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變成眾生呢?
【世尊,若此覺性,本性清凈,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
接著凈諸業障菩薩提問題。在《楞嚴經》中,富樓那也提過這樣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眾生本來是佛,自性本來都是清凈光明,為什麼又變髒了?為什麼我們現在不是佛?這個原因何在,我們不懂。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實為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我們注意這一段佛的答話。剛才凈諸業障菩薩問佛說:本性清凈,因何染污?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變成眾生呢?注意!佛在這裡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佛在《楞嚴經》的回答是:「覺明為咎」,無明從那裡來的?覺明所生。這個答案好像沒有答一樣。那麼,佛在《圓覺經》總該好好回答這個問題了吧!嘿!誰知他老人家卻輕輕帶過,不作正面答覆。
這種不作正面答覆叫作置答,也是佛的一種教育法。置答並不是答不出來,答出來的話,你們永遠去搞思想去了,不會修證佛法。他要眾生大家個個成佛,只要你自己親自證到了佛的境界,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無始是佛學的名詞。這個宇宙從何時開始?儘管目前科學如此發達,到現在仍然沒有答案。無始就是沒有開始,宇宙是循環性的,猶如一個圓圈,任何一點都是起點,同時也是終點。那麼,無始究竟是什麼時間呢?如何確定呢?佛剛才已經告訴你了,「一切功用,猶如一念。」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所謂妄想就是虛妄不實的思想心念,它是偶然的,暫時的,因緣所生的。我們天生自然就認為有一個我,有了我就有你,就有他,就有人,有眾生,眾生就是社會、世界,乃至一切生物;還有壽命,希望活得長壽,最好不要死,永遠活著。《金剛經》也是講這四樣,叫作「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認四顛倒,實為我體。」這是第二重錯誤。四顛倒就是地、水、火、風四大類,認為身體的肌肉骨骼、血液內分泌、熱能、呼吸等等是我的實體。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這是第三重錯誤。第一重錯誤是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第二重錯誤是把現有生命的四大所構成的肉體認為是我,由這二重錯誤所加起來的矛盾,演生出心理上的憎恨與喜愛。喜歡的就去佔有,失去的時候就憎恨,人生就在這兩種境界里打滾。在此虛妄不實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及誤認四大是我的錯誤之中,更加執著假相。
「二妄相依,生妄業道。」由於執著身心兩種假相,相互為因,相互依傍,形成業力。有人問業力是不是宿命論?對,宿命論是根據業力而來。站在宿命論的立場來講,人生的命運都有一定。很多人說學佛不應該相信宿命論,其實,宿命論也與佛法有關。命運是誰主使的?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王,也不是佛菩薩,是自己造成的,心造的。今生的果報是過去生的種子生現行,今生的生理行為及心理行為又變成來生的種子。所以說:『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命運就是業的道理。我們講過業分為別業與共業,每個人的命運遭遇不同,這是別業。共業呢?我們所生的時代,這個時代是苦惱的時代,是戰爭的時代,尤其像我們這種年紀的中國人,碰到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又碰到內戰變亂,這一輩子就如此消磨過去了。在四十年前,我就跟同學講,算了,我們這一輩子不用算命了,所有中國人的命我都算好了,八個字——「生於憂患,死於憂患」,當然這是指我們這一代。這是我們這一代的共業,這共業怎麼來的呢?古人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且聽屠門夜半聲。」我們的肚子吃掉了多少條生命,像台北市一天要吃掉多少條牛,多少條豬,多少只雞、鴨,你統計過沒有?你吃了人家,不用還帳的呀?我們以前小時候經常去看人家殺豬殺牛,牛隻要一到了屠宰場,眼淚就掉了出來,真靈光!牛就有這種靈感。豬老哥就不同了,上了刑場,還唔呀唔的。這種事情看多了,也看怕起來,你看那殺豬的,殺多了,他自己就變成了豬相,那個相就出來了,真的唷!後來科學進步了,殺豬變成電動,一頭豬進去,幾分鐘以後就清理完畢了。以前上海首先有電動屠宰場,建好以後,那個工程師去檢查試驗機器,衣角不小心踫到機器,整個人就被卷了進去。
殺生是很可怕的,所以,他們諸位菩薩們就吃素了。不過,吃素也殺了一半,植物也有生,無命有生。生與命有分別,萬物都在生生不息。命再加上妄想,有靈性。真要做到不殺生很難,除非你的禪定功夫到達三禪天,可以不吃不喝不呼吸,否則,你呼吸也在殺生,空氣中有細菌。嚴格說不殺生,太難了!我們只好姑且培養一點慈悲心。
「二妄相依」,生理的四大與心理的妄念,兩者互相影響,我們整個人生都受它們影響。有時候,心理的理性告訴我們不要衝動,但是,生理上的需要控制不住。有時候,生理很正常,心理受了刺激,也顛倒造業了。
「有妄業故,妄見流轉。」這是第四重錯誤,產生不正確的觀念、思想、見解,這叫妄見,誤認為生命在輪迴流轉。於是,拚命修行想跳出輪迴,想要達到涅槃境地。這樣對不對呢?佛說你錯了,這也是妄見,妄見涅槃;這也是大妄想、大貪心,把小貪心換成大貪心而已。《圓覺經》屬大乘佛法,不講小乘,所以這裡說:「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實際上我們的輪迴不要緊,沒有事,輪迴也空,旋轉跟我們有什麼相關?像現在我們坐在這裡,生命有沒有流轉?有。心臟在跳動,血液在流動,細胞不知死了多少,也不知生了多少。不過,你還是你,沒有變過,也沒有動過。
【由此不能入清凈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因此,凡夫不能入道,凡夫不能成佛,乃至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不能成佛,什麼作障礙?妄想顛倒。由此不能入清凈覺,不能恢複本來清凈的自性。並非我們本來的覺性抗拒你悟道,假如你認為有個可以入道的方法,或者覺得有個空的境界,那就不對了,那就不是本來清凈,那就已經不清凈了,只要有一個境界存在就不是清凈本覺。清凈不是你修出來的,若有修有證就不是了。「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注意!凡夫的動念是錯,修道人想把妄念息滅剔除求個清凈也是錯。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那麼,錯在那裡呢?都是一念無明障礙住了,由無始劫來的無明作了自己的主宰,沒有真正明白自己的本來自性。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一切眾生自有生命以來,就沒有真正的智慧。所以,學佛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而是智慧的成就。身心等性,皆是無明。什麼是無明?我們的生理以及心理,包括思想、觀念、見解、感受,身心全體都是無明。動念是無明,息念也是無明,所以都不對。無明本身不能破無明,例如人自己不能作自己生命的主宰,不能決定自己想活多久就活多久,不能想了斷自己的生命就了斷自己的生命,說走就走,你辦不到。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我們的身心都是無明,從誤認為有一個我開始,有我就有你,你跟我就不一樣,你是你,我是我。喜歡我的人,我就跟他交往,他對我很好,他很愛我,好吧!就跟他結婚。他做事順我的心,自然就升他的官。這就是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看不順眼的人,或不如我意的人,就討厭他。我曾經講過所謂愛情都是自私的、自我的,我愛你那是因為「我」愛你,而且愛本身就是佔有慾,你是屬於我的;然後,愛不到就恨,或者相處久了,對方的缺點被發現了,看不順眼了,彼此的想法不同,於是怨恨就來了。這就是人,是不是這樣?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憎愛心從那裡來的?從無明而來。由無明產生的憎愛心,再養無明,再增加無明,連環相續,在此循環中求道,永遠不能成佛。
《圓覺經略說》
-------------
佛告訴我們,我們現有的生命,是我們原始生命的第三重投影。我們原始的真生命,哲學性的稱呼叫做真如;邏輯性、科學性的稱呼叫做第一義諦、勝義諦;宗教性的稱呼叫做如來、佛;拿教育性師道來稱呼叫做世尊。我們中國後來翻譯為本性,這個東西本來是清凈圓明的,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本來是無煩惱,無成住壞空,無生老病死的。但它真沒有,完全沒有嗎?不是的,它能生起一切的萬有。所謂沒有,是原本清凈,所以說它沒有。它能夠起萬有,它是有的。
《楞嚴經》第四卷里,佛的弟子富樓那尊者問佛:既然我們生命的自性本來清凈,為什麼要起第一念無明呢?為什麼要生出這個世界來呢?
其實這個世界生得非常不妙,因為創造了這個世界,這些人一天到晚你爭我奪,你罵我打,你恨我,我恨你等等,鬧得一塌糊塗。《楞嚴經》第四卷的要點,就是談這個。佛的答覆有一句話與見地、行願都有關係,他說覺明為咎。這一句話很值得注意,我們學佛求悟道求覺,悟道那一悟就是一覺,但是那一覺悟也是大毛病。
我們打坐不是在求空嗎?根據《楞嚴經》這一句話,你要注意,如果你達到清凈,則清凈為病。你說:我打坐,本來很清凈,後來怎麼不清凈、不空了呢?因為空所以不空嘛!道理很簡單,也是這麼深奧。所有的經典,你把它研究透了,看一看,原始的這個生命,怎麼變成現在這個世界?怎麼變成這個人生呢?覺明為咎,只有這句話,答得最明白。
第一步就要認得什麼是妄念。 《楞嚴經》卷四裡頭的那句話:覺明為咎,就是妄念。一個妄念就包括了五蘊、八識、八十八結使。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盤起腿來,自己偶然把思想排除,清凈了一下,好像沒有浮面的思想,以為這個叫做無妄念;那是大錯而特錯。你那個浮面的思想排除開了,覺得自己坐在那裡,好像很清凈,那個正是大妄念的根本。所以如果這個沒有空掉的話,什麼都不要談。如果把這一念打空了,身心打破了以後,那就可以證到真如,所謂明心見性,立刻到達,頓悟就是悟那一個。這點要注意。
《如何修證佛法》
******
讚賞
可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轉賬支持本公眾號。
*******
(紀念南師誕辰百年公益微課)《來到南老師身邊是我一生最珍貴的因緣》(識別下方圖片二維碼關注)
******


※南懷瑾老師:現在許多人生活不檢點做見不得人的事,我說小心哦
※南懷瑾老師:我把最要緊的方法告訴你們,懂不懂就靠你們自己了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