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奴隸當皇帝的常態——馬穆魯克王朝

奴隸當皇帝的常態——馬穆魯克王朝

原標題:奴隸當皇帝的常態——馬穆魯克王朝


古代伊斯蘭國家的奴隸兵制度,還真是出了不少的奴隸皇帝的。


登峰造極的,就是馬穆魯克王朝,這個想必大夥也是都知道的。


在馬穆魯克王朝這個奇葩的王朝。


軍官如果不是出身於突厥語的或者高加索山區各民族的奴隸、或者祖輩不是這樣的奴隸,那就很難混下去。

文官如果不是基督教、猶太教的奴隸出身或者出身於類似家族,那麼也很難混下去。


埃及本地人,只能當地方土豪,要進王朝權力核心的話,只能走神職人員路線。


馬穆魯克王朝,來源於阿育布王朝的馬穆魯克軍團。



(圖為《天國王朝》中的薩拉丁,阿育布王朝蘇丹、埃及馬穆魯克軍團的始作俑者)


在蒙古西征時代,尤其是花剌子模帝國被蒙古消滅的時代,大量操突厥語的人群被蒙古人擊敗,不斷向西逃亡。這些突厥語人群人數眾多、弓馬嫻熟,但多數都不擅長農業生產。驅逐他們是不可能的(沒這個能力),安置收留他們的話,該怎麼做是最好的呢?


就是編為炮灰,這就是阿育布王朝馬穆魯克軍團最初的來源。


很快,馬穆魯克軍團就成了阿育布王朝的主要軍事力量。


但是,蒙古人很快便開始變徵服為統治,重新樹立秩序。西逃的突厥語人群開始變得越來越少,主動投靠阿育布王朝的突厥人也就不足以補充馬穆魯克軍團的兵源了。


那該怎麼辦?

很簡單……


買。


奴隸貿易一直是伊斯蘭世界的大宗貿易。早在阿拉伯帝國時期就非常盛行了,奴隸貿易的繁榮,也使得不少突厥部落相互攻擊、掠奪人口再進行販賣。


比如伽色尼王朝的開國君主塞布克特勤:



他原本就是個葛邏祿人,按理說就是喀喇汗王朝的一個普通牧民。可是有一天,同樣是喀喇汗王朝統治的突騎施人,劫掠了葛邏祿部落的一個小聚居地,然後賽布克特勤就被突騎施人綁到了薩曼王朝的奴隸貿易據點——塔什干,賣給了薩曼王朝的古拉姆軍團。最後混成了一代國君。


阿育布王朝的馬穆魯克軍團,最初也是收容難民挑選精裝和購買奴隸雙管齊下的。比如著名的拜巴爾斯一世,原本就是一個欽察人牧民,被部族掠奪戰爭中綁走,以800迪爾汗的價格賣給了馬穆魯克軍團。


拜巴爾斯一世的舊主艾伊貝克,同樣也是馬穆魯可軍團出身,但到底是難民還是奴隸就無法考證了。艾伊貝克取代阿育布王朝後,建立了馬穆魯克王朝,此後埃及便全面進入了「馬穆魯克奴隸就是最高階級」的奇葩時代。


在這個時代,誰獲得了馬穆魯克軍團的愛戴,誰就能當最高統治者——蘇丹。


也就是說,你要是個純24k奴隸出身,吃過苦受過累,能和其他馬穆魯克奴隸兵尿一個壺。你就很容易當蘇丹。

而如果你是一個奴隸二代或者奴隸三代,全靠爸爸爺爺的權威繼位,那麼很不幸,你很可能就會被新的強勢的奴隸將軍們取代。


艾伊貝克建立馬穆魯克王朝時,肯定也是想跟其他王朝一樣,一家一姓傳萬代的。但他哪裡知道,這種奇葩的軍事制度的推動下,他建立的這個王朝也就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奇葩的軍事寡頭政權。


艾伊貝克家族傳了三個君主,然後就脫離廣大馬穆魯克奴隸了。


拜巴爾斯一世這個擊敗過蒙古大軍的純24K真·奴隸,價值800迪爾汗的猛男,就篡位了。


拜巴爾斯一世也想讓自己一家一姓傳下去啊,但很不幸。他這個家族又只傳了三個君主,然後他的親密戰友、欽察人奴隸出身的蓋拉溫,就篡位了……


蓋拉溫的時代,蒙古人已經在中亞和西亞基本恢復了秩序,難民是越來越少,只能購買奴隸了。而買來的奴隸,素質參差不齊。於是,蓋拉溫就在開羅專門修築了一個練兵的城堡,叫布爾吉城堡。


蓋拉溫把從各地買來的突厥語奴隸,挑選精裝送入布爾吉城堡,然後一邊訓練其軍事能力,一邊灌輸伊斯蘭教思想。並且大力灌輸他們忠於蓋拉溫個人及家族的思想。


於是,布爾吉城堡的奴隸,就成了埃及版的「黃埔軍校」,成了馬穆魯克軍團的核心力量。也成了馬穆魯克王朝最強大的政治力量。


此外,蓋拉溫為了拉攏埃及本地人,又專門准許埃及本地豪強自己訓練地方軍隊。並把神職人員的職位都打包送給埃及本地豪強。


但到底來說,埃及人在這些外來奴隸眼裡還是不可信的,政府的文書工作,既不能讓馬穆魯克奴隸來做,也不能讓埃及本地人來做。於是,蓋拉溫又開始收購一些有文化的奴隸,這些奴隸以基督徒和猶太人為主,讓他們擔任文書工作,這些人也形成了一個畸形的文官階層。不過蓋拉溫晚年,因為基督徒們有暗通伊爾汗國的情況,蓋拉溫清洗過這些基督徒、猶太人文官。但這種抓基督徒和猶太人擔任文書工作的情況,也斷斷續續流傳了下來。

由於這一系列制度的確立,讓蓋拉溫家族終於延長了一個君主,那就是……他們家終於打破了三個君主就完蛋的宿命,傳了四個君主後才完蛋……。


在布爾吉城堡奴隸崛起之前,如艾伊貝克、拜巴爾斯一世、蓋拉溫等等這些馬穆魯克君主,都是從尼羅河邊值班的衛兵做起的,埃及人把這些衛兵稱為「伯海里」,所以前期那種董卓亂政篡位式的馬穆魯克王朝,又稱「伯海里王朝」。


到了伯海里王朝後期,尼瑪連突厥語的奴隸都買不到了……


原因是此時突厥人已經在中亞、西亞有了穩固地位,秩序得到進一步恢復。但突厥語的奴隸買不到,還有其他的小戰鬥民族可以被掠奪販賣嘛。


於是,被突厥人劫掠的高加索山區的各種「戰鬥民族」,就開始出現在了布爾吉城堡受訓。這些人以切爾克斯人為主。



(圖為現代切爾克斯人)


布爾吉城堡受訓的突厥語奴隸越來越少、切爾克斯人越來越多。伯海里王朝就肯定要混不下去了。


於是,在1382年,切爾克斯奴隸出身的董卓巴爾庫克,廢除了伯海里王朝的最後一任蘇丹,自立為君。這個時候其,馬穆魯克王朝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史稱「布爾吉王朝」。


由於董卓輩出,奴隸一代往往驍勇善戰深得人望,奴隸二代再奮鬥也因為沒有跟大夥一起當過奴隸而被馬穆魯克們不信任。所以到了布爾吉王朝,蘇丹也不好意思也不敢再世襲了,誰是馬穆魯克們公認的「資深奴隸」,誰就是無冕之王。

於是,一種奇葩的選舉制出現了。


那就是,布爾吉王朝的蘇丹,不準世襲!!!


不準世襲。


必須由奴隸們選出德高望重的老奴隸、老軍頭們選舉。一般選出來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奴隸。


中央的權威如同掃地,布爾吉王朝對地方的控制也就越來越鬆弛,埃及各地基本都被土豪控制。


在伯海里王朝時期,奴隸將軍們獲得軍功後還能得到封地,轉化成地主階級。但由於董卓輩出,隔上十幾年就有新的奴隸崛起,轉化成地主階級的奴隸將軍家族往往會被滅族。所以到了布爾吉王朝時期,為了人性化管理,也為了不讓奴隸們內鬥導致王朝權威太過掃地。布爾吉出身的奴隸們還指定了這麼一個政策:


凡是獲得封地的奴隸將軍,其封地也不能世襲!!!!


死後歸公,封給新的有軍功的奴隸。而且為了避免老奴隸和農奴們過於關係密切形成豪強勢力,老奴隸死后土地歸公時,老奴隸封地上的佃戶、農奴們必須全部強制離開土地。


太奇葩了……


這樣的確是有效遏制了奴隸軍人們的內鬥,但同樣也使得他們無法完全融入埃及本土,到了都是外來人,怎麼說都像是一群土匪在治國。


最終,奧斯曼帝國消滅了這個奇葩的王朝。


大夥如果對這個奇葩王朝感興趣,可以再看看這個知乎回答,俺上面說的一些缺漏和錯誤他指出來了:傅友德:有哪些奴隸出身最後獲得很高成就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毛的野生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成祖是怎麼被帖木兒蔑稱為「豬皇帝」的

TAG:關毛的野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