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十年前的那個二月

四十年前的那個二月

四十年前的二月對我來說,是有特殊紀念意義的,那一個月,我領了結婚證,又接到了揚州師院的錄取通知。

中國古代有所謂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現在時代不同了,這四大喜事於人生的意義已經大不相同了,不過仍然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就我而言,結婚和考上大學都是決定我一生的兩件大事,而其原因都在於當時剛恢復高考。

那時我和女友(就是現在的妻子)都已經過了當時的晚婚年齡,之所以不能成婚,經濟困難是主因。父親雖然是領導幹部,但那時幹部普遍比較廉潔,父親也不例外。母親身體不好,且不善管理家庭經濟,家中一點積蓄沒有。不僅如此,雖然我當時已經工作六、七年了,月工資三十六元,都全數交給母親,如果需要點零用,再跟母親要,因此也一點積蓄沒有。而且當時一點也看不出以後經濟會有改善的前景。但是女方又覺得我人本分而且聰明,不忍離我而去。

正在這進退兩難之時,報紙電台公布了國家恢復高考的消息,更重要地是,不但不收學費,而且有五年以上工齡就可帶薪上學。我就與女友說準備去試試,女友當時也並不認為我會考取,說試試就試試吧。

江蘇1977年高考分成地區初試和全省正式考試兩輪,初試合格才有資格參加全省正式考試。初試考語文、數學。複試如果是文科,統考科目是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如果是理工科考物理、化學,不考歷史、地理。我當時正式上過的課程只有初一,但是平時喜歡閱讀,在同齡人中我感覺我的知識面是比較寬的,而需要老師輔導的數、理、化則是弱項,所以我只能報文科。當時我估計,初試兩門是一強一弱,風險較大,如能通過初試,複試五門由於是四強一弱,考取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參加完複試後,我就基本能斷定考取了。我與女友商量,當時雖然允許已婚男女入學,但在校生是不準結婚的,如果等入學通知書到手,必須等四年以後再考慮結婚的問題了,四年間不確定因素太多了,需要有思想準備,而且四年後也未必能指望家庭有多少經濟支持。.這時,我的三個妹妹也都在談戀愛了,據說當時揚城的風俗習慣是老大沒結婚,妹妹們也結不了婚。在雙方家長都明白這事不能再拖了以後,春節一過,就趕快讓我們領了結婚證。我把當時上班騎的自行車賣掉,兩人去了一趟上海,在南京路上閑逛了兩天,算是旅行結婚了,什麼婚禮婚宴全都免了。從上海回來後正好收到了大學入學通知書。

也就在這年的二月,鄧小平批准在全國建立廣播電視大學這種當時國內還沒有的新型學校。當我四年後大學畢業時,當時電大正準備開辦文科,我就被分配到了揚州電大,然後就在這個單位一干三十年,直到退休。而今,我拿著教授級的退休金,即將迎來紅寶石婚的紀念日,想想這個二月,還真值得紀念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職大老教師 的精彩文章:

TAG:揚職大老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