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素笛軒全新欄目已經上線,喜歡茶或是想要了解茶文化的小夥伴趕緊看過來吧!

素笛軒全新欄目已經上線,喜歡茶或是想要了解茶文化的小夥伴趕緊看過來吧!

天知晝夜,年有四時。歲在丁酉,正值冬末春近,萬象更新之際,如此美好的時節,素笛軒的新欄目『晴窗細乳』也正式上線了。

欄目初期推文將以科普文為主,文人茶事為輔。而後會逐漸增大一些關於茶事內容的比重。再到後來則是多談風月,不貴「師道」。希望大家通過『晴窗細乳』這一欄目,都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茶客。

不僅光喝茶,還能喝到其後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讓大家在泡茶喝茶之餘,也能成為一個會品茶的人。這樣,茶,才是真正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唯有這樣,茶,才真正成為我們的七大基本必需品之一。

『晴窗細乳』欄目名取自《臨安春雨初霽》里的一句:晴窗細乳戲分茶。

全詩如下:

臨安春雨初霽

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以「母管嚴」出名的南宋愛國詩人陸遊,閑賦在家五年,始終得不到召見,鬱鬱寡歡之際,寫下了這首臨安春雨。

詩中陸遊基本已經閑到無聊了,古而有之的「閑不作草」在他面前毫無意義,甚至連時人嗜玩的分茶,自己也可以閑到無聊,來玩一下。

那麼究竟分茶是什麼呢?請各位讀者稍安勿躁,帶我細細道來。

分茶是什麼

分茶起源於唐,盛行於宋,畢竟當時宋朝有個很「會玩」的皇帝,宋徽宗趙佶。他本人就是個「分茶達人」,他的《大觀茶論》至今還為人稱道呢。

分茶時,先將茶餅烤炙,然後碾磨,再用蘿篩出細細的茶粉,將其倒入茶甌備用,然後燒水侯湯,將「三沸」水注入茶甌中,什麼是「三沸水」呢?唐代人煮茶已有 「三沸水」之說: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邊緣如湧泉連珠」;三沸「騰波鼓浪」。水在剛三沸時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

然後用茶筅快速擊打茶水,直至出現大量泡沫,謂之分茶。

茶筅

快速擊打茶水,會讓茶粉更快融進水裡,從而讓茶湯變色,而大量的泡沫破裂後會迸發出茶葉的香味,讓人有嗅覺上的享受。茶粉充分融水以及香味的迸發,會讓整甌茶更為好喝,用分茶的手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

百茶戲

當時的文人們還流行著一種更為高級的分茶法:茶百戲。

茶百戲又名水丹青,是一項集觀賞和飲用為一體的技藝。

表演茶百戲的人,高提水壺懸在茶甌上。正式分茶時,水壺斜傾,衝下來的水注入茶甌時,會把茶葉粉沖得上下翻滾,形狀各異。呈現的圖案大不相同,而技巧基本就是體現在注水和分茶這兩個階段。

注水階段,根據懸壺高度以及注水角度的不同,呈現出來的畫也不同。

分茶階段,在注水之後,快速用工具(茶筅之類)有技巧的點擊湯麵,使之呈現各種花鳥魚獸,山川河流或是各種書法文字。

最妙的是,由於茶湯依舊翻滾,所以圖案並不會保留多久,不一會兒就逐漸消失了,這種稍縱即逝的感覺更令人喜愛。

而且由於水的不穩定性,有些分茶高人甚至只需要橫加一筆,便能化山為河,衍滄海為桑田,這種雲里霧裡,撲朔迷離的感覺,便是神仙,也不過如此。

再說回《臨安春雨初霽》,詩人陸遊在詩中把「作草」和「分茶」相提並論,證明分茶在當時文人圈裡是相當有「市場」的。向子堙在《浣溪沙》里的小序有云:「趙總憐以扇頭來乞詞,戲有此贈。趙能著棋、寫字、分茶、彈琴。」

從中可以看出,宋人普遍都是把茶放到與棋、書、琴等藝一起說的,因此,茶在宋人的心中,地位也是很高的。

本期『晴窗細乳』向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下本欄目的名字來源,也講述了分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了之後大家也可以學著試試哦,肯定非常有趣。

大家還喜歡什麼關於茶的內容,或有什麼其他關於本欄目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提出。

欄目策劃:木木;圖文編輯:若嫣

晴窗細乳 · 18013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臟臟茶,史上最污……
提高你的格調,用大宋建盞喝茶(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