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將面試問題進行可視化處理

如何將面試問題進行可視化處理

面試官對求職者進行面試時,許多需要求證的問題不能直接作為面試問題提問,需要進行可視化處理,或稱其為『包裝』,目的是不讓求職者輕而易舉地揣測出面試官提出問題所要達到的目的,防範其偽裝自己真實個性素質特徵,造成面試官誤判,選錯人。

嚴格來說,求證問題的可視化並沒有什麼特定的規律可循,下述的方法只能算是多年工作的經驗和體會,僅供參考。

導引類問題生活化

面試前為了避免『求證問題』生硬入場,一般都會用一些導引性的問題,作為鋪墊,一方面,緩和氣氛,降低求職者的情緒緊張感,更真實地展現自我;另一方面,引出需要求證的問題,給求職者以思考的緩衝。

導引類問題應以簡短、簡單為原則,確保能使應聘者放鬆,消除緊張,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但是,還要最高效能地使用面試資源,不至於造成類似聊大天式的浪費。如,請問您為何選擇了我們公司?此問題,求職者會很好回答,因為大多是明白自己為何要來此應聘的。另外,問此問題還可以了解求職者對此職位需求的迫切程度。不要把引導類問題搞的很複雜,通俗講,它就是一個開場白,沒有什麼神秘和特殊。

動機類求證的可視化

動機類求證,主要是搞清楚求職者某一行為隱含的真正動機是什麼?如,求職者的求職動機、跳槽行為的跳槽動機、謀求高薪行為的動機等。

求證求職者的動機,通常需要分析崗位勝任素質需求,以確定哪些核心問題需要探求求職者的動機。如,對於專業技能性崗位,我們需要適崗人員有強的學習和鑽研行為,但這種行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動機,則不會持續長久,或很難取得優異業績,那麼,就需要將此行為列為動機求證問題,相應地進行可視化處理。每一個崗位都有核心的動機求證問題,但不會太多,一般不會超過五個。如,服裝銷售專員崗位。它主要隱含著:謀求高薪的動機是什麼?有無提高溝通能力的動機?選擇此崗位的動機是什麼?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可視化,應根據面試的現場情況來確定,面試前我們只能想到可能的動機求證問題,而不知道會需要什麼樣的問題式樣。

大多動機性問題,沒可預設性,一般都是在面試的過程中出現的。如,當我們問及其薪酬期望時,其期望遠高於常情,我們感覺到有必要探求一下其動機,但一般又不便直接問,『為什麼會要這樣高的薪酬?』因為,直接發問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動機,有時求職者自己也說不清楚。對此,我們可將其可視化成:『您對你近年的職業生涯有什麼規劃嗎?如何實現?』如果,其能清晰地描繪出自己的事業藍圖,那麼,其要求高薪的動機很可能是對其成長的自信。否則,其也可能是受到了某一刺激的影響,信口而為。

動機性求證有人提出了一些問題的模式,如應,以「為什麼……」、「……是基於哪些考慮」等形式出現等,我並不認可,它既然是隨機出現的,那麼,也就是以適合場景的隨機模式出現,而不會有什麼固有的樣式。只有適時、適合的才能提高求證的準確性。

面試為什麼看不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啊人網路 的精彩文章:

面試發問技巧

TAG:人啊人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