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楚人用於的招魂法器長成什麼樣?真得能招魂復魄、讓人魂歸天為神嗎?

楚人用於的招魂法器長成什麼樣?真得能招魂復魄、讓人魂歸天為神嗎?

著名作家屈遠志:

我們的肉體

終有一天會死去,

但我們的

靈魂不死。

靈魂,這大概是人類發明的最難解釋清楚的一個「唯心主義」概念。一頭豬被宰殺送至餐桌,沒有人會認為這頭豬會有靈魂,或至天堂,或到陰間。古人雖沒有自認為人類是「高級動物」,但卻認為人類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擁有靈魂的。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質的最終停止,同時還伴有蛋白質的分解。然而,人們相信,在死亡的那一刻,靈魂會出離軀體,遊離在空氣之中,那些生前德行高的靈魂,則飛上九重天。

其實,靈魂寄託著人們對故人的哀思和懷念。作家屈遠志的長篇小說《靈魂不死》中曾寫道,「我們的肉體終有一天會死去,但我們的靈魂不死。」這個時候,靈魂,從一種精神的寄託升華成為對這種精神的堅持。屈原,那個歷史久遠面目有些模糊的楚人先輩,就是在這種精神的堅持中,發軔出最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

2000多年前,楚懷王被秦國騙去軟禁,客死他鄉。消息傳回紀南城,屈原一邊舞動著手中的魂幡,一邊吟唱著「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歸來!哀江南!」他無比深情地召喚著楚懷王的魂魄,希望懷王的魂魄能從西北的秦國返回故里,歸葬江南。當時,南郡為楚地,地望在江南,屈原以江南代楚地,對懷王的魂魄進行深情地呼喚,暗中也希望懷王的魂魄能庇護他的家鄉、他的祖國。這些,被記錄在《楚辭·招魂》中。

屈原手中舞動的、用於招魂的「魂幡」,源自楚人的創造,是「招魂復魄」「魂歸天為神」的轉換法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靈魂是會輪迴轉世的。而創造了與古希臘同樣文明的楚人則認為,人的靈魂既可以四處遊盪,也可以歸天為神。而那招魂的法器,則是楚人對靈魂理解和想像的具體載體。

綉幡

西漢初至漢高後五年十一月庚午日

(前2世紀初-前184年12月26日)

長66.5厘米,寬58.8厘米

2007年荊州謝家橋1號墓出土

荊州博物館藏

長方形,頂端中間有一絲環。

中部以紅褐色絹為地,刺繡金黃、

靛藍色變形龍鳳纏枝花卉,

周緣為褐紅色連續動物紋

菱形紋錦。

出土時鋪於棺蓋之上。

1973年,考古人員在湖南長沙子彈庫1號楚墓中出土了一幅人物御龍帛畫。考古人員發現,這幅放置於棺木之上的「T」型帛畫,其實就是楚人導引靈魂升天的「魂幡」。出殯時,「魂幡」懸掛在竹竿上,作為送葬隊伍的前導;入墓安葬時,則將「魂幡」取下,放置在內棺之上。這,就是在考古中首次發現用於招魂的「魂幡」

魂幡,又叫靈旗,是古人用來招引亡魂的旗幟,初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墓葬之中,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湖北地區。楚人別出心裁地在用絲織物織造成整體的帛上面繪製龍鳳或飛天的羽人,作為靈魂的引導者,表現天堂里的神話故事、寓意死而復生的蛇與魚的圖像。考古專家認為,這些繪製在錦帛上的各色圖畫,表達了楚人再生的強烈願望。

獨立特行的楚人,與古代埃及人相信靈魂與遺體同在的觀念不同,認為人死後魂氣歸天為神,形魄入地為鬼;與周人「敬鬼神而遠之」也不同。楚人是「敬鬼神而娛之」,由巫師通過祭祀或歌舞溝通人與鬼神,魂幡就成了巫師導引靈魂升天的法器。

可是,要實現「魂歸天為神」的理想目標,首先要保證人死後屍體不腐。古人認為,玉石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神秘禮物,有巫術的意謂,具有讓屍體保持鮮活狀態的奇特性能,可以防止靈魂出殼。那時,在貴族中流行的玉斂葬,就是這一觀念的產物。也許,正是緣於這種說法,西周時期,一種特殊的喪葬用玉——玉覆面出現了。這種用玉料對應人的面部特徵製成飾片,一般都是綴飾於紡織品上,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

當然,這種奢華的「面罩」——玉制喪葬品,僅僅只會出現在貴族的墓葬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面罩」的稱謂也不同,比如西周時,稱之為「瞑目」;漢代時,稱之為「覆面」。不過,「面罩」的使用,在不同的年代以及使用者的身份、文化習俗的不同,所採用的材質也會不同。一般是使用漆器、琥珀、木質、陶質、絲質等材質,只有極少數貴族在入殮時用玉質「面罩」。

在中國,玉石文化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而葬玉則要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

玉神人頭像

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晚期,

長3.7厘米,寬3.6厘米。

天門市肖家屋脊遺址出土。

玉為黃綠色,

表面有白色斑。

採用淺浮雕、鑽孔、

拋光等技法製成。

荊州博物館藏

人們認為,玉是有靈性的,它能夠與人「感同身受」,謂之為「靈器」。古時,人們以玉斂葬,其置玉方式從口含、手握和無規律的放置,發展到「九竅玉」、「飯含」、「瞑目」、「瑞玉組合」乃至「玉匣」、「玉衣」等多種形式。

到了西周時期,葬玉普遍流行,首次出現了完整人面形象的瞼玉,並且有了較為完善的葬玉制度;到了漢代,葬玉文化達到了巔峰,其種類不但有玉含、玉握、九竅塞、玉枕、玄璧和鑲玉棺,還出現了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等;直到曹魏時期,魏文帝明令禁止用「珠襦玉匣」之後,葬玉之風才有所收斂,玉面罩由此逐漸消失。

玉覆面是一種典型的葬玉,起源於中原地區。考古發現的中原玉覆面,都是用小玉片縫綴在絲織品上,覆蓋人臉五宮。因此,學術界也將它們稱作綴玉覆面。目前中國出土的玉覆面,除了荊州秦家山2號楚墓中出土的玉覆面外,其他各地出土的都是由多塊小玉片連綴而成。因此,這件我國考古發掘出的唯一用整塊玉雕製成的喪葬面具,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了。

在楚墓中出土的玉覆面,是一件典型的葬玉,是為死者下葬專門製作的。玉覆面大小與真人臉龐差不多,出土時,覆蓋在墓主人的臉上,正面朝上。

奇怪的是,玉覆面為平面,沒有彎曲和弧度。平面的玉覆面是如何放在死者面部而不掉下來呢?

經過認真分析,荊州博物館館長、研究員王明欽發現,秘密就在面具的四周。玉覆面四周有8個非常對稱的小圓孔。王明欽清楚地知道,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一般先用絲織品製成絲質覆面,也就是「瞑目」,用來覆蓋死者面部,然後將玉覆面縫製在絲質覆面的正面,周圍的小孔就是供縫綴之用。玉覆面縫完之後,還要將絲質覆面的四角各系一塊玉璜和玉佩,起到固定的作用。它們體積很小,與玉覆面是一套完整的組合。

據《儀禮·士喪禮》載,周代關中及中原一帶流行以絲質的瞑目覆蓋死者面部的風俗。一些瞑目上面縫綴若干小玉片,組合成人面形象,學者們稱之為玉覆面或玉面罩。只是,這種由小玉片組成人面的玉覆面,在楚地一直沒有發現。據考證,荊州秦家山2號楚墓主應當是中原人或秦人,長期生活於楚地,雖為楚人同化,但仍受原籍文化的一些影響。王明欽先生說:「玉覆面是一種典型的葬玉,起源於中原地區,在山西曲村晉侯墓地和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中,都發現了相當多的玉覆面。然而,中原地區出土的玉覆面都是用許多小玉片縫綴在絲織品上,覆蓋人臉五宮。因此,學術界也將它們稱作綴玉覆面。秦家山2號楚墓出土的玉覆面顯然與中原地區的玉覆面存在著淵源關係。」

玉覆面

荊州秦家山2號楚墓出土

這件玉覆面是用一整塊青玉雕琢而成,長徑20厘米,短徑13.9厘米,厚0.23厘米,與普通人面部的大小一致。玉質黃褐色,平扁體,橢圓形,兩側雕刻出兩環形耳。頭頂上部用陰刻的半圈斜線紋表現頭髮,用細密的斜線紋雕刻出柳葉眉。兩條陰刻的斜直線表現鼻翼,其上部和眉頭相連。兩耳陰刻捲雲紋。用透雕的方式,雕刻出橄欖形眼,圓形鼻孔。鼻子和嘴之間用細密的斜線紋刻畫鬍鬚,造型十分生動。

玉覆面出土時,還在墓主人頭骨兩旁發現了隨葬的兩件玉璜、兩件玉佩和一件玉笄,它們與玉覆面應該是一套完整的組合。秦家山2號楚墓出土的玉覆面,其完整形態是把它縫綴在一塊方形的絲織品上,再在絲織品的四角分別繫上一件玉璜或者玉佩,下葬時,覆蓋在死者的面部。

顯然,荊州楚墓出土的玉覆面,與中原地區的玉覆面存在著淵源關係,但是,迄今為止,在中原地區還沒有發現過一例用整玉雕琢的玉覆面。秦家山出土的玉覆面,面部輪廓為上寬下窄的瓜子臉,頭髮、鬍鬚都是中分式,與荊州楚墓里出土的木俑非常相近。荊州博物館的專家們認為,這是以當時的楚人為藍本製作而成的。因此,這件玉覆面很可能是楚地工匠參照中原地區的玉覆面製成的。

從保存肉體,到「招魂」法器,楚人對於靈魂的理解,衍生出一套完整的殯葬程序。可即便像屈原這樣雖肉體不再有,但依然可以用包粽子、划龍舟的方式來呼喊靈魂、緬懷逝者。有意思的是,對於規範著中國人生活形態和社會秩序的導師孔子而言,他只是表態「子不語怪力亂神」,並告誡弟子「未知生,焉知死」,顯然,孔子是說,對「迷信」敬而遠之,人們不要太注重生死,而是要應盡人事,處理好人的的現實生活。

對於「招魂」這類的唯心主義,我們且把它作為一種文化、一種人們精神的需求,理解而不盲從,尊敬而非迷信。唯心與唯物的界限,這同樣也是中國人的傳統,至少,孔子就看得很清楚。

人物龍形玉佩

戰國

通長11.8厘米

寬8.0厘米

厚0.3厘米

荊州熊家冢墓出土

荊州博物館藏

玉佩由一人一龍組成,

龍身多次盤卷,

透雕成一條盤旋飛舞的龍形,

龍體上碾琢雲紋。

龍尾之上站立一人,

手扶龍身。

與長沙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

《人物龍鳳帛畫》一樣,

是一件寄託死者靈魂飄遊升天的祝禱。

騰空而起的龍具有一種向上的動勢,

寓示著死者隨龍導引升天時的情形;

而下方的側立人物

則反映出一種跟隨的特徵。

可以說這是一件

為死者祈天求佑

具有豐富含義的佩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孔子不為人知的那些事兒(下)
真愛鄧倫,就要為他付出更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