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藝術發展到清代中葉後,為什麼碑學會一統江河?

書法藝術發展到清代中葉後,為什麼碑學會一統江河?

書法藝術發展到清代中葉後,碑學一統江河的主要原因恐怕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清初年間的書法發展雖說帖學一枝獨秀,並且人為的「崇董尚趙」之風影響了百年之久,但此間有一段不容忽視的歷史事實是,由清朝初年到雍正王朝的一百多年間,眾多書家雖多礙於國朝體制和科舉取仕等條框的約束與限制,於書法的理解乃至創作不得不遵循「館閣」一體,但亦不乏有思想的書家存在。這些人對藝術美的本真追求隨時隨處可以集結成股股思潮。這一思潮的存在,隨著歷史的演進和國人獨立思想的逐漸強烈而顯得日益明顯。折射到書法藝術,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人們在思想上對帖學表現出一種「反感」。

第二,清朝歷史的發展進入中葉以後,金石學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與細緻,一些分門別類的研究方法和相關著作的隨之問世,又成了碑學中興始於嘉、道時期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樸學大興後,文人士子、考據專家多以文字訓詁為讀書治學的基本功。如此,進入中葉後的清代書法,隨著主、客觀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文字獄的大興,使得此間的書家對書法的研究與推進,勢所難免地選擇一些「民間化」的審美趣味。

第四,碑學在此間的大興,還與包世臣《藝舟雙楫》論著的問世,以及當時書寫工具的日益改良不無關聯。畢竟,理論的張揚與此間書法界始用羊毫筆,給書學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氣息和更為豐富的內蘊,廣大的書法家都在積極尋找創新之路,所以,也就出現了清代書法史上碑學的第一次興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誰敢說沃興華、曾翔等書法家的字是丑書?其實我們應該讚揚一下
對聯書法為啥越來越沒個性?一些以丑為美的極品書法總是登堂入室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