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宮侍衛規矩多,刀柄弄錯方向算刺駕,帶刀靠近皇帝直接拉走凌遲

清宮侍衛規矩多,刀柄弄錯方向算刺駕,帶刀靠近皇帝直接拉走凌遲

在如今的社會中,我們不免會看到好多人配備著保鏢,這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古代的帶刀侍衛。他們時刻保護著皇帝,雖然這些人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是他們卻有許多規矩。就說清朝的帶刀侍衛吧,他們得時刻注意,一不小心就會被砍頭。下面我們來說一下他們得遵循的規律。

侍衛是一個古代時候的官名。在清朝的制度中,選滿蒙勛戚子弟以及武進士當成侍衛,這些侍衛又分三等。其中的御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是當時的最高級。這些侍衛在任職期間,必須佩戴刀來保護皇上。

可是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會看到侍衛各種各樣的佩戴方式。 但是在古代,尤其是清朝的時候,這樣不規矩的佩戴方式,說小了的話就是罰俸祿和降職位,說大了的話就是砍頭。所以下面來說說正確的佩戴方式。

首先說第一條,是不能戴刀靠近皇上。這一條看起來特別容易,但是做起來特別難。既然說是保護皇上,怎麼可能不戴刀?所以皇上身邊有一些技勇,用來隨時保護他。

至於清朝宮裡的侍衛,一部分是用來給紫禁城看門的,另一部分侍衛是用來給保護皇上寢室的。但是不管怎樣,他們這些侍衛都不可以靠近皇上。如果他們佩戴刀靠近皇上的話,就會被審問或者處死。

其次說,是刀柄朝前還是朝後的問題。至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古代的一些東西說起。比如在保存的清朝畫像上,當侍衛騎馬時候,刀柄一般都是朝後的;當侍衛步行的時候,刀柄有朝前和朝後的,不過大多數還是朝後的。

《侍衛瑣言》這本書上就寫了有關刀柄的禁忌,是由當過侍衛的奕賡寫的。這本書里關於刀柄朝前還是朝後這個問題是這樣寫的:在康熙和雍正的時期,刀柄一般都是朝前的,它主要起到裝飾的作用;可是當乾隆後期的時候,刀柄變成了朝後。

刀柄朝前朝後到底是有什麼講究呢?曾經有人研究過,說刀柄朝前應該算是習武之人的一種禮儀。說白了就是在戰鬥之前要告訴對手,光明正大的和對手來一場戰爭。那刀柄朝後又是意味著什麼?乾隆時期為什麼朝後了呢?

其實在《韃靼戰紀》這本書里就記載了,這種戴刀方式叫做戰役起手式。意思是在開始戰鬥的時候,右手直接從身後取刀,減少了左手去拿刀的冗餘動作。但是這本書居然是義大利傳教士馬爾蒂尼寫的,他的中文名字是衛匡國。

如果把刀柄放錯就得面臨殺頭的危險,是不是就沒有人願意做這個了?答案是有很多人願意,因為當侍衛的回報是十分高的。所以一些不認識字的紈絝子弟也進入了侍衛的當中,因此這個侍衛的職業也慢慢走向衰落。

侍衛這個小小的職業都得必須謹慎小心,是不是在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得仔細。那麼你對這個侍衛佩戴刀的方式,你有什麼見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曾派2萬士兵入侵中國,向世界宣言:要讓中國人害怕一千年
一總督死後,家裡連辦喪的錢都拿不出來,雍正聞訊後當場掉下眼淚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