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誰不是辛苦地活著?
孩提時代,我們也曾有著大人不懂的煩惱。
我聽見過很多稚嫩的孩童說:「我很難過,我不開心」。
每每此時,大多數家長的反應是:「你一個熊孩子,能有什麼煩惱?吃喝不愁又不用出去掙錢,什麼都有人管,你們現在就是最愜意的時候……」
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深知大人三言兩語的不屑,留給我們的是話到嘴邊咽下去,只能垂頭喪氣地走開。
大人眼裡,小孩子是最幸福快樂的,可是小孩子的世界裡,卻有大人不懂的憂愁。
比如,好朋友小花有了新朋友,冷落了自己;比如每天都要寫那麼多作業;比如業餘時間還要不斷出入補習班;比如同桌跟我說她心情不好不想講話,我卻看到她和別人說的津津有味……
以至於不少孩子在夢想清單上寫下:我的夢想是有一天醒來,所有的補習班被夷為平地;我希望小花和她的新朋友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樣她就只能是我一個人的好朋友了……
在大人看來,這些不過是單純且愚蠢的想法,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卻是頭等大事。
和影片《奇蹟男孩》中的奧吉相比,我們又是如此的幸運,以上的種種都微不足道:
儘管我們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從小到大我們都可以在社會中正常地生活,我們不用經過將近三十次的手術才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來。
奧吉和我們一樣,可是他又和我們不一樣。
一樣的是,他和大家同為孩子,不一樣的是,他有張與眾不同的臉。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顏值當道的今天,奧吉初入校園時,同學們的反應,已經說明了一切,這不由地掀起了奧吉內心深處的漣漪,儘管家人一再幫他建立起強大的內心,但是他畢竟還只是個孩子。
當奧吉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學校里的各項學習任務時,我真心為他感到高興,因為長相,他已經飽受非議,因為聰明伶俐,他又被得以賞識,果然上帝是公平的,當他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孩提時代的群體效應,是一種力量巨大的存在,同齡人的喜歡與認可遠遠超過父母帶給我們的影響,奧吉也一樣,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友情,他考試時協同同學作弊,他積極地融入到小夥伴中間。
像極了年幼時的我,為了那麼幾個朋友,絕對可以兩肋插刀,在所不惜。
但是當他聽到好朋友背後的議論並哈哈大笑時,敏感的奧吉內心受到不止一萬點的傷害,眼神里的暗淡,無不訴說著一個孩子被夥伴傷害後的心碎。
小時候的我們,最內難以承受的大概就是好朋友的背叛吧,我把你當做好朋友,你卻把我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那麼,我們就老死不相往來吧。
繁華落盡,歸於平靜,相比大吵大鬧,相顧無言,充耳不聞才是最大的懲罰,我們深陷在與夥伴友誼的煩惱中,想要解決,無從下手,我們是悲傷的、失落的、無助的。
然而,大人們總會覺得小孩子的世界哪裡會有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可是就是他們眼裡的雞毛蒜皮之小事,鑄成了無盡的煩惱。
大人不懂小孩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那時我總在想,我要快快長大,長到和大人一樣,這樣就可以自由了,不用事事受他們管教,對於有些事情,我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做還是不做。
想想長大後的日子,就會暗爽。
總想著長大以後就好了,可是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小時候總盼望著長大,長大後卻懷念小時候的曾經。
生活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酷許多,可是我們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向前。
奧吉的不同尋常,讓他徒增煩惱,可是有個人的痛苦並不比他少,那就是他的母親。
奧吉的母親,這個原本可以學業事業家庭大豐收的女人,因為奧吉的出現,被迫發生諸多變化。
作為一位母親,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可是面對先天缺陷的孩子,她更要做一個堅強的母親,還要用足夠的勇氣教會孩子面對現實生活里別人異樣的目光,相比於其他母親,奧吉的母親要承受更多的壓力。
儘管她的臉上常掛笑容,但是外人始終是不能感同身受的。
讓我想起了我的朋友王羽澤。
羽澤和我在同一個城市,畢業第三年,她拿到了每月6k+的工資,在這個五線小城裡,已經相當不錯了。
我慨嘆著羽澤的高工資,羽澤卻羨慕著我規律的休息。
她說:「你只看到了我的工資比你高,可是你不知道,我晚上基本沒有在十二點之前休息過,每天工作從早上七點半到晚上十點半,連吃飯都是匆匆扒拉幾口,節假日於我而言,更是奢侈。」
「晚上下班,我一個人騎電動車回去,二十分鐘的路程,夏天還好,冬天寒風刺骨,還有前幾天的大雪,我都是推著車子回去,在雪地里跌跌撞撞,和我同時入職的,如今留在這裡的,只有我一個人。」
一同入職的同事,忍受不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紛紛跳槽,可是羽澤堅持了下來。
羽澤說:「當我掙的錢足夠讓我過上理想狀態的生活,我覺得找一個人結婚沒那麼容易了,所以現在的我寧願單身,也不願將就,村裡的人都以為我有病,這麼大了還不結婚。」
「每次我回家都會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的,神采飛揚,就是要讓那些說三道四的人明白,我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
「你何苦這樣為難自己?」我問。
「沒有為難自己啊,我覺得這樣還挺好的呀!」
羽澤啊,你開心就好了。
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不斷羨慕著別人的生活,殊不知,還有像我們一樣的別人在羨慕著我們的生活;我羨慕那些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可是看到博士生楊寶德自殺的新聞,我不寒而慄。
外人看來無比光鮮的背後,暗含的凄涼誰懂?
我們眼裡的別人,高大上的生活不費吹灰之力,可是焦慮到脫髮,為了提案徹夜失眠的無助誰能理解?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來之不易的,都是在與人生作戰,我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狀態,付出不同的勞動,但是我們卻有同樣的不容易。
影片《奇蹟男孩》最後,當學校宣布頒獎時,我就知道,這個獎項一定是屬於奧吉的,果不其然。
奧吉這個小小少年,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與果敢,他用自己的勇氣、智慧和善良贏得了所有人的讚賞,當會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人們紛紛起立致敬時,我知道,在所有的曲折與坎坷之後,奧吉將會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


TAG:空白格不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