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胃炎及胃腸疾病,中醫常見分型及治療方葯參考!

胃炎及胃腸疾病,中醫常見分型及治療方葯參考!

上腹部脹滿、胃脹氣、噁心反胃、呃逆、噯氣,都是胃病的常見臨床表現。

胃腸的消化功能,胃氣不降,氣滯不暢,都是導致這些癥狀的原因,如果飲食不慎不規律,或者情緒壓抑作息紊亂都可以加重胃病的表現,甚至會兼有胃痛、腹瀉、胸脅脹痛、疲倦乏力、頭暈等各種癥狀。

中醫辨證治療胃部的以上相關癥狀,都有很多好的方法,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能夠對自己的胃病類型有所認識,以便更好的養生和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1、如果表現為上腹部脹滿冷痛、口渴不欲飲、不耐生冷飲食、胃納不振、噁心嘔吐、大便稀溏、經常疲倦乏力,這些情況多是因為脾胃陽虛,寒濕內停所導致的,中醫治療多使用附子理中丸、黃芪建中丸、香砂六君湯等方葯,以溫陽健脾、祛寒化濕。

2、如果胃脘脹滿竄痛、噁心反胃、胸脅隱痛、心中煩悶、胸悶等癥狀明顯,受情緒影響大,多考慮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導致,治療以疏肝理氣和胃為主,方葯選用柴胡疏肝散、逍遙丸、血府逐瘀丸等藥方治療,以舒肝理氣、活血止痛。

3、如果經常感覺上腹部灼熱、口乾喜飲、心煩氣躁、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大便燥結、舌紅苔少,多考慮胃陰虧虛、胃火亢盛所導致的,治療以滋養胃陰、收斂和胃為主,治療忌溫燥,方葯以一貫煎、益胃湯等為主。

4、如果胃腸濕熱,或者胃府不通,則多表現為胃腸道硬結、大便秘結、口乾口苦、心煩氣躁、經常口腔潰瘍或者牙齦腫痛的,治療以清熱祛濕、泄府通便為主;方葯選擇承氣湯之類或枳實導滯丸等加減。

以上就是常見的胃病類型,以及調理方法方葯,癥狀複雜的可以找中醫調理治療。

關注我,獲取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文章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養生鄭芝環 的精彩文章:

雞的消化器官,也能入葯,有良好的健胃、化石、固精、止遺功效!

TAG:中醫養生鄭芝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