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從頭吃到尾的天堂
台州只是浙江的一個地級市,也許無法和北上廣相提並論,甚至在浙江省內都沒杭州和寧波有名氣,但生活在台州的人都有一個感受:這裡的一切都是剛剛好。這裡追求的是「一家幾口,平淡安逸」,總有一種舒適和幸福能打動人。
小時候,在每個人心中,
都有一座嚮往的遠方城市,
它,繁華而耀眼,
長大了,我們都努力地往「北上廣」躋身,
只為在夢想中的城市覓得一寸立身之地。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們習慣了高樓大廈的存在,
鋼筋水泥成了這座城市的主體,
我們漸漸忽略了「老」的存在,
而這條老街就像是飽經風霜的老人,
在訴說著關於這座城市的故事。
紫陽街位於台州西北方向的一座千年古城——臨海市。這條古街宋代和明清的格局兼而有之,乾淨利落,活色生香。古街兩旁分布著近百條縱橫交錯呈網狀的卵石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高牆窄巷。
古樸幽遠的氣息從每塊青磚條石中瀰漫開來,蜿蜒曲折的幽深小巷盤繞在紫陽街的每個細節之處,似乎裡面都有一段難忘的歷史。
從南往北行,有糖人、糖畫、老式賣酒鋪、擺攤的書鋪,有白水洋扁食、和記私房菜,再過回浦路口,兩把歷經歲月滄桑的竹椅、藍色扎染布上放著瓷器,還有一溜兒的臨海特色小吃。這兒吃、穿、用,樣樣都有賣。
這種在牆上隨意印店名的老派做法,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場景依舊如當年,老手藝依舊還在。
還記得小時候,你哭著吵著要買的連環畫嗎?在這裡還有。
去台州吃美食,繞不開的還是當屬紫陽古街。隨處可見的小吃店,富有特色的當地小吃,海苔餅、蛋清羊尾、扁食、麥餅……都是在別處吃不到的。
紫陽街上的海苔餅是必定不能錯過的特色。
飢腸轆轆的時候,來一個剛出爐的滾燙的海苔餅,瞬間覺得幸福感滿滿。據當地人介紹,每當天氣好的時候這裡總是會排起長隊,整條街都洋溢著海苔餅的香氣。
蛋清羊尾這道甜品可是上了《中國菜譜》,它是地道的臨海小吃。
將蛋清打入麵粉中攪勻,然後將豆沙捏成丸子,外面裹上豬油,再放入蛋清麵粉糊里打滾,最後下油鍋炸,出鍋的點心蓬鬆嫩黃,像羊尾巴一樣。
蛋清羊尾外酥內軟,內餡有一股豆沙和香糯的桂花香,吃起來絲毫不覺得油膩。
除了紫陽街的小吃之外,台州還有許多地道的美味隱藏在各處的街頭巷尾。
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這裡也是和台文化的發祥地,在飲食上也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和合文化的內涵,無論是小吃還是菜品都講究原汁原味、清淡養生,很難見到什麼華麗的「硬菜」,但卻非常接地氣兒,透著清雅和古樸。
在薄而有韌性的麥焦皮里包入各種菜,食餅筒可繁可簡,包裹的菜完全隨個人口味而定,肉絲、綠豆芽、胡蘿蔔、豆面、雞蛋絲、芹菜、海帶等常見的食材混合在一起捲入麥皮中,色澤和口感瞬間變得不一樣起來。
食餅筒
老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台州這座東臨大海的城市,吃著海鮮,吹著海風,或許得用姜來去去濕氣,所以在這裡用姜製作的美食就十分受歡迎。
在以前,薑湯面是婦女月子中調養身體的主食,現在已經變成大眾的小吃了。
地道的薑湯面,選用黃岩本地的老薑,經過蒸熟、晒乾幾道工序後,放在湯里熬,帶著生薑特有的香氣,加上各色海鮮澆頭,味道微辣鮮香。
薑湯面
這道薑汁調蛋是算得上是台州人發明的最偉大的當地小吃。
薑汁、雞蛋和紅糖和黃酒一同調勻,在表面撒一層核桃肉,裝小碗進大鍋干燒,燒出的蛋品甜中帶辣,核桃酥脆,口感紮實樸素,是極好的滋補小吃。
薑汁調蛋
第一眼看到炊圓,會覺得像燒麥,但滾圓滾圓的又像個小白胖子,頂上露出一小撮肉,在剛出爐時,冒著白煙,看上去分外可愛。
糯米粉做的外皮,包裹著用蔥、姜、酒調過的瘦肉、豆腐乾、蝦皮、鮮筍等餡料。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油脂飽滿,卻不膩,很有韌勁,Q彈卻不黏牙,是記憶中的味道。
炊 圓
還有番薯慶糕、烏飯麻糍、粉絲面結、嵌糕這些讓人慾罷不能的傳統點心。
當然,來到台州這座靠海的城市,海鮮的天堂,如果不嘗一嘗這兒千奇百怪的海味,就是辜負此行了。台州人常說:無鮮勿落飯。意思是沒有海鮮就吃不下飯。
而且,台州烹調海鮮的方式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海鮮吃法有三「怪」。
01
青蟹當飯吃
台州三門是中國青蟹之鄉,素有「青蟹橫行爬滿洋」之說,青蟹繁殖在三門,標準在三門,品牌在三門。三門青蟹足有大閘蟹兩倍重,而且殼薄肉肥,雪白的蟹肉極鮮甜,緊緻又嬌嫩,膏脂肥沃。
幾乎家家都有養殖塘,青蟹是這裡的主角,隨處可見最地道的三門青蟹,一隻只揮舞著大螯,活潑機靈。面對如此之多的青蟹,三門人幾乎頓頓都能吃到對他們來說尋常不過的青蟹了。
02
望潮做煲吃
望潮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小章魚。它們習慣在漲潮時出洞覓食,觸手也隨之左搖右擺,因而得了這個名兒。
望潮煲湯實在美味,清湯里浮著幾隻望潮,湯里撒著翠綠的蔥花,望潮頭部朝上,肢體舒展,白中隱隱透出輕灰,如一朵朵盛開的白菊。爪子脆嫩彈牙,一口咬下去,妙不可言的鮮香味道。
03
蟶子鹽焗吃
鹽焗蟶子,台州格外喜歡這一道美食,埋在雪白的鹽里,蟶子炙熱燙手,剝開後流出鮮美的汁水,蟶子肉質肥美鮮嫩,熱乎乎的在口中大快朵頤。
台州不僅是一座海鮮之城,更是一座水果之城。浙江有四分之一的水果都來自台州,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的水果,春有草莓枇杷,夏有楊梅葡萄雪梨,秋有蜜桔紅柿獼猴桃,冬有高橙柚子。
仙居的楊梅自不必說,在唐朝,詩人就寫下「五月楊梅已滿林,初凝一顆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的詩句。成熟的楊梅,色澤紫紅偏黑,個頭有荸薺這麼大,精巧渾圓,核小而肉厚。
每到初夏六月時,仙居漫山遍野的楊梅就要趁著新鮮加緊採摘了,還有不少當地楊梅種植戶辦農家樂,吸引大批遊客自己上山體驗采楊梅的樂趣。
除了品嘗新鮮酸甜的楊梅,仙居的楊梅燒酒也是很出名的。
洗凈晒乾的廣口玻璃瓶,一層楊梅一層冰糖粒鋪灑好,最後的楊梅在三分之二瓶身附近停止,注滿精選的高度燒酒。待它二十天後啟封,酒的色澤比紅酒還晶瑩,在日光下流動著紅瑪瑙的剔透感。醇香清爽的口感,留住夏日的酸甜果味,一口飲下,暖胃提神。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現在正是吃桔子的季節。作為「中國蜜桔之鄉」,台州黃岩擁有悠久的種植歷史,繁多的品種。這裡的蜜桔皮薄汁多,晶瑩剔透的果肉飽含著酸酸甜甜的汁水,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把酸甜度平衡的非常好。
冬日啃果蔗,似乎已是習慣。秋冬之時,便是是溫嶺果蔗上市之時。其實,冬天吃果蔗,考驗的不僅是牙口,更考驗耐寒力。一口下去,汁水在口中四溢,涼涼的感覺,甜甜的味道,手上黏黏的。
這個形似柚子的傢伙,人稱「玉環文旦」,身著澄黃色的外衣,內部果肉呈蜜黃色。剝開外皮,明亮的香氣四溢,果肉肥厚,泛著蜜色,脆生生水靈靈,帶著微微清苦。家裡老人總是在秋冬上市季節買來許多,因為文旦可以止咳潤肺。
台州在2017年榮膺「全國十大幸福城市」之一,大概是因為靠天吃飯的台州,面海的有吃不完的海鮮,靠山的有一年四時的水果,幸福到不行吧。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味」的台州飲食里,有台州人家家戶戶日常的三時三餐,也有逢年過節的傳統美味。
又快到春節了,不管你的家鄉是杭州上海這樣繁華的大都市,還是像台州這樣舒適宜居的城市,屯年貨回家過年總是不可少的。
所以,我們精選的,特產年貨,了解一下。
另外科普一個小知識,「台州」 念第一聲 」tāi「,多少學問高深的人,在 」tāi「字上栽了跟頭:)
GIF
點這兒,來一巷生活館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