科Corixidae昆蟲通稱,英文為 water boatmen,直譯為中文是「水船人」,全世界已知30餘屬500多種。
它們常出沒於池塘、溪流和湖泊等淡水水域,但有一些種類也能在海水中存活。劃蝽的身體扁平,長長的後足像兩個船槳一樣在水中划行前進。
看我「大長腿」
劃蝽不像仰泳蝽那麼兇殘,它們大多數都只以水生植物和藻類為食,只有小部分是肉食主義者。
劃蝽與仰泳蝽雖長相相似,但是仔細觀察還是很容易區分。仰泳蝽的背部顏色淺而劃蝽的深且有條紋。當然,最易辨別的還是它們的游泳姿態,一個愛仰泳一個愛蛙泳。
仰泳蝽VS劃蝽
水黽
輕功水上漂
水黽(mǐn)是半翅目黽蝽科Gerridae昆蟲通稱,俗稱水板凳、水馬兒、水蜘蛛等。
水黽練就了江湖失傳絕學—輕功水上漂,它們可以在水上行走,既不劃破水面又不會弄濕自己的「長腿」。
GIF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Justintimett flickr
它們的軀幹非常瘦長且腹部和足的跗節上都長有拒水毛,這使得它們可以藉助表面張力在水面上快速運動而不會下沉。
我也要向水黽學習來源:creativity-online.com
蜉蝣
誰說我們是短命鬼?
? Pascal Gaudette flickr
古人一提起蜉蝣皆會有惋惜之心,感慨它們朝生暮死,生命短暫。
而實際上,人們看到的只是蜉蝣成蟲的死亡。在它們小時候,可是要在水裡生活1~3年呢!
而它們要想長大,得需要在水中進行至少20次蛻皮才能變為亞成蟲,之後離開水面還需要一天時間才能成為成蟲。
豉甲
像鱷魚一樣潛伏
來源:tolweb.org
豉甲又叫豉蟲,為鞘翅目豉甲科Gyrinidae昆蟲通稱。它們身體通常呈橢圓形,外殼擁有金屬光澤且堅硬光滑,因此在水中行進時受到的阻力較小。
豉甲在水中遊動時會把兩隻眼睛露在外面,這樣看像不像一條鱷魚在暗中偷窺?
豉甲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行進方式,是因為它們擁有特殊的複眼,可以一分為二。一對是在頭部偏上方的位置,可以用來探查水面上方的情況,而另一對在偏頭部下方一點,可以探查水面下方。
來源:tolweb.org
這麼有趣的豉甲平時喜歡待在乾淨的水域,但是由於水生環境的污染而導致數量大大減少,甚至有些種類已經滅絕。
潛水蜂
為寶寶找個小房子
潛水蜂為膜翅目潛水蜂科Agriotypidae昆蟲通稱,已知有兩個屬,即異水蜂屬Atopotypus和潛水蜂屬Agriotypus。
潛水蜂雌雄交配後,雌蟲會進入水中,尋找毛翅目的蛹,並用產卵管將卵產在其中,這樣它們的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小房子」。老熟的幼蟲還會在蛹內吐絲結繭,這時候前端就會流出粘液狀物,遇水形成絲質帶,隨水漂蕩。
怎麼樣,是不是非常好認?嘖嘖,潛水蜂寶寶真是不低調,佔了「別人的房」,依舊這麼招搖,也是沒誰了!
在水中生活的昆蟲還有許多,
如果你知道其它好玩的蟲蟲,
來給我們分享吧~
繼續閱讀漲姿勢
GIF
想去點贊,快游
圖片來源:Google Jan hamrsky出處見水印
趙修復 張彥成 《吉林省潛水蜂二新種》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原創作品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


※識花辨蟲聽鳥鳴,記錄世界記錄你
※最美蜘蛛精抱團來襲,二師兄,你接招吧!
TAG:人呆手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