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巡線保供電
經過一夜飄雪,海拔400多米的餘姚燕窩山上王崗村積雪深度達到16厘米,為寧波最高值。早上7點半,餘姚供電公司城南供電所近40位巡線工人陸續出發奔赴燕窩山,開始一天的電力巡線、搶修工作。
1月26日,四明山余脈的餘姚燕窩山上白雪皚皚,原本身形傲然的毛竹此時都被積雪、冰凌壓彎了腰,如同一個個字母C。
經過一夜飄雪,海拔400多米的餘姚燕窩山上王崗村積雪深度達到16厘米,為寧波最高值。早上7點半,餘姚供電公司城南供電所近40位巡線工人陸續出發奔赴燕窩山,開始一天的電力巡線、搶修工作。
和上王崗村相鄰不遠的洪家樣村,10千伏茭湖線從這裡穿過。濕冷使得村民不願邁出家門,只有幾條土狗在村口遊盪,看到巡線工人的身影,它們親熱的搖著尾巴迎了上來。
冬季降雪時,漫山遍野的竹子成為輸電線的一大「殺手」。臨近輸電線生長的竹子被雪壓彎、折斷時很容易把電線掛斷,化雪時猛然彈起的竹子也會把電線給打斷,山裡的斷電故障9成多源於此。
看到一片竹子倒伏向旁邊的輸電線,巡線工人龍勇福和工友韓水龍艱難地爬上一段雪坡,撥開垂到面前的竹葉,倆人各自站穩,韓水龍抓住竹梢,龍勇福則揮動著手中的砍刀,將竹頭砍去。一鬆手,竹子如釋重負般地立即挺直了身形,將竹葉上的積雪抖落下來,洋洋洒洒飛向兩人的脖頸間。
「砍竹頭時一定要注意站位,削頭後的竹尖放手時像利箭一樣,幾年前我們親眼目睹一位村民被劃破脖子而喪命……」談及往事,龍勇福唏噓不已。
龍勇福做電力巡線工作已近12年。巡線工作辛苦不言而喻,冬天上山作業時常常就是牛奶、麵包充下飢;積雪嚴重時有些地段車輛開不上去,人就要深一腳淺一腳地步行幾公里趕往故障點開展搶修工作;山地濕滑,一不小心就會跌跤……不過對於吃苦耐勞的四川漢子來說這些都算不上什麼。
不遠處有個敬老院因線路被竹子壓斷而停電,裡面住著40餘位老人,如果天黑前不能及時供電取暖,會危及老人們的身體健康。龍勇福和工友加快了趕工的步伐,有的負責清理竹子,有的忙著尋找故障點,進行搶修。
頭一晚龍勇福和工友加班到午夜12點才下山,只進行了幾個小時的短暫休息,從精神抖擻的他們身上看不出一點前晚的疲憊。
經過緊張的搶修,下午4點多時敬老院恢復供電,巡線工人們都鬆了口氣。
一陣冷風吹來,讓龍勇福不禁皺了皺眉頭,大手一抹,將冷風吹出來的鼻涕擦去,轉身脫去手套,雙手抓起電力鐵塔下潔白的雪送到嘴邊咬上一口,「有點口乾了,牛奶在車上忘帶了,潤潤口吧。」龍勇福靦腆一笑說道。
傍晚5點半,線路檢修完畢,此時天色已晚,龍勇福和工友收拾起工具乘車下山,積雪使得山路濕滑不已,車子開的搖搖晃晃。經過一個小山村時,燈光從村民家的窗戶間投射出來,將窗外的一片白雪染成暖暖的橘紅色。顛簸的車廂里,大家開始閉目休息,他們知道,第二天一早,又有艱巨的任務等待著他們……(文/圖 張培堅)
龍勇福艱難地爬過一段雪坡。
龍勇福在工友韓水龍的協助下穿戴好保險裝備準備登電力鐵塔。
一會兒沒有使用,保險繩就被凍住了。
龍勇福爬上電力鐵塔,檢查緊固鐵塔的螺絲。冰雪凍住的鐵塔,手套摸上去都容易被黏住。
龍勇福爬上電力鐵塔,檢查緊固鐵塔的螺絲。冰雪凍住的鐵塔,手套摸上去都容易被黏住。
覆雪後的電力鐵塔非常滑,爬起來比較危險。
從鐵塔上下來,龍勇福擦了一把被冷風吹出來的鼻涕。
幹了一下午活,龍勇福抓起一把雪吃了一口,濕潤下有些發乾的嘴巴。
龍勇福通過手機和工友聯繫,山裡信號時有時無,有時就無法溝通工作。
龍勇福和同事韓水龍協力將變電箱旁邊覆冰倒伏的竹子頭砍去,消除安全隱患。
下午5點多,龍勇福肚子餓了,吃點小麵包充饑。
龍勇福踩著及膝的積雪在巡線。
砍出來的竹尖放手時要掌握好角度,不然會像彈出的利箭一樣傷人,曾經有村民因此喪命。
下午5點半,修復好一條線路,龍勇福和同事給村民恢復供電。
下午5點45分,一天的檢修工作結束,此時天色已晚,龍勇福和同事收工下山。
【完】
文字 |張培堅
攝影 |張培堅
更多推薦


TAG:中國網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