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球年齡極簡史

地球年齡極簡史

每日一言

也不知道秀恩愛是什麼感覺,反正如果你在我身邊的話,我連微信都懶得打開。

本文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

阿什卡國際油氣軟體(ID:ESSCAGROUP)

我來問你: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

屈原眼巴巴看著天,一口氣擺出了全人類的困惑。問號太多,老天果斷宕機兩千年。

重啟那天,天降牛頓。

牛爺的答案,汨羅江里的人已聽不見,卻振奮了地球另一邊的人心。

轉眼到了十九世紀,科學生長的季節。

人類相信,有了科學方法,有了科學精神,牛爺沒給出的那些答案,我們一樣找得到。

果然,物理、化學、生物、心理…各學科紛紛崛起,科學巨擘群峰側嶺,法拉第、麥克斯韋、達爾文、巴斯德、弗洛伊德、普朗克、倫琴、門捷列夫…紛紛躋身史上最有影響的百人名單。

可以說這些學科已經非常牛×了。

然而,更牛×的學科卻是地質學。因為在當時,地質學不僅是一個學科,而且是上流社會拿來提升逼格的高雅愛好。

那時,別人問你「女王懷孕了,誰幹的?」最有逼格的回答不是「我」,而是「不知道我只關心地質學」。

相當於今天,頭等艙的土豪在朋友圈問你「狗讓帶上飛機么?」你回答「不知道我是私人飛機」。

所以,一時間,萬般皆下品,惟有地質高。地質學會從人數上、會員社會地位上,全面碾壓皇家學會。

這麼多有錢、有閑、有知識的人湧進來,地質學想不雄起都難。

就在地質圖日益明晰,地層學傲然挺立,地層命名風起雲湧,地質學家志得意滿之際,大家突然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地 球 幾 歲 了 ?

這個問題答不出來,你也好意思發朋友圈說地質學建成了?比如,劃分地層最靠譜的依據,就是化石。然而你要問「這款化石是啥年代的?」地質學家會答「大約生活在1萬年前,也可能生活在1億年前」。

為啥答案這麼不靠譜呢?因為地球的年齡都鬧不清,各個地層的年齡,就更是一筆糊塗賬了。

其實,早在1650年,愛爾蘭教會的詹姆斯大主教就找到了一個答案。他的手法是:研究史料。啥史料?比如《聖經》等等。根據前人的記載,他在《舊約編年史》中,推測出一個精確的答案:地球始建於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中午。

呃…

1715年,牛頓的朋友哈雷說,不如試試我的辦法:用大海中的總鹽量x,除以每年增加的鹽量y,就是大海的年齡z。知道大海的年齡z,也就離地球年齡n不遠啦!

潮水般的掌聲里,夾著一個欠扁的聲音:請問怎樣才能知道x、y?,還有,z和n的差是多少呢?

哈雷默默拿起計算彗星軌跡的稿紙回到觀眾席。

五十多年後,法國的博物學家布豐伯爵想到一個好辦法:用地球散熱的速度,計算地球年齡。

好創意!伯爵先把一個球加熱到白熾,在球自然降溫的過程中,評估它的降溫速率。評估的辦法很驚悚:摸。小朋友們千萬不要模仿。對,你爸是家委會的也不行。

然後,伯爵假設地球也是從熾熱降到現在這麼涼快的。計算結果是:地球年齡在75000—168000歲之間。

這個結論看起來很有依據,但是大家不信的恰恰是「依據」本身:你憑啥假定地球誕生的溫度?那個散熱速率你摸得准么…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地質學風華絕代,讓人類隱隱約約感覺:你說這樣的地球,發展到現在得多少歲?我覺得怎麼著也得幾百上千萬歲吧?

誰也拿不出一個看著靠譜的數字。

之所以嚇一跳,並不是這個數字精確到了百位數,而是因為,這個數字寫在一本書里:《物種起源》。沒錯,這個死鬼正是達爾文。

被達爾文嚇一跳的,當然不僅是地質學家,更有神學、哲學、生物學…諸子百家。

很顯然,多數人不僅對物種起源不滿意,對地球的年齡也不感冒。

於是,一名物理學家果斷出手了,他就是名滿天下的開爾文勛爵:威廉·湯姆遜。不錯,國際溫標開爾文就是用他的爵號命名的。

你以為他浪得虛名?不,該夥計10歲上格拉斯哥大學,20歲在劍橋大學勇奪數學、賽艇最高獎,成為彼得學院研究員,還抽空搞了個音樂俱樂部。因為論文產量、質量雙高,只好用筆名發表,免得給長輩們添堵。他活了83年,混學術圈73年,有661篇論文、69項專利,航海、電氣、熱力學、電磁學各種碩果累累。

湯姆遜的前半生,可以說是牛逼到飛起,直到他決定研究地球年齡。

1862年,38歲的湯姆遜拿出了地齡研究第一彈:

9800萬年。PS:最小2000萬年,最大4億年。又PS:我的計算可能是錯的…

望著大家蒙圈的眼神,湯姆遜開始了塗改數字的後半生:第二彈從4億降到1億,第三彈又降到5000萬。到73歲那年,已經鬧不清第幾彈,降到2400萬。總算穩定下來。

作為一名物理學家,湯姆遜當然不會憑空亂改。他的依據是:太陽和地球的年齡應該差不多。所以,太陽可以燒多久,就成了他估算地球年齡的依據。

當時,相對論、量子論還沒誕生,沒法知道太陽是核聚變發熱,只能假設它在燒某種燃料。So,湯姆遜的數字變化,基本上是他對太陽大小、燃料品種、燃燒速度評估的變化。

然而,地質學家面對越來越多的化石樣本,根本沒法相信地球只有2400萬歲。因為那樣的話,這些史前生物必須死於同一個地質年代。

太陽燒不了那麼久VS生物史必須更久。這很精分。

所以,地質學家感覺是時候澄清一切了。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霍頓宣布「地齡應該是23億年」,他看了看一眾驚愕的眼睛,接著說,「呃…如果非要給地球年齡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1.53億年。」

霍頓的同事喬利痛定思痛,決定把哈雷的設想變成現實,他掐指算了一下海鹽總量x、年增鹽量y。得到地齡z=8900萬…

總之,那時,你要查寒武紀的年數,會查到從300萬、1800萬,到6億、7.94億、24億等豐富多彩的品種。總有一款適合你。

到二十世紀初,一位更牛的物理學家摻和了進來。

他就是諾貝爾獎收割機:盧瑟福。他的助手和學生有11人獲諾獎。盧老師本人身為物理學家,勇奪諾貝爾化學獎。

作為核物理學之父、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盧瑟福發現,原子所謂的放射性,其實是原子核掉了一塊,變成另一種原子。比如釙丟掉氦那麼大一塊,就變成了鉛。這叫衰變。

盧瑟福順勢提出「半衰期」概念。通俗講,一塊礦里,某種原子總數的一半發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就是這種原子的半衰期。

這樣一來,測出放射性礦物里相關原子的含量,就能算出這塊礦物的年齡。

盧瑟福測了測手頭一塊瀝青鈾礦,發現它有7億歲。

1904年,盧老師跑去英國皇家科研所發布這個成果:地球年齡怎麼也得超過7億歲吧。

沒有掌聲。竟然冷場了。關鍵是連地質學家也不感興趣。

盧老師審時度勢,反正工作室堆的項目也忙不完,還是收割諾獎要緊。

二十世紀初,是物理的天下:電磁學論劍巔峰,熱力學風頭正勁,量子論鋒芒畢露,相對論異軍突起。洛倫茲、開爾文、玻爾茲曼等前輩餘威尚在;能斯特、普朗克、盧瑟福、居里夫人等樑柱熠熠生輝;而正在崛起的,是玻爾、海森堡、狄拉克、費米、薛定諤等璀璨的巨星,還有比肩牛頓的愛因斯坦。

有了他們,這顆藍色星球的光芒,眼看要壓過太陽。人類從來沒有那樣清晰地審視這個宇宙,除了地球的年齡。

除了物理學——我不是針對地質學,而是說在座的所有學科,都是渣渣。

不如我們加入他們,改名叫地球物理吧。

閉嘴!

在物理學最輝煌的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阿瑟·霍姆斯開始了最孤獨的逆行,一個人堅守在達勒姆大學地質系。

霍姆斯相信,盧瑟福搞出來的半衰期,應該可以測出地齡。

和霍姆斯想法一樣的,還有美國物理化學家利比。

1947年,利比找到了碳14測定年代法。原理是:生物掛掉後,它和外界就停止了物質交換,體內有限的碳14開始衰變,而碳14的半衰期大約是5600年…

然而,由於5600年的半衰期太短,只需經歷8個半衰期,碳14就只剩0.39%那麼一丟丟。稍有污染,便謬之千里。所以適測範圍不超過4萬年。

霍姆斯更相信鈾。因為鈾原子核夠大,可以一路裂變成釷鏷鐳氡釙,最後變成穩定的鉛。不同的變身,半衰期各有不同。但長到足夠測地齡了。

霍姆斯克服沒錢的尷尬,測出地齡至少有30億歲。可以說這是當時最接近真實地齡的結果了。

然而不幸的是,同行們不承認:你的方法很贊,但這是地球材料的年齡,不是地球年齡。

翻譯過來:你身上的原子幾十億歲了,不代表你也幾十億歲了。

東邊日出西邊雨。芝加哥大學的布朗教授也相信:拿一塊最古老的石頭,測出鈾和鉛的含量,就可以算出地球年齡。

巧的是,他找到一種測定火成岩中鉛同位素的靠譜方法。

不巧的是,這種測量工作特沒勁。不愛干,怎麼辦?

布老師機智地叫來老實巴交的研究生克萊爾·彼得森,舉著小本子說:我看你天賦異稟骨骼驚奇,想來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測齡奇才。我這裡有塊石頭,你拿回去測一測,很快就會測到地齡。正好拿來當研究生論文成果。驚喜不驚喜?

7年後。

1953年,彼得森終於測得:地球年齡是45.5億歲(±7千萬歲)。

不過,他用的,不是布老師那塊石頭,而是千辛萬苦找到的隕石。因為他知道,地球這麼活潑好動,很難說哪塊石頭是最古老的,倒是天外來客——隕石,應該是和太陽系一起出生的,天然本色無污染。所以,他測的是隕石。

地球,不,你們太陽系,總算有了一個靠譜的年齡。人類200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交代。

然而,彼得森並沒有高興太久。因為他發現,人類快要滅絕了

在7年的測鉛工作中,他測到:全球鉛污染超出了人類的想像。誰幹的?

彼得森憑著嫻熟的測鉛手段、紮實的科學取證,搞了一下Tempest數值模擬和DionisosFlow反演,很快找到元兇:蒸蒸日上的含鉛汽油

要命的是,鉛非常穩定。鉛污染累加容易,消減極難,不可逆。翻譯過來:照這個速度污染下去,人類很快就會作死自己。

然而你懂的,雖然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但為了眼前這口肥肉,鉛污染企業上躥下跳,刪帖封號,軟硬兼施,撒潑打滾阻撓彼得森揭開他們的底褲。

一場孤膽英雄PK高官財團的懸疑驚悚大戲真實上演。這是另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了。

20年的戰鬥,彼得森終於用鐵證撼動了立法,美國提出《1970年潔凈空氣法》,1986年在美國停止銷售一切含鉛汽油。此後陸續禁止在多種產品中添加鉛。

時至今日,美國人血液里的鉛濃度,仍比100年前的人類高出大約625倍。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如果不是默默無聞的地質學家彼得森…想想看,後背不發凉么。

所以,你以為搞地質就只是挖挖礦、提升提升生產力這麼簡單?它還能拯救人類吶!

美國地質學家|克萊爾·彼得森

-END-

新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閱讀 的精彩文章:

冥古宙,地獄還是天堂?

TAG:瘋狂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