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乳類飲料消費量下滑,龍頭明治在世界乳企排名中下降

日本乳類飲料消費量下滑,龍頭明治在世界乳企排名中下降

點擊「乳業資訊網」可以訂閱哦!

日本乳類飲料的人均消費量自1997 年見頂之後便步入下行通道。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2016 年日本乳類飲料的人均消費量為 51.5L/年/人,與 1997 年58.3L/年/人的水平相比下滑 9%。諸多乳類飲料品類當中,佔比最大的牛乳的人均消費量更是從頂峰時期1994 年的 34.7L/年/人下滑至2016 年的 24.1L/年/人,下滑幅度為 30%。

行業規模呈現收縮趨勢的背景下,龍頭企業亦面臨較大的收入增長的壓力,日本乳製品業務收入規模最大的乳企明治在荷蘭銀行Rabo Bank 的全球 20 強乳企排名(以乳製品業務的收入規模為排序標準)當中呈現下降趨勢。在 2010-2014年之間明治還能保持大約 10名左右的排名,但是 2014 年之後明治陸續被中國乳企伊利和蒙牛超越,排名下降至 15名左右。

上游奶農議價權強:激進畜牧業產業政策的後果

日本生鮮乳的流通方式: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制度提升奶農議價權

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是日本生鮮乳流通體系中的重要參與者,該組織成立於 1966 年。日本政府在 1966 年通過頒布《加工原料乳生產者補給金等暫定措施》建立了「一元收購、多元銷售」的生鮮乳購銷體系。

根據該措施的規定,日本政府在都道府縣層次建立由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統一收購生鮮乳並向不同企業銷售,截止2017 年 12 月,日本國內存在包括北海道、東北、北陸和關東等在內的 10家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

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日本生鮮乳流通體系,與下游乳製品企業談判和交易的對象由過往的分散的奶農變為區域性的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扮演了奶農和乳製品企業中介的角色,其將奶農提供的生鮮乳集中後分別出售給不同的乳製品企業,獲得收入之後疊加來自政府的奶農補貼,並扣除銷售費用之後支付給奶農。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2016 年日本的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控制了日本約 97%的生鮮乳供給,這意味著奶農通過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這一媒介扭轉了產業鏈上的不利地位,顯著加強了自身對於下游乳製品企業的議價權。

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在乳業的產業鏈中主要起到了 3 個作用,分別是加強奶農的議價權、削減生鮮乳的運輸成本以及供需的靈活調配。

由於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制度的存在,日本的生鮮乳價格波動性較低,而且能夠一直保持高位。與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世界主流牛奶產區相比,日本的生鮮乳價格的波動性明顯較低,除了日本乳製品出口量較小之外,指定生鮮乳生產團體也在價格穩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日本生鮮乳價格明顯較高,是包括歐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內的世界其他主要牛奶產區的1.5~2.5 倍。

來源:樂晴智庫(部分截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業資訊網 的精彩文章:

TAG:乳業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