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被國民視作完美聖人,執政後卻徹底得罪世界,百姓如今後悔莫及

他被國民視作完美聖人,執政後卻徹底得罪世界,百姓如今後悔莫及

1979年2月1日,伊朗什葉派領袖、阿亞圖拉、革命領導人魯霍拉·霍梅尼在流亡國外15年後,於當日上午乘專機從巴黎返回德黑蘭。數百萬人排隊歡迎霍梅尼的回歸,公路兩側的人流綿延了18公里長。

霍梅尼走下飛機

回國後,霍梅尼第一時間以宗教領袖兼革命領導人的名義授權巴扎爾甘組建臨時政府,並於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同年11月頒布,新憲法對霍梅尼的革命領袖、共和國締造者的崇高地位予以確認,並向其授予了最高軍政大權。

霍梅尼,出生於距聖地庫姆僅50公里的霍梅恩小鎮,其名「霍梅尼」意為霍梅恩人。15歲從中學畢業後,他前往葉茲德長老門下求學,隨後跟著長老前往庫姆。在這裡,他寫了幾十種宗教著作,並開始了長達40年的教書生涯,如今伊朗國內有名的宗教學者基本都是他的學生。

巴列維國王及法拉赫王后

由於霍梅尼經常舉辦與社會和道德有關的講座,並表達自己對當下的不滿,引起了老國王的注意,他的活動便經常被取締。63年以後,因為抨擊國王推行的「白色革命」,霍梅尼開始涉足政壇,但很快就因反對國王被捕,數月之後方才出獄。此後,霍梅尼數次被捕又數次釋放,最終被流放至土耳其、伊拉克。不過伊拉克政府對其並不待見,他只能以旅行者的身份前往巴黎,住在城外40公里的「革命指揮中心」,時刻指揮國內的行動。

伊朗地圖

關於巴列維王朝的倒台,子淵之前曾專門在一篇文章中講過。從結構上來說,伊朗在上世紀70年代推行的二元政治並不適合其國情,世俗政權對底層的約束力極其有限。在此時期,大部分農村社區都是靠宗教系統在維持,因此宗教家們藉此發展成了類似鄉紳之類的特殊階級,使得土地改革無法徹底深入。

其次,伊朗雖然效仿西方大搞城市建設,城市化率的數據增幅也高的嚇人,但由於工業體系不完善,看上去很美的城市一方面吸引了大量農村人口湧入,一方面又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崗位——畢竟城市經濟幾乎都被低端服務業所充斥,經濟產出被城市擴張速度遠遠甩在身後。城市貧民就此出現,從此成為公共政治的主要參與者,而且立場格外激進。

反對國王的革命海報

至於持中間立場的資本家、知識分子則期待擁有一個類似於英國的現代憲政體制,因為他們當下都沒有實質性的話語權。在宗教階層的遊說下,這些自由派相信可以藉此達到憲政改革的目的,便也成為王權反對者。於是從農村到城市,從知識分子到普通百姓,就都站在了巴列維國王的對立面。

作為這場伊斯蘭革命的領袖,霍梅尼很輕鬆就號召伊朗人民推翻了國王統治。然而他在奪取政權後的表現,卻只能用愚蠢來形容,其結果更是令無數百姓後悔不迭。在政治上,他將宗教階級統籌治理鄉村社區的模式予以放大整合,然後在國家層面實施。在此過程中,他大量清洗異己,重新尊奉「沙里亞法」,同時在著裝等方面重新推行原教旨化,神權體制不僅導致自由派知識分子徹底流失,還使得這一中東最開放最西化的國家,重新變得封閉保守。

兩伊戰爭舊照

作為神職人員,霍梅尼生活作風簡樸、勤奮虔誠,甚至稱得上是「聖人」;然而作為國家領袖,他做事只考慮宗教教義而不顧成本、後果的理想主義色彩,卻硬生生使伊朗錯過了20世紀後半葉最好的崛起機會,還間接把周圍一圈國家拉下了水。名義上,霍梅尼號召伊斯蘭各派別捐棄前嫌以求聯合,結果卻到處輸出革命以推翻各國的遜尼派政權,這必然導致伊朗被鄰國圍攻,比如兩伊戰爭的幕後贊助者就是沙特與科威特。

伊朗首都德黑蘭鳥瞰

至於以色列,曾經在巴列維時期還和伊朗是盟友,如今反倒成了生死仇敵。更要命的是,霍梅尼還公開反對冷戰時期的國際秩序,將美國、蘇聯都視作撒旦,提出「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口號,號召全世界穆斯林聯合起來反抗美國。緊接著,霍梅尼又通過追殺英國作家拉什迪、懸賞歐洲媒體的方式,將伊朗置於整個歐共體的對立面,夥伴從此只剩下巴基斯坦和敘利亞。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回頭來看,如果伊朗革命時策略得當,冷戰結束後八成可以成為中東頭號強國,其壓制遜尼派的目的完全可以順利實現,結果一手好牌硬是打成現在這樣。如今,伊朗人們都很後悔當初參加革命,可是這已經來不及了——政權已被阿亞圖拉們掌握,國家則在回歸原教旨主義的惡性循環中難以自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不同年份的同一天,在中國此城發生兩件事,一件輝煌一件卻很恥辱
15歲少年登基為皇帝,弟弟鬧著要坐龍椅,七年之後果然成真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