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民以食為天」,飲食里的養生經

「民以食為天」,飲食里的養生經

「民以食為天」,飲食里的養生經

民諺有一句話,叫「冬令進補,上山打虎」,意思是說冬天好好補一補,次年春天就可以上山打虎了。當然,說法有些誇張,卻道出了冬令進補的重要性。冬天適不適合進補呢?適合。但關鍵是你如何補,盲目進補不僅白花冤枉錢,對身體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冬天正好是陽氣潛藏的時刻,這時人體內的陽氣也是收斂的。比如說皮膚,大家可能有種感覺,就是冬天皮膚特別緊,緊繃繃的讓人難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就是因為此時毛孔、腠理收縮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收納、斂藏,以防陽氣的外泄。這與冬天「養藏」的宗旨是十分契合的。皮膚的變化正好體現了身體適應氣候的生理變化,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冬天如果陽氣閉藏不住會怎麼樣呢?就會發生「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等癥狀。所以,冬天我們一定要護衛好體內的陽氣。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全世界兩千多個民族中,中華民族對於「吃」是最講究的。這吃裡面包含的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還涵蓋了中華精深的養生知識。吃出健康才是中華美食的獨到之處,所以養藏自然也離不開吃了。但是關於吃什麼,許多人往往會存在一些誤區。比如生活中經常聽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說,冬天應該多吃狗肉、羊肉、鹿肉,即可趨寒,又可補身。那麼冬天吃這些肉類食物到底好不好呢?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解放前,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差,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多吃些性熱食物,可以起到趨寒的效果。現在不同了,大家冬天有暖氣,冷了有羽絨服,平時營養又很豐富,這種情況下,內熱體質比較常見。如果再吃熱性的肉類,很可能就是「火上燒油」了。所以,古人的東西拿到今天不一定適用,養生也要學會用辨證的眼光來看問題。

還有一次去電視台錄節目,曾經有位觀眾問我一個問題,他問我冬季能不能吃反季節蔬菜。因為他看很多養生書都是提倡儘可能不要吃反季節蔬菜。我告訴他這也是要因人而異的。當然,這並不代表我提倡吃反季節蔬菜,但偶爾吃點還是可以的。一則冬天天寒地凍,蔬菜的品種本來就少。如果你抱著不吃反季節蔬菜的態度,八成天天只能吃鹹菜了。再者,人的體質是有區別的。比如說有的人火力特別旺,穿襯衣都嫌熱,那麼他自然可以吃一些涼性的食物。有些人體質偏寒,夏天手腳都會冰涼,那麼即使在夏天,西瓜等寒涼食物也是應該少吃的。所以,如何看待反季節蔬菜,也得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只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即「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就可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健康學習網 的精彩文章:

健康長壽的四點秘訣,其實這些秘訣你都知道!
中醫告訴你強腎不衰的秘密

TAG:中華健康學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