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爛陀,一場以性命相許的壯遊

那爛陀,一場以性命相許的壯遊

公元六一二年,隋帝國選拔僧人,主考官大理寺卿問出家意欲何為,當時年僅十三歲的陳禕回答:「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陳禕剃度學習佛法,法名玄奘。玄奘在中國四處遊學,試圖徹底解讀佛法,但當時佛教門派林立,翻譯書籍不全,對佛法的誤讀司空見慣。在二十八歲時,玄奘為求真理輕裝西行,違反唐律不得私自出國的禁令,翻越天山。在碎葉得到葉護可汗的信件順利進入印度境內。

在旁遮普時,玄奘一行二十餘人遭遇五十多個強盜,財物被打劫一空,幸得村民搭救。通行人個個沮喪,只有玄奘如常。大家問他為什麼不悲傷,玄奘說:「人生之貴,莫過生命,生命既存,他何所憂?」可見玄奘法師胸懷寬廣,非一般人能及。

此後玄奘一路經過拘屍那迦,鹿野苑到達菩提迦葉的大菩提寺,在此感嘆到:「生死大海,誰做舟楫?無名長夜,誰做燈炬?」

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玄奘最終來到了那爛陀。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期間,隨高僧戒賢法師學習了三遍《瑜伽師地論》,還學習了其他經論,同時在那爛陀寺教授唯識經論,成為了精通大小乘經論的三藏大師。

玄奘為求更多學問,在印度遊學,返回那爛陀時已是四年之後。戒日王邀請玄奘講經,並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在曲女城為玄奘舉行了一次全印度的辯論會。這次辯論印度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幾乎全印度的高僧都會到來。玄奘闡述了《制惡見論》的要旨,並叫人抄寫了一篇要點掛在會場外,若其中有一個字沒有道理,且能被駁倒,願斬首謝罪。過了十八天,無一人能提出異議。

玄奘帶著獲得的經書踏上歸程,過印度河時有一部分經書掉入河中。回到大唐,已是離開此地十九年之後。

在往後的歲月里,玄奘大部分時間翻譯佛經,臨終之時留下了一句「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

那爛陀,玄奘為其窮盡一生,完成了一場以性命相許的壯遊。

那爛陀寺距王舍城只有十公里,坐車半小時能到。到了要下車的路口,坐在我左邊鄰座的一個老伯提醒我下車,指著路對面的一條道告訴我一直往裡走就是了。

那爛陀遺址很大,身著制服的保安們被分派到了各個區域。錢文忠說,這是古印度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現在還能依稀從那些廢棄的磚牆看出當年盛景。廢棄的紅色磚牆被周圍的綠色荒原包圍。藍天白雲下,烈日灼心。

一個保安跟在了我後邊。到了一個僻靜的牆角,他叫住我,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來回搓動。原來這個動作在印度也通用!我當然知道這是讓我給錢的意思,但裝作沒有看懂,直接走開了。

那爛陀本意是不知疲倦地施捨,倒是被這些保安們給記住了。

沿著廢墟里的小道行走,隱約感到無數雙眼睛從四面八方將我包圍。我拿起相機,裝作拍照的樣子,從各個角度「觀察情況」。當與我目光相對時,有人做賊似的轉移視線,開朗的女孩子們則爽朗地笑出聲來,我也回之以微笑。

一大群身穿校服的學生聚集在一棵大樹下。當我經過時,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我這個纏著頭巾戴著墨鏡的東亞人的長相,猜測我到底是韓國人還是日本人。看到自己像猴子一樣被人圍觀,我也想逗逗他們,於是我迅速來了一個九十度的左旋轉,端著相機對準他們。他們起鬨著四散開去……

走著走著,來到玄奘紀念堂。玄奘紀念堂是上世紀50年代周恩來訪問印度時,與尼赫魯共同倡導修建的,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完工。直到2006年,玄奘紀念堂才終於完善。

我知道,在任何時代,玄奘所代表的人群都是少數。

我希望,即使在信仰危機的年代,玄奘精神還能在少部分人身上延續。

文:鱸魚正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情報 的精彩文章:

和尚是最早的背包客

TAG:旅行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