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帶著清華的風骨走過《無問西東》的時代,如今卻蜷縮在醫院過道里默默死去

他帶著清華的風骨走過《無問西東》的時代,如今卻蜷縮在醫院過道里默默死去

用別樣的聲音叫醒你的耳朵。清晨八點十分,上班路上,就聽「別樣電台」。

點擊自定義菜單可收聽節目,每周3更,靜待聆聽。

▼ 點 擊 可 聽丨別樣FM / 主播:葒鷥

清華百年,一部《無問西東》讓無數已經離我們遠去的名家大師重新鮮活在熒幕上,引起了眾人對過往時代的追憶和對大師們的緬懷。

然而,就在人們沉浸於緬懷過去時,一位從那個時代走來的94歲老人,蜷縮在北京醫院的過道,悄然離世。

這位老先生叫葉喆民。

他不僅是清朝皇族後裔,是清華美術教授,更是「中國汝窯第一人」。

葉喆民出生時,家族已經沒落。其父葉麟趾是當時研究中國陶瓷的學術泰斗。

他首先發現了定窯,所著《古今中外陶瓷彙編》,填補了當時陶瓷學術研究的空白。

受父親影響,葉喆民也從小醉心於中國陶瓷藝術之美。

葉麟趾(中排左起第四)和其他教師

前排左起第三為徐悲鴻,前排左起第四為齊白石

年少時,葉喆民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大文學院,師從民國時期北京「四大書家」之一的羅復堪,後又跟隨徐悲鴻學習書畫。

大學畢業後,他在清華大學任職。閑暇之餘,寫出了一本《中國古陶瓷科學檢測》,隨性之作,卻被故宮領導相中,受邀進入故宮陶瓷組,從此開啟了「陶瓷人生」。

在故宮工作的17年間,葉喆民隨著陳萬里、馮先銘等大家到各地探訪名窯,逐漸積累了強大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葉喆民先生(後排左一)與家人

後來,他成為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儘管名利加身,他卻毫不貪戀,奔波於天南地北,一心只為探索古瓷器的秘密。

中國瓷器種類豐富,但葉喆民唯獨對汝窯這種「似玉非玉而勝玉」幾近完美的陶瓷情有獨鍾。

汝窯蓮花式溫碗

汝窯位居「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

釉如凝脂,天青猶翠,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宋徽宗贊其顏色「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然而,汝窯雖然出名,但「汝官瓷」的窯址何在卻始終不為人知,成了中國陶瓷史上長期未決的一樁懸案。尋訪汝窯遺址及燒造技術,成了國內幾代陶瓷研究者和考古工作者的一大夙願。

為此,葉喆民的足跡踏遍全國。不在乎環境惡劣,也不顧及自身形象,考察時常常趴在地上尋找瓷片,常被路人以為是「神經病」。

在一次河南清涼山的考察中,葉喆民發現了一塊和汝窯材質相同的瓷片,在他的堅持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對此地進行了發掘。

1987年10月至12月,在200㎡的視覺範圍內,300件窯具、瓷片和各類較完整瓷器被陸續發現,其中發現典型御用汝瓷10餘件。

由此,世人尋覓700餘年的汝窯遺址,終於得見天下。

汝窯青瓷奉華碟

此外,遺址中還出土了許多前所未見的窯具、器型和標本,不僅破解了無數汝窯燒制的難題,更使堪比商彝周鼎的汝窯燒制技術,重新被世人掌握,得以流傳後世。

由此,葉喆民成為汝窯窯址發現認定第一人。

被發掘的汝窯窯址

此後,功成名就的葉喆民並未停下研究志業的腳步。

他一生著作等身,論文過百。其中《中國陶瓷史》是繼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之後唯一一部日本自覺全文翻譯成日文廣泛發行的著作。

書法、繪畫、陶瓷,是他畢生精研並傳承著的中華文明最美的藝術。

「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八個字我始終記著。只要活著,就應該起到這樣的作用。」——葉喆民。

葉喆民先生(中)與學生

2017年,葉喆民的學生探訪老師,見他家裡十分壅塞凌亂,傢具都很陳舊,靠牆的沙發已被書報雜物佔領。但他對此毫不在意,始終專註於研究和傳道授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或許說的正是如此。

然而這樣一位的學術大師,生命的最後兩個月,卻是蜷縮在醫院的走廊上度過的。

曾經仙風道骨的鬍鬚如今凌亂不堪,滿腹才學卻換不來一個住院床位。

2018年伊始,在人們迎接著新一年的熱鬧聲中,94歲的葉喆民沒有打擾任何人,靜靜離開了這個世界。

高曉松說:「名校是鎮國重器,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

胸懷天下,謙遜求實,這是過去的時代留給大師們的風骨。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走過那個時代的大師們用自己的人生傳承著這樣的風骨。

他們把追求學術的信念和文人的錚錚鐵骨種在了無數年輕人的心中,他們是真正的「學者」、「名師」和「國寶」。

他們值得被尊重,值得被敬仰,值得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歲月匆匆,時光易老,走過那個時代的大師已然所剩無幾。

趁大師猶在,請好好珍視他們。莫待大師離去,才來唱一首遲到的輓歌。

【四歲】全世界唯一一支

100%純天然口紅

膏體可以吃

復古景泰藍管體能收藏

明星都在大力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樣 的精彩文章:

鏟屎官!主子喊你為它打Call!

TAG:別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