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享受學習——《享受學習——魏書生與陶繼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二十

怎樣享受學習——《享受學習——魏書生與陶繼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二十

五、厚積薄發

陶繼新:魏老師,我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一些年輕的老師,非常努力,但是他們努力的動機或者說他們的價值取向有時候有點問題,目的就是想當名師。當然,當名師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是單純為當名師而當名師,這就會出問題了,直接的表現就是很浮躁,而真的當上名師後又會自我感覺很了不起了。

任何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古人為什麼主張「厚積薄發」?因為沒有一定的積累,它發出來的價值是不大的。但是這個積,不僅僅是學習了多少文化,讀了多少書,也包括個人的經歷、閱歷,以及品德等,也都是一種積。魏老師您和我咱們受批判的經歷,這也是一種積累,這都是厚積。沒有這些積累的時候,我們很難很好地發展起來。但是有的老師他沒有這種積累,卻光想著一帆風順,光想著快速成長,所以心態浮躁、屢屢受拙。所以魏老師,關於學習的「厚積薄發」,我不知道您怎麼來看待的?

魏書生:重點在「積」啊,就是把「積」本身當做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你說您誦讀《論語》,多快樂啊,其實我小時候最願意看的是墨子。

陶繼新:嗯,這聽您曾經說過。

魏書生:我最先接觸的不是孔子,而是墨子。我對墨子的主張,墨子的世界,感覺到真舒服,像墨子那種生活這一輩子太幸福啦!

陶繼新:有人稱墨子的思想為原始共產主義。

魏書生:是的,就知道做事做事,到哪兒都不辭勞苦。

陶繼新:對,自己一點不索取。

魏書生:對,墨子就是像這樣活著,而且他無怨無悔,他那麼高興。總覺得自己有做不夠的事,哪家有困難就幫忙,哪裡有衝突就去調和。「別打仗啊」,能制止的都去制止了,不光是用語言去制止,還有具體的策略啊。楚國要攻打宋國,他自己去勸解,還讓自己的學生先幫著宋國去守城,事迹真感人。這些思想、這些行為本身就很令人舒服,學習這些東西,一點點地學習,一點點地融入自己的思想。

學習哲學多舒服啊,事物都是唯物的,不能自己拍腦瓜門啊,不能人拍腦瓜門啊,人算什麼啊?人對宇宙空間而言非常渺小。我說人就算造100個地球也用不著驕傲啊,往宇宙空間一撒,幾粒微塵而已,你勝什麼天啊。

人定勝天,基本上是胡說八道。我說人應該對宇宙、對空間永遠採取謙卑、恭敬的心理,然後以感恩之心,感謝宇宙給了咱們這麼一小小的地球,感謝在這小小的地球上讓咱活著,那咱還不應該好好地多做事來回報這個宇宙和空間啊!非勝人家天幹什麼啊。所以我們要盡到自己生存的責任,如果因為人的存在,而使繁育咱的宇宙空間能多一點和諧,這是人要做的事啊!你總勝什麼勝呢,別忙著勝了,積累吧,盡自己的責任去積累。

所以人人都這麼去積累,而不忙著去勝的話,你說天地不就舒服了嗎,人也舒服啦。人來就是要做事的,一件一件做事,一點一點積累知識的,一點一點探索未知的,然後這麼積累多了,量變到質變,才有了人類今天這麼大的能力,這麼大的能量,造出這麼多好的東西來啊。

當然人類還有很多毛病,那麼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再積累,再增加文明的理智的東西,使之越來越多,那些個人定勝天、胡鬧的事,自然就越來越少。

我說人類乾的最傻的一件事就是什麼,弄出70多億人,說還要整到150億人再往回減,這不是鬧的嗎?等人類說,要對蒼天採取一種謙卑的態度,把人類自身控制在多少?10億左右,這個球就好多了。於是人類數量在10億了,世世代代傳承,也不增不減了。再積累更多的物質財富,人類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繁榮。

就是要這樣一點一點積累,積累知識,積累科學,積累技術,積累物質和精神文明的財富,自然就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共產主義自然也就到來了。

馬來西亞、新加坡舉行了二十來場「魏書生專場報告會」,我在報告會上說,共產主義的到來,根本不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觀臆斷,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通過我剛才大量的數據和論據,大家認為是什麼,大伙兒說是——必然。我說對了,積累到一定程度,它必然到來,不可阻擋。我說人類社會必然如此,越來越公正,越來越和諧,越來越文明,越來越富裕,那麼每一個人也都是這樣。

你別跑步進入那個階段,跑步進入名師行列,迅速成長為一個什麼「長」,那你就把自己給弄焦慮了、浮躁了、緊張了。想明白這點啦,就能感受到積累本身很幸福、很舒服,知識增長了,閱歷增長了,經驗增長了,技術增長了。

厚積了,就薄發了,薄發也不覺得自己如何高人一頭,當個系主任也是很渺小的一件事哪,把這幾個星球管好,給老百姓干點實實在在的事情。積累,就算當地球球長、當太陽系系主任的經驗,也還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所以有時候,累,累在哪裡?忙了,總想發,總想引起人的關注,總想引起外在對內心的肯定,這就顛倒了學習本身的關係。所以,重在積累,積累過程本身就很幸福,不發也幸福。

陶繼新:對,您說得極是。

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積」實際上為「發」做好了準備,但能不能發、會不會發則是一個機遇問題。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這個意思。積累是我們人能「謀」的「事」,也是我們唯一能決定的努力的,而「成事」或者是「發」則是「老天爺」的事,不是我們能決定或者通過努力實現的,所以最好不要操心。

有位智者說,天底下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另一件是別人的事,還有一件是老天爺的事。人的煩惱啊,就在於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人要輕鬆自在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老天爺的事。這樣看待人生,看待「積」和「發」,自然海闊天空啦。就算沒有「發」這個機遇,內心也會是幸福的,也會是一種享受。

我認識一位名師,他確實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但是我總感覺到他還是積累不足。我曾經跟他談過一次話,我說:「我希望你呢,下點功夫,再多點積累。」他跟我說什麼呢,「陶老師,您不知道,我為獲得這個名師費了多大的勁兒吧。」他接著就談他怎麼來爭取上這個公開課,怎麼為爭取這個特級教師名號,這一步一步走來的煞費苦心。我聽了以後,感覺很悲哀。當時我們兩個人談著談著就談崩了。我說:「我跟你說一下,你考慮沒考慮過,任何的速成品都是沒有營養的,口感也很差,農民種植莊稼還需要一個過程呢,它不到成熟的時候,你讓它成熟了,那肯定不好吃,甚至不能吃。我說你這個名師,顯然是名不副實的。說得更難聽一點,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當時很惱火,我說:「我為什麼跟你說這個,你看看,你現在所擁有的實力到底有多大……」跟他分析了好長時間,當然最後還是不歡而散。我很遺憾,但我已盡了我一個做朋友的責任了。

像上面我所說的這位老師有了一點名氣就忘乎所以者並不是個案,甚至有的教師剛剛教學,就想成為青年名師。當然,青年教師積極進取是可嘉的;可是,千萬不要急功近利。我有一個觀點,就是給青年教師「蹲苗」,甚至讓名師「蹲苗」。什麼是蹲苗呢?就是農民在種莊稼的時候,一開始不讓其瘋長起來。比如玉米,如果開始時水足肥壯,大都能夠迅速地生長起來。這個時候,就要抑制一下,甚至通過移苗而讓其臨時枯萎些。這個時候,玉米之根就會深深地往地的深層紮下去。其後一旦有了雨水條件,就會茁壯成長,雖然不高,但是粗壯而結實,玉米棒也格外大。我當農民的時候,對自己家自留地的玉米全部採取了蹲苗的方式,一度成為全村農民參觀和學習的典範。因此,我希望青年教師也要「蹲苗」,把根往深處紮下去,而不提前出名。這就是所謂的積澱,厚積才能薄發嘛!而且所有速成的名師,都是曇花一現者;而大器晚成者,才能笑到最後。所以,我主張青年教師沉下心來,在課堂教學上下一番真功夫,同時又不斷地通過閱讀高層次的作品來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時間一長,名師便會不求自得。

我就發現,好多事就是如此。正像種種子一樣,種子種下去,你不斷地施肥澆水,然後發芽、開花、結果,就這樣是一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過程。當然基於機遇,有的條件會很好,它結果的時間會比較早一些,而有一些會晚一些。

所以好多人問過我,魏老師為什麼能寫這麼多書?我說你別看他三十多年前就成名了,但是他的積累你們沒有啊!

這個積累不僅僅是單純地光讀一些書,不僅僅是在量上積累,這個積累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不知魏老師認同與否,就是要讀好書、讀上品書。好多人讀了很多書,並不起「厚積」的作用,原因就是他讀的書品位太低。

我知道,魏老師您所讀的書都是關乎宇宙、人生的,是大師、哲學家所常常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恰恰是人生大道必備的一些營養,當這些營養一旦具備了以後,就了不起了。

同時我發現,光有這些也不行,好多大學教授很了不起,他學了很多東西,也背了很多,看了很多,但是他最後到退休後雖不能說一無所成,只是他對社會的貢獻是很有限的。孔子一生幾乎沒有寫過多少東西,《論語》還是後來人給他整理的。但他的思想、他這個人為什麼千古不衰,就是他的實踐,他的生命實踐的積累,是這些大學教授所沒有的。

我想,魏老師,您恰恰有這些生命實踐的積累,「文革」時您受批鬥那一段時間的經歷,當被剝奪到幾乎一無所有,還污名加身、盡人羞辱時,您身心所體驗到的,您因此形成的對人性的認識,您依然能夠堅守的,實際上是您生命中最重要的哲學積累。好多人總在想,希望我一帆風順,我想什麼都能享受到,不願吃一點苦,遭一點難。或許這出於人趨樂避苦的本性,但是這種想法卻是製造痛苦的來源。因為在這物質世界上有一個規則,你要想甜,你得先苦,正像孔子所說:「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你得先有難,才有收穫,在難中總結、在難中激發、在難中奮起、在難中升華,這樣才行。所以,所謂「苦難是一種財富」,其含義除了苦難可以帶給我們克服苦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我們笑對苦難、迎向苦難、把苦難轉化為禮物的生命品質。

所以這個積累,不是單純的人們一般意義上認為的僅是知識的積累,而是必須還有一個活潑潑的閱歷,有心理狀態、心靈境界的一種積累,這樣地積累起來,再厚積薄發,「發」出來就決然不一樣了。

那天我在青島講課的時候,有兩個校長和一個局長問我問題,他們說:「我發現您跟魏老師,你們對話一天,完了以後整理整理就是一本書,太快了。」我說:「您別看我們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對話完一本書了,其實我們準備了一輩子。」是吧,成果絕不是這一天顯現的,有的人他沒有積澱而去寫,寫上一年恐怕也難寫出來,還是得積累。正是因為這個積累,就給你未來的「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而且當積累本身就成為一種幸福的時候、一種快樂的時候,其實已經是一種「發」了。所以,「發」是必然的,而發必然得益於厚積的過程。

(詳見《享受學習——魏書生與陶繼新的教育智慧》,魏書生、陶繼新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繼新 的精彩文章:

「術」「道」並進,方有境界——《語文教育三境》序言

TAG:陶繼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