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楚漢兩軍在鞏洛一帶對峙的時候,韓信鎮守潁川

楚漢兩軍在鞏洛一帶對峙的時候,韓信鎮守潁川

楚漢兩軍在鞏洛一帶對峙的時候,韓信鎮守潁川,盧綰截斷項籍的糧餉。作《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諸侯叛離項王時,齊王田橫帶兵數萬人攻擊項羽於城陽,漢王乘機敗楚進入彭城。作《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攻取城鎮,戰於原野,獲得軍功回來,樊噲、酈商出力最多,不但隨侍左右,聽漢王的驅遣,又常在萬分危急的時候(生死關頭)拚死命救出漢王,作《樊酈列傳》第三十五。

漢朝初定天下,還談不上文治,張蒼作主計官,統一度量,整理律歷。作《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和列國訂結盟言、交換使節、慰勉、安撫諸侯,使他們親附漢王,作漢室的屏藩輔佐。作《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對於近代秦、楚間大小事情,知道最詳細的人,莫過於周緤了。因他常隨從高祖,平定諸侯。作《傅靳蒯成列傳》等三十八。

將豪門大族遷入關中,和匈奴訂立和約,明訂朝廷禮節,條列宗廟儀文。作《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化剛強為柔和,終為漢臣,欒公不懼死罪要縱身跳進油鼎(烹刑)。作《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敢正言直諫,冒犯天子臉色,使主上行動合於道義,從不考慮己身的安危,為漢家建立長遠的大計。作《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遵守法度,不失大體,引述古代賢人,使主上益發明白事理。作《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為人厚重、慈愛、孝順,不善辭令,可是他說到即刻做到,一生恭敬謹慎,確是忠厚長者的風範。作《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很有操守,為人爽快直道,有義氣可以稱得上廉潔,他的行為更可以鼓勵人們向上,擔任重要職位時,決不接受無理的要求。作《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講醫術,扁鵲是醫家大宗,他的技藝精明,後代遵循他的餘緒來治病處方,不能變更,倉公的醫術和扁鵲相差不多。作《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劉仲是高祖的兄長,因為劉仲還不錯,封仲的兒子名濞的為吳王。漢初定天下,濞強壯有氣力,令他鎮撫江淮一帶。作《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吳楚二國起兵作亂,諸竇同宗中只有竇嬰能幹好交遊,士人多來投奔他,帶領重兵堅守滎陽,以抗拒山東諸侯。作《魏其武安列傳》第四十七。

智謀可以應付當時的事變,寬容使得他廣結人緣。作《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作戰勇敢,待士兵仁愛,號令簡單易行,軍隊對他衷心服從。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從三代開始,匈奴常來侵犯,是中國的一大禍患。要深知匈奴或強或弱的形勢,隨時戒備,相機討伐。作《匈奴列傳》第五十。

衛將軍領兵直出雁門雲中以西等邊塞,收河南地置朔方郡;驃騎將軍進攻祁連山,大破敵軍,開通西國,使北胡殘破不敢南下。作《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大臣和劉氏宗室,彼此自誇豪華,只有公孫弘節約衣食,以領導百官改善風習。作《平津侯列傳》第五十二。

漢朝平定中原以後,南越王趙佗能安撫百越等地,堅固南方屏障,向漢朝稱臣進貢。作《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吳王濞造反時,兵敗,東甌人斬殺濞,堅守封山、禺山為根據,稱臣於漢朝。作《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燕太子丹的舊部逃散在遼東,朝鮮王名滿收容這些逃亡的人,屯聚海東,他安撫了真番,堅守邊塞,作為漢朝的外臣。作《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唐蒙奉命經略西南,通使夜郎(西南夷以夜郎為最大),巴蜀以外邛笮等君長,皆請內服,願作漢朝的官吏。作《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司馬相如曾作子虛賦、大人賦,這兩篇賦,文辭華麗,事多浮誇,但賦的宗旨,還是在諷喻諫諍,主張無為而治。作《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淮南王黥布造反,高祖封少子長為淮南王,鎮守江、淮以南一帶,安撫素好劫掠的楚國民眾。作《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奉行法令,遵循文理的官吏,不誇有功,也不自稱才能,百姓未曾讚美他,卻也沒有過失。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衣冠端莊整齊,他在朝廷上,群臣沒人敢講虛偽的話,汲長孺是一位矜持方正的君子;喜歡推薦人,大家稱他為直道長者,鄭庄是一位有氣節的先生。作《汲黯列傳》第六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五千年飲食文化:仕而優則食
為什麼朝代滅亡後都有人為復國而奔走,唯獨這兩朝,向來無人問津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