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王朝聰明的利用官鹽制度,掠奪民眾財富

中國古代王朝聰明的利用官鹽制度,掠奪民眾財富

食鹽

鹽,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有「五味之首「之說,由此奠定了它在古代國家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鹽專賣制度在中國存在歷史十分久遠,從春秋戰國齊國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幾乎伴隨封建社會整個發展過程。古代各朝為增加財政收入,抑制私人財力,同時防止有人惡意抬高食鹽價格,引起國家動蕩,故採取鹽專賣制度。專賣古稱「禁榷「,禁的意思是禁止,榷的意思是獨木橋,禁榷合起來就是自己獨佔,不允許他人涉及經營。

鹽專賣制度是封建統治階級人為制訂並設立的,由其獨佔食鹽生產和銷售渠道,從中賺取巨額利潤,增加財政收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封建社會中那些具有理財意識的士大夫們對此有一個形象的描述,」利出一孔」,它形象之處就在於只看到利益,卻不去看這利益是如何產生的。統治階級巧妙的借用了鹽所具有的商品外觀形式,寓稅於價,使人民避免不了徵稅,又感覺不到徵稅,掩蓋其掠奪民眾財富的實質。

鹽場

歷朝歷代都很重視鹽政管理,地方鹽政管理人員,均按產區設置。漢代叫鹽官,唐代之前叫鹽鐵使,元、明、清三代大體都叫鹽運司。

鹽運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此人假造詔書、徵集西域諸屬國士兵,完事後皇帝還原諒了他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