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漢從強盛到衰敗的分水嶺為何出現在漢武帝統治時期?

西漢從強盛到衰敗的分水嶺為何出現在漢武帝統治時期?

因為漢武帝喜歡折騰啊,其實喜歡折騰也還罷了,漢武帝不但折騰的動靜太大,而且折騰的手段過於惡劣,折騰得天下民窮財盡,戶口減半,易子而食,折騰得大家對漢朝失去信心,要求無德的漢朝禪讓了。所以西漢也就從強盛走向衰敗了。

在漢武帝之前,漢初的黃老政治,其實是非常利國利民的。漢朝雖然繼承了秦朝全面的苛刻法令,但不認真的去執行,而且有意減少政府對民間的干預,使得國富民強,太倉之粟固然陳陳相因,串錢的串子都朽爛不堪,民間也家給人足,社會普遍比較富裕。所以漢朝開國的劉邦雖然以一介布衣而得天下,合法性不強,但漢朝終究還是得到天下承認,延續了下來。

到漢武帝即位,開始對民間的大掠奪和殘酷迫害。這些迫害名義上是為了征伐匈奴,實際上還包括濫修宮室、重用方士以求長生等許多個人享受,所以說漢武帝竭天下以自奉也不為過。

漢武帝對民間的手段極其惡毒,包括降低繳納口賦的年齡,增加口賦的銅錢,用酷吏四處強制收稅,用算緡令、告緡令消滅整個國家的中產階級,用國家專賣政策鹽鐵官營壟斷民間的經濟命脈,用酷吏對各地豪族進行絕種性屠殺,直到豪族屈服於國家機器之下。

特別要強調的是,這些措施可未必是為了國家強大,如豪族一旦屈服則可獲得多項特權,包括貪污也不怎麼過問,漢武帝介意的只是他們不聽自己的話,至於他們干不幹壞事漢武帝不介意,甚至還鼓勵他們幹壞事。

經過如此兇惡的幾十年折騰,當然天怒人怨,不斷有儒生認為漢德已終,勸漢朝禪讓,直到幾十年後,天下人終於推王莽上台,取代了漢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虎看娛樂 的精彩文章:

就武力而言,趙雲和關羽誰厲害

TAG:風虎看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