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普陀寺義工,把奉獻融入生活的日常

南普陀寺義工,把奉獻融入生活的日常

張巧林向遊客宣傳垃圾分類

農曆春節前,在廈門志願者服務機構中,有一台晚會從最初義工們的聯誼慢慢成為不少義工家庭和社區的期待,這就是連續舉辦了8年的南普陀義工服務社聯誼晚會。佛門義工自導自演,展示自己的風采,社區和家人看到舞台上發心奉獻被表彰的親友也有一份自豪感在心間。張巧林就是曾走上晚會舞台被表彰的一名優秀義工。

2015年,南普陀寺推行「公共文明行為十二不」系列活動,已經從物業公司退休的張巧林來配合寺院向信眾宣導文明敬香,不燒大把香,勸導遊客不吸煙、不亂丟垃圾,因為義工們的宣導,作為廈門重要景點的南普陀寺整體環境改善很多,張巧林還說,這樣可以把善心善行的理念帶給全國各地的遊客。

每周四,張巧林都會穿上黃色的義工服,穿梭在市區的大街小巷,跟其他南普陀義工服務社的師兄一起向商家和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勸導遊客文明旅遊。她說,剛開始宣傳垃圾分類時,很多人不理解或是有抵觸心理,但是通過義工們長期的耐心宣傳和引導,慢慢得到了居民的認可和支持,內心很歡喜。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鼓浪嶼人,張巧林還和其他義工配合龍頭社區和內厝社區的工作人員進行垃圾分類的入戶宣傳。在她心裡,鼓浪嶼是廈門一張靚麗的名片,每年接待了千萬的遊客,環境保護工作十分嚴峻,進行垃圾分類宣傳不僅提高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又能使社區居民能夠積极參与到實踐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廈門會晤期間,張巧林每天穿著黃色義工服、平安志願者紅馬甲、紅帽子,在社區周邊的公交車站進行文明乘車行為宣傳。她說我們的形象代表著佛門義工和廈門志願者的形象,更要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文明行為服務來自全世界的遊客。

作為南普陀義工服務社的一份子,張巧林說,不管是在社區還是道場做義工,大家都很快樂,時間長了之後就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收穫了很多歡喜,而且越做越有精神,每周都保證抽出兩天時間到南普陀寺做義工。正是因為這份喜愛和執著,改變了張巧林的性格和生活,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佛門普度眾生的意義。

善心善行,不忘初心。南普陀義工服務社團隊不斷壯大,離不開張巧林這樣「優秀義工」的堅持和守護,無論在道場護持,還是在社區服務,都用各自的努力連接起快樂和方便,不管是走上受表彰的舞台還是繁忙社區的服務,都是他們實現價值,奉獻力量的最美時光。

功德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取消門票:遊客免費入寺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修學佛法的真諦
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舍粥布施行善功德倍增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