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谷《人民日報》版散文集《秋聲》出版

和谷《人民日報》版散文集《秋聲》出版

日前,著名作家和谷《人民日報》版散文集《秋聲》由我社出版發行。這是一部難得的文學經典。這是一份特殊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禮物。以散文的形式紀錄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令人振奮的發展歷程。

感受散文里的改革開放四十年。本書收錄了著名作家和谷先生1982至2017年近40年間發表在《人民日報》副刊上的40餘篇優秀散文。文字優美,才思雋永,用白描的手法,紀錄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令人振奮的發展歷程。不僅為讀者奉獻了一部難得的文學經典,也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呈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文化禮物!

攝影:魏鋒

和谷,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代表作《市長張鐵民》《無憂樹》《鐵市長》分別榮獲中國作協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獎及電視劇飛天獎、央視優秀作品獎、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報告文學《中國百年油礦》獲中華鐵人文學獎著作《和谷文集》6卷等40多部。

附:散文集《秋聲》後記

從事文學寫作四十餘載,從1982年始至今,先後在《人民日報》發表散文作品計四十三篇,收束為一集,算作冬藏。也就是說,從三十歲起,文字見諸《人民日報》,眼下已是花甲之人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從西安去了海南島近十年,也在寫客島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這一時期的散文作品,名曰《遠行人獨語》,但與《人民日報》少了音信。新世紀伊始又接舊緣,陸續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三十多篇作品,基本可以窺測到作者的人生與寫作軌跡。

曾經支持我寫稿的老編輯們,有的已是鮐背之年的老壽星了,雖音信稀少,卻也沒齒不忘。

袁鷹先生是我敬仰的前輩作家,他的名篇《井岡翠竹》選入課本,給予我輩思想藝術最初的滋養。他做過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我與他有過幾次面晤,印象很深。他是江蘇淮安人,1924年出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進入上海《世界晨報》,後做《聯合晚報》副刊編輯、《新民報》特約記者,1949年初任《解放日報》記者、編輯,後調《人民日報》任文藝部編輯、副主任、主任。出版專著多種,散文、兒童文學作品榮獲全國性優秀文學獎。

石英先生,1921年出生,四川人,1937年在延安學習,後赴東北等地從事部隊政治工作,曾任《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出版過多部長篇小說,有傳記文學《吉鴻昌》等。

袁茂余先生曾到過西安,與我和賈平凹、商子雍在南院門照相館留過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有他的《孟達山之戀》。

鄭榮來先生,廣東大埔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歷任《人民日報》編輯、文藝部評論組組長,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文藝理論編輯室主任、常務副總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結集出版有《無序腳印》等。

王必勝先生,湖北荊門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算是同庚。歷任《人民日報》編輯、文藝部副主任。曾在中國作協代表大會期間謀過面,交談甚歡。他是我撰寫的《真書風骨柳公權傳》(作家出版社《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大型叢書之一)的文學審稿專家,認為此作「論述清晰,語言簡明,在對傳主書法藝術的闡述和描繪中,作者下了功力,是一部有特色的傳記作品。」我感謝他的鼓勵。

常莉女士,曾到過西安,在渭河邊的一次筆會上匆匆會面。之後約請我北上黃河大拐彎處,趕寫了《庫布其,綠色琴弦》,即整版刊發於《人民日報》。

與虞金星先生僅通過郵箱聯繫,他很熱情客氣。他編輯的《心香一瓣》一書為副刊精粹,巴金、冰心、老舍、沈從文、蕭乾等百餘篇名家悼亡懷人之作,觀時代流變,感人間真情。

散文集出過多部,唯獨這一部集中收入了多年在《人民日報》刊登的作品,不失為它的特質所在。這個點子,是陝西師大出版社資深編輯張建明先生出的,他曾策劃編輯出版過我寫的傳記《音樂家趙季平》、散文集《絲綢之路檔案:西出長安望蔥嶺》、長篇小說《穀雨》,交往甚篤,特表謝意。

和谷

2017年10月30日西安三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長安八景如果用詩詞該怎麼表現?
弗雷澤的《金枝》為什麼能夠成為經典?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