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真理之光把人生的道路照亮

讓真理之光把人生的道路照亮

《巴利三藏》佛經當中有這樣一段話:「世間有四種光亮,太陽把白晝照亮,月亮把黑夜照亮,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哪裡有燈火,哪裡就有光亮,而正覺者則是照亮者中最勝的,那是無上的光明」。

我想,所謂的「正覺者」即是已參悟真理之人、即是得道之人。

當說真理,不怕苦辣。雖不利己,也當說真理。誰有理,誰就有發言權。——《聖訓》

得道多助

天上的星星雖多,但各自遵循各自的規律和軌道,而不遵循軌道的流星轉瞬即逝。這就像有的人跟隨學者;有的人跟隨誤導者;有的人自以為是,跟隨自己的私慾。上天沒有強迫一個人必須走正道,但上天創立了因果規律:自然規律——有生必有死,春耕夏作秋收,水的循環,以及光、熱、力的原理等等。社會規律——守正道終將勝利,逆正道終將失敗;建設會富強,破壞必滅亡;克愚致寧,縱慾致災;學必成就,不學無術。自律必進步,放蕩必墮落;做惡致禍,為善得福等等。任何人逃不出因果規律,而那些能夠明辨是非善惡,願意堅持走正道的人,上天是樂於幫助他的,這也是一種規律,正所謂」得道多助「。

真理在於實踐

真理亦可分為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絕對真理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廣義道理;相對真理則是在特定條件下成立的有局限性的道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源於領悟

即使愚人盡其一生親近智者,亦不能知見真理,如勺子不知湯的味道。聰慧的人雖只與智者相處片刻,卻能迅速地知見真理,如舌頭能知湯的味道。愚人的知識只會傷害他自己,它毀滅了他的福業,也使他的智慧破裂。

真理貴在懷疑

人不可持懷疑論,但不能反對懷疑精神。懷疑論沒有句號,永遠是問號;而懷疑精神則伴隨著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儘管它可能不是最後的句號,但隨著具體問題的解決,對某個問題而言,可以暫時先畫個句號。沒有疑問,永遠不會發現問題,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無疑則不進。唯有思考,才能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被動接受信息灌輸的人,唯有思考方可甄別何謂真理,何謂歪理。

真相PK謊言

真相只有一種,而謊言卻可以有很多種。

若人拋棄忠言,與謊言同行,痛苦將跟隨他,有如車輪跟隨拉車之牛的足蹄。

一個人讚美該受譴責的人,或者譴責該受讚美的人,他以口積惡,指鹿為馬,因而會得不到幸福。

真理用於自省

人們總是精於尋找別人的過失,並引以為話柄,卻往往忘掉自己的缺點和陋習。 善於發現別人的過失而忘卻自己的缺點是人類的通病。因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和諧、不團結,甚至內部角斗,這正是阻礙自己進步的一塊很大的拌腳石。在嗔怪別人的時候我們是否想一想:在知識方面誰才是權威,誰才是終極真理?毫無疑問,唯有大自然。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是否把對別人的批評換成和藹誠意的溝通和對話而共同提高呢?我們是否能把對別人的責怪變成對他人善意的幫助和指導呢?同時,我們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是否權衡一下自己還有哪些方面的缺點和不是呢?淨髮現別人身上的虱子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蟣子,是止不了癢的!

真理不怕指責

如果受到別人指責的說法是低劣的,那麼,沒有哪個人的說法是高明的,因為每個人都聲稱自己的說法牢靠,別人的說法不牢靠。人們總是說自己的信條高明,別人的信條不高明,信奉什麼便說什麼好,各自確認各自的真理,如同百花園裡的花朵各自綻放。

真理莫要執著

一個總是把自己的觀點說成高明,而把別人的觀點說成低劣的人,將無法擺脫爭執。執著於種種觀點便會導致爭執,但憑什麼與無所執著的人爭執呢?因為他既不接受,也不拒絕,在這世上滌除一切觀點。執著就像一把箭,拔掉了這把箭,便無所爭執,心境平靜。有因有果有菩提,無是無非無煩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迎 的精彩文章:

TAG:趙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