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次與器物零距離的接觸

一次與器物零距離的接觸

2018年1月27日,由窄門文化主辦,北京紅木交易中心承辦的「俱可觀—古今文脈互探」主題沙龍在北京紅木交易中心南小院舉辦。邀請了伍拾伍號院主人劉山,古典傢具修復專家、《維揚明式傢具》作者張金華先生,「可園」主人劉傳俊(叢林)先生進行主題講座,並且有與主題相關的收藏品出現在現場,為觀眾帶來一次與器物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策展人劉山為這次沙龍在南小院搭建了書房、香室、茶室三個空間,空間搭配相應的傳統傢具和器物,為現場營造了最真實最身臨其境的氛圍。

書房

茶室

香室

活動由窄門文化主編連燕女士主持,北京紅木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首先發表了致辭。他表示:北京紅木交易中心與窄門文化在傳播古典文化的思路上不謀而合,南小院作為北京紅木交易中心的文化展示區,未來會更多的參與到傳播古典文化和生活美學的行動中來。

「可園」主人劉傳俊講述了南宋的銅筆架山、南宋的銅硯屏、清中早期的靈璧石山子、以及清中期的紫檀硯屏,他認為中國古代的文房器物對於傳承文脈的作用更加的直接和真實,器物歷經千百年,相關的製作者與使用者、收藏者見證、記錄並創造器物的文脈。到了當代,依然遵循著這條文脈,越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當代中式風格,空間的布置依舊是遵循古人的思想:去繁就簡。

銅筆架山

紫檀硯屏

銅爐

古典傢具修復專家、《維揚明式傢具》作者張金華帶來了黃花梨插肩榫板足小翹頭案、黃花梨台座式案頭幾、櫸木夾頭榫板足小翹頭案、黃花梨束腰馬蹄足帶托泥案頭幾、紫檀攢牙式案頭幾,這是五件桌案上的小件,曾經的士大夫把大傢具的迷你版擺在桌案上,它們的結構有些是大傢具的縮影,用於陳置文玩或獨立鑒賞,是古代文人書齋內的案頭珍玩,體現著他們的慢生活。

伍拾伍號院主人劉山分享的側重點是古今互探的「今」,他談到收藏古董傢具因為好古,而使用古董傢具就需要器物來搭配。不論古今,物質生活講究的是「實用之器」,追求精神境界的滿足是「無用之用」。在今天,在有古董傢具或者古典傢具的空間里搭配一些更具當代性的器物,是古今互探的一種延伸。比如這次活動的空間,就出現了當代水墨、攝影作品、陶器等,只要搭配合理,甚至西方的器物、傢具也可以與中式的空間呼應。

本次沙龍活動最大的亮點在於現場觀眾不僅可以眼觀,還可以手觸三位收藏家帶來的藏品,仔細觀摩,同時與藏家進行深度交流。更有觀眾將家藏的器物帶到現場,請三位藏家進行點評。這樣的「零距離」給了大家一次難忘的體驗,這種最直接的方式,讓大家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獲取新知。

活動中,三位主講人為現場觀眾準備了三份禮物以抽獎的方式分別送予現場的三位觀眾。

感謝為本次沙龍活動贊助傢具的和順堂,來自和順堂的金絲楠傢具讓整個空間金波如幻,與器物的搭配相得益彰。感謝提供精美茶器的江沿山房俞立甫先生,提供茶飲的余舍文化,來自余舍文化專業的茶藝為活動增添光彩,讓到場的每一位嘉賓感受到溫暖。

圖片致謝窄門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以量也可取勝
元明清瓷—五彩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