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窯分五色,中國傳統色釉之黑釉

窯分五色,中國傳統色釉之黑釉

黑釉是中國傳統色釉之一,在宋代時期盛行用此色為瓷器上釉,生產的瓷器品種多樣,並在民間流傳甚廣。

起源

中國黑釉源起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

考古學家們通過上虞縣龍松嶺發現的幾處漢代窯址證實:東漢時黑釉是由當時的醬色釉發展而來,即東漢已出現黑釉。東漢時期燒制的黑釉厚薄均勻,釉色有黑、黑褐等數種,至宋代黑釉品種大量出現。

黑釉中的「黑」是如何形成的?

黑釉在製作過程中,其坯料含鐵量比較高,在燃燒的作用下變成氧化鐵。再以氧化鐵作為主要著色劑,在窯內高溫燒至1300℃,釉層厚度和釉料中的氧化鐵增加,就可以獲得黑釉。

其實黑釉並不都是純正的黑色,是有濃淡深淺色差區別的,即使同一地區、同一窯場,甚至是同一作坊,由於每次釉料配置的細微差別,燒窯時窯內氣氛變化的不同,高溫值及保溫階段時間長短的差異,釉層的薄厚區別等等,都會導致出窯後的不同色調,一般會出現黑、黑褐、醬、灰、深灰等深淺不一的釉色。所謂窯分五色,其實說的就是黑釉。

主要類型

宋代陶瓷工匠發現鐵元素在釉中能產生不同形狀的晶,用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燒成工藝創造出變幻莫測的曜變彩虹、滿天星斗的油滴斑、金光四射的兔毫紋和巧用天然樹葉覆在釉面上的燒出自然逼真的木葉紋茶盞等。

宋人們通過創造出曜變、油滴、兔毫、鷓鴣斑等結晶釉和玳瑁、剪紙紋、木葉紋等特殊裝飾物覆在黑釉上,一改黑釉的單調與平淡,為黑釉瓷器增添了光彩。

參考資料:

《淺談黑釉瓷器》張燕

《談古代青瓷、黑瓷和白瓷》強夫

《我國黑瓷的起源及影響》朱伯謙 林士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州茶韻 的精彩文章:

細說茶香的五種境界
為什麼你喝的茶沒有我的香

TAG:神州茶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