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2018年2月2日
是第22屆世界濕地日
世界濕地日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為了紀念這一創舉,並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濕地是全球價值最高的生態系統。據聯合國環境署2002年的權威研究數據表明,一公頃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創造的價值高達1.4萬美元,是熱帶雨林的7倍,是農田生態系統的160倍。
國內濕地現狀
我國自然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77%,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且長期遭受人口急劇膨脹和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威脅。而我國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被保存在各類濕地中。
多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全國濕地保護面積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以41處國際重要濕地、550多處濕地自然保護區、400多處濕地公園為主體的全國濕地保護體系。
中國濕地
中國濕地指中國境內的濕地。中國擁有濕地面積6600多萬公頃,約佔世界濕地面積的10%,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到2005年2月2日,青海湖的鳥島、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龍江省興凱湖等30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中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改革開放開始以後,由於不合理利用和破壞,濕地的面積急劇縮減。到1990年代中期,已有50%的濱海灘涂不復存在,近1000個天然湖泊消亡,黑龍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澤濕地喪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質因污染失去了飲用水的作用。
1992年中國加入濕地公約後,積極開展濕地保護工作。國家林業局專門成立了「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負責推動濕地保護的規劃和執行工作。
濕地丨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世界濕地日曆年主題
1997年:濕地是生命之源
1998年:濕地之水,水之濕地
1999年:人與濕地,息息相關
2000年:珍惜我們共同的國際重要濕地
2001年:濕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
2002年:濕地:水、生命和文化
2003年:沒有濕地就沒有水
2004年:從高山到海洋,濕地在為人類服務
2005年:濕地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
2006年:濕地與減貧
2007年:濕地與魚類
2008年:健康的濕地,健康的人類
2009年:從上游到下游,濕地連著你和我
2010年:濕地、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
2011年:森林與水和濕地息息相關
2012年:濕地與旅遊
2013年:濕地和水資源管理
2014年:濕地與農業
2015年:濕地,我們的未來
2016年:濕地與未來,可持續的生計
2017年:濕地減少災害風險
2018年:濕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旨在提升公眾意識,城鎮濕地將對可持續城鎮的未來做出重大貢獻。
近年來,隨著全球城鎮人口的增長濕地的重要性將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地位。為了或取更好的工作機會,人們仍在不斷向城鎮遷居。到2050年,世界上66%的人口都將居住在城鎮地區。
然而,大多數居民並不知道城鎮濕地不僅能減少洪澇災害,補充飲用水,過濾廢棄物,還能改善城鎮空氣質量、增加居民幸福指數。隨著城鎮的迅速擴張和發展,許多居民並未意識到城鎮濕地的價值和重要性,在一些快速發展的城鎮里,濕地常常被視為隨意傾倒垃圾的場所,有些濕地甚至直接被填埋用於建造城市建築。
如何參與濕地保護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倡導「支援服務傳遞愛心、傳遞文明」、「支援服務宣傳濕地、保護濕地」營造全社會「認識濕地、走進濕地、保護濕地、修復濕地」的良好氛圍。
每個國家、每個城市、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濕地、認識濕地。大家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說說你身邊的濕地有那些?小編先來一個——長春北湖國家濕地公園,快來評論吧!
END


TAG:林田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