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城無產不興 業無城不行 華夏幸福提三大倡議建產業新城

城無產不興 業無城不行 華夏幸福提三大倡議建產業新城

1

月31日,首屆華夏幸福產業新城合作夥伴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合作」為主題,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近200位嘉賓受邀出席。大會主辦方華夏幸福發出「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推進全面合作,共同構建陽光環境」三大合作倡議,邀請合作夥伴為產業新城事業共同擔當、共同奮鬥。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楊開忠、麥肯錫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倪以理分別發表主旨演講,就我國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城市群發展呈現都市圈化特徵,以及產業新城對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價值等議題分享觀點。


 


未來中國城市群發展將呈現都市圈特徵




黨的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未來中國城市群發展將呈現都市圈特徵。」劉世錦在演講中指出,全球公認的東京、紐約、倫敦、巴黎和首爾五大都市圈,創造的GDP超過大多數國家。「都市圈發展不是一個局部問題,而是關係中國經濟發展全局的大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聚集的正面效應。」他認為,我國城市群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以中心城市為極核,在周邊20-50公里範圍內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通過軌道交通形成由廊道、圈層和關鍵節點組成的網路化城鎮體系,有效促進人口和創新要素向周邊中小城市發展,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新動力。




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明顯提速,但放眼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特別是縣域,還存在經濟基礎薄弱、產城相互割裂、創新驅動能力不足等問題。楊開忠表示,促進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變成高質量發展,就要加快區域經濟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探索實現地方品質驅動型發展,以地方品質提升聚集人才,由人才驅動創新,由創新提升地方競爭力。「產業新城有望成為促進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重要載體、中國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麥肯錫作為華夏幸福在產業研究規劃方面的長期合作夥伴,其大中華區總裁倪以理以國際視野前瞻產業發展趨勢,指出以移動互聯網、雲技術、新一代基因組學、高級機器人技術、可再生能源等為代表的12項顛覆性技術將從根本上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無限的產業發展機會。


 


產業新城是促進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資料顯示,與大中城市相比,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存在著資金、技術、能力等多方面短板,導致縣域創新資源要素集聚難,難以吸引高層次創新人才。




而以「產城融合」為特徵,以產業發展為核心的產業新城,有望補齊縣域發展的短板,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城鎮綜合開發,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並成為促進所在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位於北京天安門正南50公里的河北固安縣經過16年實踐,走出了一條「產城融合」實現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




2002年,河北固安縣政府與華夏幸福以PPP模式合作開發運營固安產業新城,雙方通力合作,曾經的農業大縣已經轉變為現代化工業強縣,產業新城財政貢獻率達到68%,累計招商引資達1500億元,初步形成新型顯示、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產業是城市的根基,城市是產業的載體。」華夏幸福總裁孟驚介紹,華夏幸福圍繞都市圈周邊縣域開發運營產業新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為合作區域提供了一整套以產城融合、產業發展為核心內容的整體解決方案。




如今,「固安模式」已獲得在全國其他地區的廣泛複製,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業務已覆蓋全國12個省,並走向「一帶一路」沿線6個國家。


 

華夏幸福發出全面合作共建產業新城倡議




與會嘉賓認為,產業新城是時代賦予的機會,更是一種偉大的使命。在未來中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發展中,需要建設一批產業新城,而實現這些產業新城的健康發展,需要在金融服務、配套建設、產業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等領域多方面的能力聚合。




華夏幸福以首屆產業新城合作夥伴大會為契機,發出「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推進全面合作,共同構建陽光環境」三大合作倡議,期待全球範圍的有識之士和大批有情懷的企業,為產業新城共同擔當、共同奮鬥。




華夏幸福將以產業新城事業為共同發展平台,攜手各領域合作夥伴,在投融資、產業新城、房地產、城市配套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規劃諮詢等各個領域全方位合作,共同培育「陽光、開放、互信、共贏」的合作環境,相互賦能,共贏未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謝謝你,讓我徹底告別這一行
從羊到猴用了21年,克隆猴為什麼那麼難?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