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周恩來的家族說開去(二)

從周恩來的家族說開去(二)

寫在前面:

上篇文章談及周總理和秦人血脈,很多朋友提出不同看法,小編其實非常願意接受,其實文章真實意圖評論藝術,評論藝術中的借鑒,評論藝術家作品中借鑒西方的現象。小編覺得跟宗族血脈有很多相似之處。

所以各位少安毋躁,論據是很重要,論點才是關鍵,小編雖然有過一些書法學相關研究,但並非史學家,更不是宗族學者,跟人類學更無半毛錢關係,只是因此作為自己的一個論據而已,也是搏人眼球,不能免俗罷!

《 周恩來世家》這本書挖掘周恩來身上的品質,作者認為周氏家族教育中熏陶對周總理人格的形式很重要的。

在周氏家族中,從周恩來起,上溯四代都是師爺。師爺擅長「佐官制吏」,他們的思想理念、行為方式、行事規矩等經驗必然有可取之處,有值得後人借鑒、學習的地方。為他們立傳,用事實為紹興師爺正名,衝破了一百多年來社會貶低、醜化紹興師爺之風。小編粗總三點,各位看看是不?

1、中庸為本

周恩來在成長中無疑受師爺世家的影響,他的思想從不走極端,他知道要取得勝利,除有正確的政策外,還要顧全大局,維護黨的統一、團結。他在六屆四中全會、在大躍進後的三年困難時期、特別在「文革」十年中,都不計個人得失,不怕攻擊和誤解,挺身而出,忍辱負重,堅守崗位,苦撐局面,力挽狂瀾,在維護黨和國家的正常運轉、維護黨和國家的統一和團結中發揮了舉足輕重作用。周恩來身上的這種品質,就是在這樣的家族教育中熏陶而形成的。周恩來追求的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國家、民族的解放和興盛。所以,他在「文革」中能說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話。

2、能識人,能用人

在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中有不少是來自舊社會的軍隊,如朱德、劉伯承、賀龍、彭德懷、葉劍英等等。朱德放棄高官厚祿,於1922年千里迢迢到上海找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陳獨秀,提出入黨要求。但是,陳獨秀說,「要參加共產黨的話,必須以工人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並且準備為它獻出生命。對於像朱德這樣的人,就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真誠的申請」,以此將他拒之門外。為了尋找共產黨,不久朱德在德國見到周恩來。他們徹夜長談,相見恨晚。周恩來同意他入黨的要求,並報上級,得到批准後,親自做介紹人。這年周恩來僅24歲。這件事顯示出周恩來早在二十幾歲就從實際出發,不拘泥教條,有過人的膽識和擔當。1927年周恩來親自做賀龍的工作,並任命賀龍為南昌起義的總指揮。起義軍南下,在瑞金,周恩來親自出席賀龍的入黨儀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3、有容乃大

正是基於周恩來與社會各階層的接觸、往來,特別是與城市中各個階層的交往,他熟悉眾多階層的社會形態、生活狀態、生活習慣、思想理念及其心理、秉性、為人處世之道,知道他們對經濟、政治、思想及文化上的訴求。所以,他是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他一生從事統一戰線工作,提出「求同存異,廣結盟友」「風雨同舟,患難與共」「榮辱與共,肝膽相照」「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等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團結了大批的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

總理一生堪稱完人,就這樣還有人不斷地往總理身上潑髒水,小編只好再來舉個例子說明出世比隱遁好。

說倔頭也好,縮頭也好,首推東漢初年嚴光,嚴子陵,嚴光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亦為好友。其後他積極幫助劉秀起兵。事成後歸隱著述,設館授徒。 劉秀即位後,多次延聘嚴光,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後卒於家,享年八十歲,葬於富春山。這也就是黃子久名作《富春山居圖》(真跡中有嚴子陵釣台)的文化背景(當然電影是拍不出來的,因為他們的編劇水平高到壓根不知道這件事兒).

建武元年(25年),劉秀建立東漢,嚴光於是隱名換姓,隱居在桐廬富春江畔,每日垂釣,後此地為桐廬嚴子陵釣台。劉秀思賢念舊,就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在全國查訪他。齊地報稱有一男子披著羊裘在澤中垂釣,劉秀懷疑那就是嚴光,即遣使備置安車、玄纁,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陽。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於朝廷的有關制度不便,所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後,親自來向你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將書簡扔給送信的人。口授說:「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懷著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拍馬屁看人臉色辦事可就要身首異處了。」侯霸收到信看過,封好了再上奏劉秀。劉秀笑著說:「這狂傢伙還是老樣子。」當天就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睡著不起來,劉秀就進了他的卧室,摸著嚴光的腹部說:「唉呀!子陵,就不能相幫著做點事嗎?」嚴光又睡著不講話,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看了好一會,說:「過去唐堯那樣顯著的品德,巢父、許由那樣的人聽說要授給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到強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劉秀說:「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讓步?」於是便上車,嘆息著離開了。

劉秀為了請嚴子陵甚至……

後來,劉秀又請嚴光到宮裡去,談說過去的交往舊事,兩人在一起相處好多天。一次,劉秀隨意地問嚴光:「我比過去怎麼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過去稍稍有點變化。」說完話便睡在一起。

嚴光睡熟了把腳壓在劉秀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沖犯了帝座,很厲害。劉秀笑著說:「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一起罷了。」 後授諫議大夫,嚴光不肯屈意接受,於是歸隱富春山(今桐廬縣境內)耕讀垂釣,直到八十壽終正寢,劉秀厚葬之。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看來劉秀的個人魅力還是不行!

後是很多文人紛紛對子陵先生讚頌有嘉,而小編卻覺得子陵並非見功名不曾心動,只是覺得不敢越雷池一步,原因有三:1、畢竟最初各家造反他也是幫著別人的,也沒有投劉秀;2、劉秀混壯了成了天子,伴君如伴虎,何為天子?老天的兒子嘛,跟老天爺一樣說晴著呢一會就下雨,等你打開雨傘他又停了,所以那年頭在天子周圍的都是高危職業;3、他並不是功臣,僅憑著跟BOSS是同學就混上高層,會被那些有功之臣羨慕、嫉妒、恨的。

還回到咱們藝術圈,如果作為藝術家子陵是失敗的,總結起來也是三點:1、嚴重缺乏協作意識,讓你參加個協會磨磨唧唧;2、胸懷不夠開闊。缺乏推薦意識,自己不去也不推薦個人,擺明了不服氣;3、能力不夠強,不成熟,缺乏自信心。

而周這樣的,當個常務秘書長或者常務副主席是最合適不過。同樣嚴子陵也會是一個藝術上的失敗者,因為藝術本身就是要影響社會的,也要來源於社會,藝術團體協會就是幫助藝術家走向社會的組織。並不是說協會就沒有問題,裡面有著很多勾心鬥角的人,但是就因為這個就不再過問就是消極,不自信。

畢加索說過:我總是在做我不能做的事,為的是從中學習怎樣去做。

所以自信心是不斷建立起來的,鼓勵藝術家們要謙虛。要勇敢的走上社會舞台。很多人更熟悉畢加索說的另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但是人們忘了後半句: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在長大之後仍然是個藝術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都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TAG:趙都書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