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個人幸福的秘訣

個人幸福的秘訣

TheSecret to Interpersonal Happiness

我們總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繫—良好的友誼,一段美妙的浪漫戀情,親密的家人—而這些聯繫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成本。

我們會因為他人感到受挫。

你知道這是事實,也許你和某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但他們卻因為某些原因對你生氣,或者他們的一些行為欠考慮,於是突然之間,你的情緒變得灰暗了。你對他們感到不高興,也許他們也對你感到不高興,事情可能很快就有些變味了。

這些問題很困難,你可能翻遍書本也找不到解決這種衝突和挫折的方法。但我有一個技巧,如果能始終如一的堅持它,就會帶來更多的幸福。

秘訣是:總是以善意的視角來看待他人。

這需要一些解釋,所以我們先來看看兩種不同的看待他人的方式:

1.惡意的視角。當有人行為無禮,你會想:「為什麼他們做事要這麼輕率莽撞?」或者「哪有人像這樣做事的?」基本上,你是以最壞的可能在看待他們的行為,而不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做的,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每當你對他人生氣或沮喪,你就是這樣在看待他們。

2.善意的視角。當有些人做了些輕率魯莽的事情—我不是說他們的行為是合理的—只是你可以試著以一種善意的方式看待這些行為。比如,也許他們今天過得很不好所以有情緒—不是給他們的行為找借口,但是你可以去理解他們這種鬧情緒的感覺。又或者他們被你做的一些事傷害了(而你自己還沒有意識到),所以他們因為這些傷害在朝你發泄。他們的這種行為當然不好,但我們都有過這種受傷和想發泄的感受。所以從善意的視角,你會看到這個你在乎的人正在受傷。忘記個人的不快,想想他們的痛苦,體諒這種痛苦。

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惡意的方式是如何看事情的,然後再看看我相信可以轉變大多數人個人幸福的看問題方式:善意的視角。

為什麼惡意的視角是個問題

看到他人的無禮、輕率和明顯的錯誤很容易。那是因為我們是從自己的角度在看待,並認為他們看事情的方式應該和我們一樣。

例如:

他們把廚房弄得亂七八糟,盤子也不洗。為什麼他們要這麼不為他人著想,不把廚房弄乾凈呢?你覺得他們沒有做到他們應該做的。

他們對你說了一些刻薄的話。你完全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刻薄,你是個好人啊,不應該被人這樣對待。

他們因為某些原因對你生氣了。不該這樣啊!到底有什麼問題?

當然,還有很多更糟的事,不過上面是一些典型的人際問題和普遍反應。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但用這種方式看待問題會讓你對他人感覺很糟。你很受挫、生氣、感到被冒犯或被傷害,你滋生了怨恨。

也許你會以很糟糕的方式回敬他人—說一些氣憤傷人的話、發泄、無視他們,任何你對這些事情的習慣性反應都有可能。很明顯這又會導致他們對你進行回擊,這樣你的人際關係就受到傷害了。你很不開心,他們也一樣。這可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惡意視角的問題是它對任何人都是無益的,還會傷害人際關係。更糟的是,它是自我中心的(你只會從你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會為他人考慮(那些你在乎的人),也不會為你們雙方、你們的人際關係考慮。

解決方法:善意的視角

如果自我中心的以惡意的視角看待他人不是理想的方法(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那麼以善意的視角來看待會如何呢?

這種方式試著用同理心,看到他人的善意,假設他們是出於好意的好人,只是范了某些錯誤並造成了某種麻煩。

比如,有些原因可能導致人們行為糟糕:

他們是真的意識不到你們會怎樣看待他們的行為—從他們的觀點看,他們做的事沒有什麼問題。而你的理解可能是他們錯了,但那只是從單一角度在看待。

他們沉浸於自己的世界,沒有考慮到他們的言語或行為可能影響到其他人。這當然是自我中心的,但我們都會這樣做,可能每天都如此。

他們今天過得不好、情緒很差、或者生活中面對一大堆難題。這些導致他們對你作出的反應不好。這不是對糟糕行為的借口,但你應該可以理解,因為我們都經歷過。

他們習慣了用一些特定的有害的方式對他人做出反應。這不意味著他們有壞心,相反的,只是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養成了這些壞的行為模式。這些壞的模式一度是為了保護他們免受傷害,而現在它們只會傷害他人。

他們在過去曾被人虐待或傷害,而現在他們擔心你也會這樣傷害他們。所以他們在保護自己。這不是借口,只是多一種方式讓我們去理解他人的行為。

你做了一些在讓他們感到不快的事,所以他們對你做的事的反應很糟。也許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這些,但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

他們是真的想要做些可以幫助你的事,只是你理解錯了。

上面這些都不是在給不好的行為找借口。表現無禮、大喊大叫、暴力行為當然是都錯的。但這都是人之常情,而批判每一個人的不好行為意味著我們不再和任何人是朋友,包括我們自己。因為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的話,就會承認我們自己有時一樣會有不好的行為。

我們不是在找借口,而是在從他人身上看到善良的心。是的,他們行為不好,但心是好的。如果我們能看到這些,也許我們能以一種更光明的方式看待他人,對他們能作出更有益的反應。

在我們能光明的看到他們的善良內心後,我們可以作出這些反應:

1.我們可以試著理解他們,也許還可以和他們談談發生了什麼。人們總喜歡被傾聽和理解。讓他們感到他們做的事是被人理解的。

2.這樣,我們還可以告訴他們,他們的行為對我們有什麼影響,不是為了責怪、指責,或讓他們有負罪感,而是出於想解決這種衝突的目的。

3.我們可以體諒他們正遭受的困難,也許給他們一個擁抱或適當的替代—只要採取「擁抱的態度」,就是我們試著去體諒他們,並某種程度上讓他們感覺好一些。

4.也許我們只需要在心裡體諒他們,不要讓我們自己陷入怨恨或挫敗的情緒,反之,如果更合適的話,可以讓他們獨處,直到他們感覺好一些。

5.如果有些人真的有害,也許你想要遠離他們(出於自我保護),但你可以抱有仁慈的態度,不對他們生氣。

這只是一些觀點,但你可以看到採取這些反應對人際關係、對他人、對我們自己的幸福都有幫助得多。

也許你會說「好吧,但這難道不是鼓勵他們不好的行為,或者給他們找借口嗎?」這是看問題的一個角度,但我相信它的意義更在於讓你不陷入自我中心的視角,不陷入自己沒有幫助、有害的行為模式。以善意的視角,我們會更能理解他人、更體諒他人、更能擁有幸福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下一次當你和他人的關係產生困難,試著以善意的視角來看待,也許你就能在困難的情況中找到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默生活療法 的精彩文章:

極簡禪意生活習慣ZENHABITS作者LEO BABAUTA介紹

TAG:靜默生活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