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不小心看了個通宵,這書我打五星

一不小心看了個通宵,這書我打五星

睡前讀書,不應選小說,小說勾人,容易陷在裡面。所以我放在床頭的都是隨筆、散文、詩歌,進入的快,離開的也快。相對安全。

昨夜拿起賈樟柯的新書《賈想II》,本來只是隨手翻翻,不料一開頭便扎進書里,恍恍惚惚,合上書本已經五點十分。窗外藍光幽微,不是天亮,是沒有滅的路燈。

這本書是《賈想》的延續,收入了2009至2016年的文字。

看這些文章,思緒總是飛散,記憶中的很多片段不停蹦出來,時間在這個夜晚被打亂了。

這是一種誠懇的個人表達,重視私人經驗,坦白,謙和,安靜但是有韌勁。

2002年賈樟柯去美國參加影展,特地拜會馬丁·斯科塞斯。聊起天來,馬丁說他喜歡《小武》,賈樟柯說,我知道你為什麼喜歡這部電影,因為我拍攝的人的階層,人的處境,和你最初拍電影的時候一樣。

馬丁說,你只說對了一半,你拍攝的這個人非常像我的叔叔。接著馬丁就和賈樟柯聊他的叔叔。

賈樟柯很感念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的大導演仍然能夠變成一個普通觀眾,但我感念的是,這確實是一種才能,能夠在作品中誠實的表達私人經驗,繼而成為時代的記憶。

賈樟柯總是提起侯孝賢,提起《風櫃來的人》。他說,這電影對他有「救命之恩」,他看到銀幕上的台灣青年一大群人跑到海邊背對著洶湧的海浪跳著騷動的舞蹈,一下子覺得和電影里的世界好近,這不就是他縣城裡的兄弟們嗎?雖然沒有海,但在遙遠的時空里,他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在這本書里,我也看到了自己生命的遙遠呼應。我首先想到了大舅,他和賈樟柯一樣大,生於1970年。我對他的青年時代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初中畢業後,就進入鎮上的國營工廠,本來是很好的出路,但下崗浪潮來襲,很快變成待業青年。

我上小學時,他已經出去打工。在福州送水果,做保安。

1998年,我人生中第一次看電影,是大舅帶我去的。

那是個春天嗎?我不記得了。他為什麼沒有外出打工?我也不記得了。但我記得那間電影院,很破,很舊,影院里的凳子是那種木頭制摺疊椅,電影開場,只有兩三個人。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好像是一場夢。因為除了這次,我再也沒去過那家電影院,它一如往常的荒廢在道路旁邊。我記得那一次看的是成龍的《我是誰》。

很多年後,我在豆瓣上搜索這個片名,找到了這部電影的條目,終於確認那是真實的記憶。可是,小鎮上的電影院不是早就停業了嗎?大舅為什麼要帶我去看電影?

從賈樟柯的文字里,我彷彿突然看到了大舅的青春和苦悶。

又想起小姨。她比大舅還不如,小學沒讀完,就吵嚷著要出去打工。和外婆大吵一架,跑走了。那一年她還不滿二十。

過年回來時,帶了好多禮物,給外公外婆買的衣服,給我們買的零食,還有一台VCD。過年期間,我們守著這個新玩具,看了好些香港的喜劇片、殭屍片。

還想到去看火車。賈樟柯說他初中學會騎車,第一件事就是和朋友到鄰縣去看火車,它們在鐵道旁等著運煤的貨車呼嘯而來,感到了遙遠可能。我第一次也是看到運煤的貨車,黑乎乎的,很失望,那不是我想像中的火車。

還想到很多很多細碎的往事,那是我的來處。賈樟柯說,他從侯孝賢那裡突然發現,珍視個人經驗是多麼可貴的事情。而我在賈的文字里,也看到了這一點。

今天白天,又把《賈想》翻出來讀了一遍。在《假科長的你買了嗎?》這篇有些戲謔的文章里,賈樟柯認真的說,「我追求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當我年紀大一點時我突然發現,其實放棄理想比堅持理想更難。當時那些中斷學業的人都有理由,比如父親突然去世,家裡需要一個男人去幹活;又比如家裡供不起了,不能再花家裡的錢了。每個人都有非常具體的原因,都是要承擔生命里的一種責任,對別人的責任,就放棄了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些所謂堅持理想的人,其實付出的要比他們少得多,因為他們承擔了非常庸常,日復一日的生活。」

「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對人對事看法有非常大的轉變。我開始真的能夠體會,真的貼近那些所謂的失敗者,所謂的平常人。」

在這兩本導演的文集中,當然有很多關於電影本身的探討,但賈樟柯沒有把生命細節排除在外,他寫得很好,不光是文字本身,而是真誠。他批評糟糕的風氣,不避諱大導演的名氣;他寫侯孝賢寫小津,理解而滿懷深情。

我對這兩本書的喜歡,不是文字的,而是從文字中透露出的這個人。他在提醒我,不要忘記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 不止讀書-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魏小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止讀書 的精彩文章:

別瞧不起國貨了,這個小眾品牌出了一款粉紅新品,顏值和效果讓90後尖叫!
總結:今年看了200多本書,推薦50本

TAG:不止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