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中國史上最全能的「洋人」畫師,在紫禁城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他是中國史上最全能的「洋人」畫師,在紫禁城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提到「清宮劇」中的「洋人」形象你能想到幾個?

如果提到清宮的畫畫人,那一定不能遺漏的,就是畫師中最受榮寵的一個——郎世寧。

郎世寧以傳教士身份來達到中國。他是第一個將「透視畫法」帶到中國的人,也是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者,在宮中創作了許多以當時重大事件為題材的歷史畫以及人物、肖像、花卉、鳥獸畫等等。他發明的「中西合璧」畫法,深得人心,因此他也被認為是為中西融合作出卓越貢獻的「洋人畫師」。

關於郎世寧對於清朝的貢獻,十多年前,中國還專門為他拍攝了一部電視劇《宮廷畫師郎世寧》。扮演郎世寧的演員是很早就來到中國發展的加拿大人「大山」,劇中還有演員舒暢、黃奕等等。

電視劇《宮廷畫師郎世寧》宣傳海報

看當時的宣傳海報便知,郎世寧經歷了清朝「康雍乾」三朝盛世。他緣何來到中國?中國又為何為他拍攝一部連續劇呢?

郎世寧是義大利人,從小在義大利學畫畫,後來在葡萄牙修道院畫了大量聖象,受皇帝嘉獎。當時看了馬可波羅和利瑪竇的中國遊記,他發誓一定要來中國看看。

1715年,27歲的天主教修道士郎世寧來中國傳教,受到阻礙。幸運的是,有畫技之長的他受到了康熙的召見,從此留在紫禁城,一留就是51年。

劇中郎世寧迅速的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他既是一名畫師,同時還為皇庭設計了許多西洋建築。雖然劇中有大量演繹成分,但能夠經歷清朝三朝盛世的「洋人」實在少之又少,郎世寧又是其中貢獻最大者。

在劇中他迅速的畫好一副人物畫震驚了當時的官員大臣。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作為一個「洋人」,他的寫實功力遠遠超出了當時中國的最高水平。也因此,郎世寧成為了繪製朝廷御容畫的專屬畫師。

GIF

郎世寧《乾隆皇帝朝服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 《純惠皇貴妃朝服像》 私人收藏

郎世寧《高宗閱兵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他還是個畫馬的高手。來到中國後,看到中國人對於馬的厚愛和重視,於是創作了大量關於馬的作品。他畫的馬絕不亞於趙孟頫、韓幹。傳統中國畫家在創作時,觀察物象時偏重於感悟、記憶,偏重於總體的把握,注重默寫。而郎世寧則根據自身的觀察體會創作了大量畫馬的作品。畫中之馬並不確指某一名駒,而是在綜合、融匯各種馬匹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

郎世寧 《柳蔭雙駿圖》 鎮江市博物院藏

郎世寧 《郊原牧馬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些畫馬作品大多為了說明社會上的人才遇到太平盛世,為明君所賞識和重用。郎世寧不厭其煩地反覆畫著姿勢大同小異的馬匹,也是為了要博取皇帝的歡心,感激其知遇之恩。

郎世寧 《百駿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 《八駿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郎世寧大量關於馬的作品中,還有一類作品值得關注,就是寫生畫。郎世寧畫馬觀察方法是歐洲的,偏重於寫生,描繪時注重馬匹的解剖和結構,其皮毛質感的表現,用細密短促的線條來塑造馬匹的外形。

郎世寧 《愛烏罕四駿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些馬其實是奉皇帝之命,對照真馬所畫的。這些馬都是蒙古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向皇帝進獻的貢品。許多畫上還寫明馬的名稱,是由何部落何人所進獻,馬的色澤、身高、體長等信息,描繪上也極為細緻逼真。

郎世寧不斷學習中國繪畫技巧,將西洋畫的明暗對比融入中國繪畫的意與境。中國繪畫不只是畫物,尤其是寫生花鳥中,還會賦予所繪對象某種寓意。在1724年所繪為雍正祝壽的《禽獻英芝圖》中,所繪蒼松、雄鷹、靈芝、山石、流水,在中國文化中多寓意強健、長壽和吉祥。

郎世寧《嵩獻英芝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平安春信圖》是一幅人物肖像畫,畫中的兩個站立的古裝人物,稍高的一位應是清朝雍正帝胤禛,另一位稍矮的是未來的乾隆帝,父子倆均身著漢服。此幅畫上並沒有作者的款印,但畫面上方有乾隆皇帝自題的一段詩文:「寫真世寧擅,繢我少年時,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誰?壬寅暮春御題。」這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題詩,時年乾隆皇帝72歲。

郎世寧《平安春信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銅版畫是歐洲版畫的一個品種,距今已經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因其所用的底版以金屬材料銅為主,故稱之為銅版畫。乾隆時由郎世寧為主創作的《平定準部回部圖》可以視為中國最早的銅版畫作品。清代第一套戰圖《平定準部回部戰圖》,共十六幅,是郎世寧奉命與西洋傳教士畫家王致誠、艾啟蒙、安得意等起稿共同完成的。

這些銅版畫是繪製完成後運往法國,由當時的法國宮廷銅板畫刻版大師,刻銅版印刷而成,每一個細部都製作精美、細膩。

除了繪畫上的卓越造詣,乾隆皇帝修建圓明園,並欽點朗世寧以歐洲巴洛克風格設計園林。郎世寧負責設計監造西洋樓。在此期間,郎世寧還擔任過掌管皇家園林工作的奉宸苑苑卿,官職為正三品。還有文獻記載,曾被英法聯軍掠走又被購回的大水法和十二生肖的部分獸頭,很可能出自郎世寧之手,因為很多地方都呈現明顯的「郎式風格」。

圓明園西洋樓 局部

1870年拍攝的燒毀後的「諧奇趣」(西洋樓西端南部)

時人稱郎世寧的獨特畫法為「海西體」。其在西畫的古典寫實技法上加入透視、明暗、色彩等要素,融匯中國傳統繪畫的傳神與韻味,其畫技遊走於「精寫」與「形似」之間。康有為曾讚譽:「墨並寡傳,郎世寧乃出西法,他日當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日本以力講之,當以郎世寧為太祖矣……」

郎世寧,一位「洋人」,他對於中國歷史上中西文化交融的影響可以說是空前。他來到中國後便再未離開這裡,在他七十八周歲生日的前三天,病逝於北京,其遺骸安葬在北京城西歐洲傳教士墓地內。同時他所創造的新畫法也隨著他的過世而永遠消失在中國,這不僅僅是一種畫法本身的落幕,也是,清朝國君由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清廷里「洋人」畫師的永遠的謝幕......

《知中013·洋人》特集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中 的精彩文章:

TAG: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