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調伏對三界的執取,是關閉輪迴的開關、修行成敗的關鍵!

調伏對三界的執取,是關閉輪迴的開關、修行成敗的關鍵!

導讀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句話,

每一個凈土修行者都是耳熟能詳。

但我們對這句話的理解,

往往停留在口頭上、表面上;

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厭離,

我們卻往往不知所以。

凈界法師的開示告訴我們:

所謂的厭離,

就是調伏第七識對三界的執著,

而這一點是輪迴解脫的開關、修行成敗的關鍵!

而要調伏第七識,

卻需要我們善加利用第六識,

通過對經典的學習和如理思惟,

真正明白無常故苦的道理、

因緣故空的道理,乃至無生的道理!

唯有如此,才能將厭離與欣求落到實處。

凈界法師

唯識學的下手是第六意識,成敗的關鍵看第七識。用第六意識改變第七意識。

從唯識的角度看一個人的成敗,不是說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一天拜兩百拜,你往生的希望就輸給他。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是事修而已。

成敗在第七意識,你對三界的執著比他淡,你往生的希望就比他高。唯識學的成敗得失,它的判斷標準,完全看第七意識——恆審思量。因為它是輪迴的根本,它沒有改變,從唯識的角度,你就沒有改變。

你一天拜一千拜,拜了三十年,但是三十年前的你跟現在的你,思想完全沒有改變,你過去貪什麼,你現在還貪什麼,從唯識的角度,你沒有改變,你完全沒有改變,你只是增加善業如此而已。

從輪迴的角度,你沒有好好掌握輪迴的開關,你做的都是枝末的問題。往生與否跟這個佛號的多少沒有直接的關係。

通過唯識學,首先要知道,你的判斷標準在哪裡?你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我三年後有進步——我三年前看到一個事情,高興的時候會很高興、痛苦的時候很痛苦,三年後感覺上淡薄很多了。恭喜你了,你的生死業力輕薄了!因為關閉輪迴的開關,你已經開始啟動了。

所以,唯識學判斷輪迴,完全從第七意識判斷。但是,第七意識沒有改變自己的能力。因為它沒有名言,它沒有思考能力,所以它沒有能力改造自己。

所以下手從第六意識下手,用第六意識去學習經論,如理思惟,用道理跟第七意識溝通,用道理來化解第七意識的執取。

整個唯識學的宗,就是第六意識的止觀;它的趣,就是破壞第七意識的執取。這個你最好先了解一下。宗趣的因果清楚了,你整個唯識的教法的綱領就掌握了。

所以你就從中能夠修觀、能夠破執,乃至於慢慢地把心帶回家,悟入我們的真實本性。

否則,你只是分別唯識的複雜的名相,結果入海算沙,向外攀緣,不知道它的會歸處,那麼這樣子就很難得到唯識的利益了。所以我們把它的這個宗趣先掌握。

——節錄自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佛心咒
古寺聽禪音 凈雪化凡塵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