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戰國史——風雲莫測的時代

日本戰國史——風雲莫測的時代

日本戰國史是非常亂的一段歷史,再加上中國與日本某些文化上的差異,就使得這一段歷史更加的亂了,反正我在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就被不斷出現的人名,地名,政權更替等等弄的頭昏眼脹。別的不說,就單單拿人名來說,我們都知道,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大多數人是沒有姓的,只有少數貴族才有的姓,這些姓也大多來自地名等等,再者這些貴族之間因為分支,奪家督位等原因,又以苗字自稱,如當時的大家上杉家就分為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大名鼎鼎的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在未成年是叫長尾景虎,長尾隸屬於上杉家,成年後才繼承的「上杉」這個姓氏。

由於日本戰國這一時期的歷史太過於複雜和繁瑣,可能會讓閱讀的小夥伴們覺得無聊,再者來說,這段歷史政權更替瞬息萬變,很容易弄混淆,所以我在這裡就給大家講個大概和一些關鍵性事件,至於那些戰國前期的過眼煙雲的政權與政客們就不多說了,如果有喜歡這段歷史的,可以看一看陳傑著的日本戰國史。我在這裡就給大家說說這一時期的三個關鍵人物,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先來說一說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之間的關係,豐臣秀吉是織田信長的一個家臣這我們都知道不必多說,其實他們兩的人物形象特別像秦朝末期的項羽和劉邦,織田信長就好比項羽,項羽的勇猛與驍勇善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織田信長也是一名異常出色的戰國名將,這一時期著名的桶狹間合戰的主人公就是織田信長,他也因此一戰成名,迅速成為一方霸主。我們來看看此戰的大致情況與雙方實力對比,大戰的雙方分別是以織田信長為代表的織田家,兵力4000左右,和以今川義元為代表的今川家,兵力20000到25000,就雙方兵力對比來看,今川家佔有壓倒性的優勢,織田信長選著夜裡奇襲今川家,同時,織田信長佔了一個很重要的天時,就是在奇襲當晚下起了暴雨,就這樣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誕生了,此時的信長只有二十七歲。在這裡講一件戲劇性的事,德川家康在此戰之前可以說是今川家的一個家臣,受其控制,所以德川家康趁勢擺脫今川家控制與信長結盟,而後今川家又遭到武田信玄的攻擊,投降於德川家康。

再來看看豐臣秀吉,早期的他完全就是一個山野村夫,連個姓都沒有,只有名字叫藤吉郎,後因追隨織田信長而慢慢崛起,因軍功才從織田家名將柴田勝家和丹羽長秀名字中各取一字為新的苗字——羽柴,有了姓名羽柴秀吉。織田信長後期,豐臣秀吉發動本能寺之變殺死信長,成為信長實質的接班人。和劉邦一樣,若論起驍勇善戰和軍事才能,豐臣秀吉是不足以與信長匹敵的,可歷史偏偏出奇的一致,不管是中國秦朝末期,還是日本戰國時代,這兩次實力懸殊的對比皆以相對弱小的一方勝利而告終。

為什麼實力較弱的那個人會勝利呢?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人物性格,不管是項羽,還是信長,他們兩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殘暴,不管是對敵人還是手下,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得人心,導致自己身邊的人只是暫時的懼怕自己,而不是真心誠服與效忠自己,和敵人畏懼自己暫時的投靠自己。劉邦死前說過這麼一段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吾所以能成功是能利用好此三人。說到底可以總結為,項羽和信長只適合做一個好的將領,而不能做好一個統治者。項羽身邊就一個范增還不能完全信任,再來看看信長,手下的人倒是挺多,但真正忠心他的人卻少的可憐。而豐臣秀吉這邊,前期的竹中半兵衛、後期的黑田官兵衛和田野將又衛門就好比劉邦的張良、蕭何和韓信。

現在來看看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的關係,他們倆的關係和三國時期司馬懿與曹家的關係非常相似,我們都知道,曹魏政權除了曹操活的稍微大一點外,後面的君主一個比一個短命,司馬懿硬是活活熬死了好幾代人,才最終奪取了曹家的政權。德川家康也是一樣活的長,硬是把豐臣秀吉熬死後,幼主繼位後推翻豐臣家政權,建立江戶幕府,徹底的統一了日本,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當然也有不同看法,有不少人認為早在豐臣秀吉時期,他就已經統一了日本。)豐臣秀吉後期最為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子嗣問題,沒有兒子來繼承「豐臣」這個還只有一代人的姓氏是秀吉的心頭之痛,晚年他的小妾為他勝利兩個兒子,第一個不知道是不是,第二個連秀吉自己都知道不是自己的,而第一個又夭折了,所以即使知道不是自己的兒子,為了面子、為了把「豐臣」一脈傳下去不得不把家督位傳給這個未成年的兒子。

司馬懿和德川家康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靠的不僅僅是長壽,還有隱忍。司馬懿就不多說了,說說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奪取信長的位子後,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德川家康知道自己還不具備與秀吉抗衡的實力,轉而投靠秀吉,甘願做他的手下。秀吉也因為一時的成就而急速膨脹,一次一個外國人拿來一張世界地圖給秀吉看,秀吉找了好半天沒有找到日本,最終那個外國人在中國的右邊指出了一塊彈丸之地說是日本,秀吉當時很生氣,也萌發了攻打中國的想法,不久就發動對夾在中間的朝鮮的戰爭,秀吉以關白的身份向全國各大名調集人馬,德川家康稱病沒有去,只提供了少量兵力,為日後戰爭失敗推翻豐臣家保留了大量實力。

最終日本戰國時代以德川家康的江戶幕府的建立而畫上了句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史君 的精彩文章:

TAG:趙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