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繡口」下的燕山北風

「繡口」下的燕山北風

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

秀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

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

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

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

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

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

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

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

北風雨雪恨難裁。

白話譯文

傳說在北國寒門這個地方,住著一條燭龍,它以目光為日月,張目就是白晝而閉目就是黑夜。

這裡連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風怒號而來。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飄落在軒轅台上。

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她倚著大門,凝望著來往的行人,盼望著她丈夫的到來。

她的夫君到長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長城那個地方可是一個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

丈夫臨別時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裡面裝著一雙白羽箭,一直掛在堵上。

上面結滿了蜘蛛網,沾滿了塵埃。

如今其箭雖在,可是人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已戰死在邊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見此舊物?只好將其焚之為灰。

黃河雖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離死別之恨,如同這漫漫的北風雨雪一樣鋪天蓋地,無邊無垠……

字詞翻譯

北風行:樂府"時景曲"調名,內容多寫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傷感之情。

燭龍: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人面龍身而無足,居住在不見太陽的極北的寒門,睜眼為晝,閉眼為夜。

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興縣。這裡指當時安祿山統治北方,一片黑暗。

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側。軒轅

台,紀念黃帝的建築物,故址在今河北懷來縣喬山上。這兩句用誇張的語氣描寫北方大雪紛飛、氣候嚴寒的景象。

雙蛾:女子的雙眉。雙蛾摧,雙眉緊鎖,形容悲傷、愁悶的樣子。

長城:古詩中常藉以泛指北方前線。良,實在。

雙蛾:女子的雙眉。雙蛾摧,雙眉緊鎖,形容悲傷、愁悶的樣子。

鞞靫(bǐngchá):當作鞴靫。虎文鞞靫,繪有虎紋圖案的箭袋。

"黃河"句:《後漢書·朱馮虞鄭周列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

北風雨雪:原意是指國家的危機將至而氣象愁慘,這裡藉以襯托思婦悲慘的遭遇和凄涼的心情。裁,消除。

GIF

描寫寒冬朔風的詩詞不勝枚舉

那麼詩仙之妙

究竟妙在何處?

妙在

用典

李白在詩中大量用典。

例如開頭"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就是引用《淮南子·墬形訓》中的故事:"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高誘註:"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怪誕離奇的神話故事,引人入勝,為讀者展開一幅磅礴雄渾的絕美畫卷。

再如「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語出古樂府《有所思》:"摧燒之,當風揚其灰。"而「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出自《後漢書·朱馮虞鄭周列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在詩中是反其意而用之,「北風雨雪」化用《詩經·國風·邶風·北風》中的"北風其涼,雨雪其霧"句意。厚重的歷史沉澱,與浪漫狷狂的文人風骨,字字珠璣,凝為絕唱。

妙在

誇張

葉燮的《原詩》說,誇張是"決不能有其事,實為情至之語"。

詩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黃河捧土尚可塞",說的都是生活中決不可能發生的事,但讀者從中感到的是作者強烈真實的感情,其事雖"決不能有",卻變得真實而可以理解,並且收到比寫實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

全詩信筆揮灑,時有妙語驚人;自然流暢,不露斧鑿痕迹。它抓住焚毀白羽箭的行動來刻劃思婦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狀態,捧土塞黃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婦對丈夫戰死沙場而「恨難裁」的憤怒心情,揭露和抨擊了安祿山在北方製造民族糾紛,挑起戰禍的罪行。詩人借樂府古題創作,從一個「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一般題材中,出神入化,點鐵成金,開掘出控訴戰爭罪惡,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題,從而賦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義。

李白對於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常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阿諛奉迎,也不屑於與俗沉浮。現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於是採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

他總是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於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託、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雲,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捲一切,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衝決羈絆的強烈願望。

名家對此詩的評價

胡應麟《詩藪》:"出鬼入神,惝恍莫測。"

魯迅《漫談"漫畫"》:""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誇張,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著一點誠實在裡面,使我們立刻知道燕山原來有這麼冷。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就變成笑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福康文化 的精彩文章:

咱們國家的世界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

TAG:八福康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