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門小協早就不care今世了,你還在深沉什麼?

門小協早就不care今世了,你還在深沉什麼?

這幾個月來,上了幾節音樂課,老師開始給我們安利古典音樂,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是泡在了古典音樂裡面,連網易雲的日推都充耳不聞。古典樂曲一般都是演奏出來的,很少有人唱出來,不過我可能有點入迷,最近再也不唱電視劇主題曲的歌了,動不動就哼起了門小協的開頭部分,要知道只要沒詞的曲,我是一概記不住的,更唱不出來,音樂賞析的作業,不寫這首,我都對不起自己好不容易記住的前奏。

(我把三個分開的樂章下載,合併到了一起,並且為了滿足小於30MB還壓縮了,好費勁啊!發個公眾號文章,被迫學習了很多技能。都合併了自然也就分不清都是第幾樂章了,憑感覺吧!聽一下吧,這弄了好久上傳的音頻,就算結束文章的查看,音頻也可以仍然繼續。)

很多人說,一個人的生活中,有了滄桑的經歷,便會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比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讓人聽了愴然涕下;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人聽了無比亢奮。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擁有這麼悲慘的命運,門德爾松偏偏就出身很好,這也不妨礙他的作品有內涵底蘊,他可以過著貴族的悠閑生活,可是他沒有,人家的大把空閑,都用來搞藝術了,創作出了很多經典作品,也有很多人說,藝術就是人閑的沒事,衍生出來的東西。其實人有多大成就,和出身沒有直接關係吧,看看我等吃土黨,也沒有發奮努力,創作出什麼有資格向命運發起挑戰的作品;我們這些不是貴族的人,有時卻把自己的身體養得無比嬌貴,吃喝玩樂買買買追劇樣樣精通,就是不肯把空閑用來干點正事,就是不肯熏陶下自己的靈魂。

為了干點有內涵的事情,為了讓自己的靈魂接受點哪怕只是普通恩典的滋養,我把整首門德爾松小提琴第一協奏曲,翻來覆去聽了好多次,然後幡然醒悟,經典音樂,真的可以讓基督徒洞悉普遍啟示。如果有基督徒看了我的(強行)解析,再說門小協只是普通恩典,是世俗的音樂,我們還是要回歸聖經只聽詩篇的清唱,那我也無可奈何。畢竟,基督徒的看家本領就是,看著普遍恩典,就能直接聯想到特殊恩典,然後把榮耀歸給神。

第一樂章,主旋律撲面而來,直入主題,一開始的基調是歡快活潑的,還有點熱情和亢奮;歡騰不了多久,就開始有點憂傷,小提琴和樂隊在共同奮鬥時會虛張聲勢一把,但離別之後,各自寂寞;後來主旋律再次響起,琴聲又浪騰起來,高聲歌唱著彷彿是自己人生信仰的主旋律;不知怎的畫風突變,搞得又亢奮又憂傷,像是在假裝積極,看似氣勢磅礴,實則疲倦空虛;最後,反反覆復,起起落落,進行著最後的奮鬥。

這一段真的像是不認識神的人的寫照,年輕氣盛時一腔熱血,憑己意在各種事情上衝風破浪,鬥志昂揚,漸漸地,堅強變成了逞強,人們迷失了拼搏的意義,只能自怨自艾,苦苦掙扎。無數次的起,像是無力的人在逞強,想要衝破一種枷鎖,但是那股衝勁,瀰漫著徹底的悲傷;無數次的落,看起來無比低沉,似乎生命已經沒有曙光;無數次的拼搏,只為自己心中一個虛假的偶像。第一樂章起起伏伏,那種深沉的堅強,看似氣勢恢宏的輓歌,實在可悲可嘆。小提琴聲和樂隊若即若離,像心靈沒有歸宿的人,各自孤獨,根本不了解對方。人們假裝的強盛和毫無意義的掙扎、自救,無法使失喪的靈魂免於地獄的烈火。

第二樂章,悠遠而綿長,起伏平緩,聽起來不至於悲傷。小提琴聲和樂隊的協奏,像在互相陪伴,互相傾訴,多麼像主內的肢體,彼此相愛、交通。聽著聽著,我想起了自己過往的年日,那些日子,犯過很多的罪,曾經是那麼的可憐,而現在,似乎有樂曲讓我想起主的寶血,洗滌我污濁的靈魂。音樂,真的有穿透時光的力量,也有上帝賦予的治癒人的力量,這段樂曲,能使人緬懷過去,看見自己以前的悲慘和罪惡,不由得惆悵不已,卻又像得著什麼承諾和保障一樣,又聽到了拯救的福音,內心變得柔軟寧靜,有平安的江河,隨著舒緩優雅的曲調流淌,罪惡已被沖刷,我又變得乾淨、雪白。心,在這默默的曲調中被滋潤,必會悄無聲息發生改變,但改變人的力量,卻不會始終都是潤物細無聲的,清心等待,上帝接下來的帶領。

第三樂章的開頭,讓我想到了生離死別,基督徒向世界告別,治死自己的老我,克服罪,而後那鏗鏘有力的聲響,像我們拿著神的話語當武器,走向十字架的道路,吹出前進的號角。越走越歡快,越走越喜樂,小提琴聲和樂隊的演奏,親密無間,相互應和,小提琴聲像活潑的年輕信徒,清心無負擔奔地走著,樂隊的演奏聲像成熟穩重的屬靈長輩,作堅強的後盾,有力支持年輕人走下踏實的每一步,攜手到達那個榮耀的終點。弟兄姊妹之間也真的要互相激勵,共同行走天路時都要渴求上進,不是為了顯出自己比別人強,乃是在主里彼此扶持。最後的樂聲可真美啊,不再是那種深沉的奮鬥,不再是慘烈的壯闊,不再是自救般想要掙脫枷鎖的無奈,而是有盼望、有喜樂地走向神的國度,在主里有屬靈的弟兄姊妹,為著同一個盼望而努力,共同得著永恆的、榮耀的生命。?

第一樂章的深沉和憂傷,不是今世的命運多舛卻無可奈何,而是靈魂的渾濁罪惡卻自救無果;第二樂章的寧靜和舒緩,不是靜謐的午後那樣普通的愜意和閑散,而是靈魂被福音洗滌、拯救後擁有的穩妥和平安;第三樂章的歡快與奔放,不是進步主義所宣稱的世界會美好、平等、民主、開發,而是永恒生命里不再被罪所牽絆的自由和喜樂。

這首門德爾松晚年的曲子,絕不是只寫給今世的,要不然,你憑什麼以為,你會拖著這副殘敗的軀體,自由歡快地走向未來?如果你只在今生有指望,那就別說這樣的音樂像是描述了你的一生,別說你有共鳴,第一樂章還沒結束,你就不用聽了,你人生的寫照就這樣完結了,後面篇章的平安和喜樂都與你無關,你的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就是生生死死死死死。

感謝主賜給我屬靈的看見,讓我沒有用世俗標準答案式的文字,來賞析這樣把盼望不止寫在今生的曲子;讓我沒有用進步主義的思想,把一切樂曲盼望的結尾局限在世間;讓我不用浪費時間,去寫不把榮耀歸給神的、毫無意義的讚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但是我實現了一個夢想
好想有個女兒,給她這樣扎發,她天天都是小公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