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山寨伯克級驅逐艦,加裝一設備終於讓挑剔的設計師感到完美!

日本山寨伯克級驅逐艦,加裝一設備終於讓挑剔的設計師感到完美!

毛爺爺曾說過,「凡事最怕認真二字」。正常認真標準下,認真會讓一切困難不足為怕,並會取得成功。但認真過頭後,認真就成了僵化,認真也就變得可怕。後者的意思放在日本人頭上,亦非常合適。

細緻是日本人做事的重要特點,這是島國導致的刻進基因的品質,但過頭了會導致什麼後果?就是一成不變,哪怕是不合理的。例如在海自艦艇上,有三大設備已經淪為雞肋,但從艦艇設計師到海自,還是樂此不彼,不斷地在重複使用這些設計。

其一便是遍布上層建築的踏腳架。日本艦艇採用深色塗裝,遠看簡潔大方,有一種自成一體的艦艇美學。但近看後,上層建築繁亂,尤其是上層建築表面有很多附著物,其中尤以踏腳架為甚,部分部位甚至達到了3層之多。

這個一圈一圈的踏腳架是幹什麼用的呢?類似於高空作業的踏板,主要是用於水兵打油漆時使用,腳下踩一層,安全帶掛一層。這種設計,一般在非隱身時代艦艇的煙囪部位出現,因為這部位煙熏火燎,油漆最容易剝落,需要補漆的機會較多,而其他部位相對較少。

但是,日本人這下就認真過頭了,不僅煙囪上焊了三圈,在上層建築上也焊了三圈,尤其是艦橋正面,平整外板愣是焊上了這突兀的東西,非常令密集恐懼症患者不爽。問題是艦艇進入隱身化時代後,日本人繼續保留了這種設計,在新型的高波級、秋月級驅逐艦上,依然可以看到這種原始設計,真是本末倒置。

其二便是尾部附加錨設計。現代大型艦艇。多採用一主一副兩錨設計,其中主錨多位於艦首,副錨位於側面,例如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等。而俄羅斯的自成一體,多採用並列雙錨設計。但最奇葩的要數日本了,其艦艇通常也採用伯克級那樣的用一主一副兩錨設計,但在尾部還附加了一個錨,作用為何?

這個附加錨位於艦尾,日本絕大部分艦艇都有這樣的設計,涵蓋戰鬥艦艇與大型輔助艦船。以村雨級驅逐艦為例,尾錨尺寸較小,但帶錨桿,固定在尾部凹槽內。按照一些資料的解釋,這個錨主要是在狹窄錨地使用,用於固定艦艇,防止艦艇繞著錨鏈打圈。

問題是,這個附加錨是沒有錨鏈的,使用投放也沒有錨機或者克令吊協助。那麼,這個錨是怎麼使用的呢?答案是需要小艇協助,使用時候將纜繩綁在附加錨上,然後人力將副錨放置到小艇上,然後小艇將附加錨運輸到指定位置,然後幾個人合力,手工將錨拋下去。至於回收,那就更糾結了。

最有意思的是愛宕級,這型艦是基於金剛級設計的,而金剛是美國伯克級的山寨版。4艘金剛級的錨配置與原型一致,為前主右副。然而到了愛宕級,日本的設計師越看越不安,總感覺少了什麼,想了半天終於想起來了:對了,少了附加錨!於是,在愛宕級尾部又出現了附加錨。

愛宕與金剛艦尾差異

附加錨還有種表現形式,就是放置在尾部甲板上,主要是後甲板太低的輔助艦船,使用更為不便。可日本人覺得這存在就是有必要的,至於能不能用、方不方便用,並不是他們能及的。

其三便是螺旋槳保護架。螺旋槳保護架是個更具年代感的設計,通常用於尖形尾的艦艇。尖形尾因為有利於提高航速,一度是軍民用艦船、潛艇的標準設計。但這個設計導致艦艇的螺旋槳上方是沒有遮蓋的,艦艇在進行帶纜作業時,存在纜繩纏繞螺旋槳的風險,於是螺旋槳保護架便應運而生,簡單且實用。去年秘魯退役了世界上最老的火炮巡洋艦,這艦尾部就有巨大的螺旋槳保護架。

二戰後,隨著直升機上艦、反潛設備增加,艦艇尾部日趨方正,方形艦尾成主流,以提供更大的甲板面積與甲板下空間,艦艇尾部舷側側傾也越來越小,而螺旋槳也得到了艦體的有效保護。所以,螺旋槳保護架在現代艦艇上基本已絕跡。但凡事有例外,例如日本。

縱觀日本的主力戰鬥艦艇,從阿武隈級護衛艦,到最新的朝日級驅逐艦,尾部都焊著這小小的螺旋槳保護架。日本艦艇同樣有方正的艦尾,螺旋槳可以得到有效保護,但日本人為什麼還保留這種無效的設計?

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不加這一筆,設計師恐會自殺啊。只可惜這樣的設計不是精益求精,只是抱殘守缺,甚至是畫蛇添足。那麼,日本人什麼時候會變通呢?答案是被打敗的時候,日本人的變通就是抄襲,抄襲先進文明,這就是日本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軍兔 的精彩文章:

日本蒼龍級潛艇久不出海,艇體已長出青苔!

TAG:海軍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