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悅綠松石:原來綠松石的包漿是這樣一步步盤出來的!
盤玩過綠松石的朋友,都知道「包漿」一詞,大多數玩友最關注的也是綠松石美麗的包漿。然而許多玩家對於綠松石的包漿一知半解,不知道這層「漿」究竟是什麼。今天,禪悅綠松石小悅跟大家聊聊綠松石包漿的這層「漿」及過程。
「漿」是給綠松石掛了一層「瓷面」,一層自然溫潤和賞心悅目的潤光,之所以會形成「包漿」,主要是因為把玩者長時間精心把玩和揣摩的結果,是歲月留在綠松石上的痕迹。
包漿與時間和把玩者長期的精心照拂的關係密切相關。那麼,包漿的這層「漿」的來源是什麼呢?這就要從了解人手掌分泌物的成份開始了。
人手上的皮膚會分泌兩種物質:汗液和油脂。汗液是由小汗腺分泌的,對於綠松石的上色起主導作用;油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對綠松石包漿起主導作用。
油脂和汗液混合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乳狀的皮脂膜,乳狀皮脂膜因含有脂類和蠟類物質,其本身兼具「油」和「蠟」的屬性,這也是「漿」的主要來源。
綠松石在佩戴或盤玩的過程中,接觸到人體皮膚分泌的油脂,如此長久一來,會滲透進松石的孔隙中,使綠松石逐步變色包漿。人體的汗液和油脂,是滋養綠松石最好的助推劑,由於這二者的作用,久而久之,綠松石顏色會逐漸產生由淺至深的變化,變得油潤、富有光澤。
包漿的過程:
初期:由於人體的油脂和汗液慢慢的沁入綠松石的表面,使得綠松石顏色加深;這時的綠松石表面會形成一層保護膜,即一層薄薄的「包漿」
中期:隨著盤玩時間的增長,綠松石繼續吸收人體油脂,顏色會越來越深;當原本一層層薄薄的漿體,堆積到一定的厚度時,松石掛了層層的「瓷面兒」,時的綠松石色澤飽滿,油潤細膩。
後期:當外層的漿體水分逐步達到一定硬度,完全穩定後,達到了飽和的狀況,身體的油脂和汗液再也無法沁入松石,這個階段才是真正的包漿完成。
綠松石從開始盤玩的那種青澀感,到最後的包漿,被重新賦予生命,選個喜歡的綠松石堅持盤下去,你就會看到綠松石包漿的靈氣。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版權歸原作者禪悅綠松石小悅所有。


TAG:默石論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