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乎一半人的胃裡都有這種病菌,這個生活習慣你也有

幾乎一半人的胃裡都有這種病菌,這個生活習慣你也有

醫學技術指導:嘉興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韓豐

不久前,市民劉女士參加了單位組織的體檢,體檢報告出來後,她發現有一項指標嚴重超標。她問了一下,發現辦公室里6個人有5個有同樣的情況——他們不約而同地感染了一種叫幽門螺桿菌的細菌。

感染了細菌,身體不痛不癢,自己究竟有沒有得病?劉女士覺得很奇怪,就上網查了查,發現網上說,幽門螺桿菌不僅能引起胃潰瘍,還能導致胃癌,劉女士嚇得趕緊去看醫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幽門螺桿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50%以上。那麼,這種細菌究竟是怎麼感染的?都有什麼危害?感染之後怎麼辦?對此,記者採訪了嘉興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韓豐。

幽門螺桿菌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

為什麼在單位體檢後會出現幾乎整個辦公室幽門螺桿菌集體「中招」的情況?「病從口入,特別是那些經過聚餐的辦公室,就特別容易出現集體感染的情況。」韓豐說。

韓豐介紹,幽門螺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全世界範圍內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感染這種細菌,可以說是成年人中最廣泛的慢性細菌性感染,其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據介紹,幽門螺桿菌主要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80%的胃潰瘍和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它引起的。感染之後的主要癥狀包括: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的癥狀,病程較為緩慢,癥狀易反覆發作。部分患者可有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等癥狀。

「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韓豐說,在接診過程中,他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人,一聽說感染了會致癌的細菌便十分恐慌,「其實這也沒必要,需要正確認識幽門螺桿菌。」

相關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僅有15%~20%會發生消化性潰瘍,5%~10%會出現消化不良,大約有1%的感染者發生胃惡性腫瘤,多數感染者並無癥狀和併發症。

「但是,也不能忽視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的危害。」韓豐表示,所有感染者幾乎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所以,幽門螺桿菌感染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35%~89%的胃癌不會發生,也正因為如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胃幽門螺桿菌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質。

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的胃癌有這樣一個發病過程:當幽門螺桿菌在胃黏膜「定居」後,經數周或數月的發展,引發了慢性胃炎;再經過數年或數十年後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最後導致胃癌。

不是所有感染者都必須治療

「兒童中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也不少,這讓很多家長憂心忡忡,其實大可不必。」韓豐說,半數以上的成人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都是由兒童期感染幽門螺桿菌所致,幽門螺桿菌感染兒童大多為「無癥狀攜帶者」。

嘉興人注意!幾乎一半人的胃裡都有這種病菌,這個生活習慣你也有

那麼,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兒童,就一定要進行治療呢?答案並非如此。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對於常規治療有效或者無臨床癥狀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兒童,不推薦進行根除治療。原因在於兒童根除治療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例如可選擇藥物種類少、患兒依從性差、不良反應耐受性差等。其次,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存在一定的「自發清除率」(約15%~20%),根除治療本身對癥狀的改善也並不明顯,但是,如果兒童出現消化性潰瘍,就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和治療。

如果成人發現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了,應該怎麼辦?韓豐表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論。

根據最新的共識及指南,消化性潰瘍(不論是否活動和有無併發症史)、胃MALT淋巴瘤患者強烈推薦根除幽門螺桿菌;對於慢性胃炎並有消化不良癥狀的病人,慢性胃炎伴有胃黏膜萎縮、糜爛的病人也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

嘉興人注意!幾乎一半人的胃裡都有這種病菌,這個生活習慣你也有

另外,有研究顯示,有一些查不出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症等疾病,也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所以這些病人也應該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和根除,並且在治療後還需要複查幽門螺桿菌是否已經根除,評估的最佳方法是尿素呼氣試驗。

韓豐介紹,對於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療程在10~14天,根除率大於90%。不過,老年人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藥物不良反應風險增加,因此,老年人進行根除治療需要進行綜合評估。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且發現的胃癌多數處於晚期,預後差,早期發現、治療的預後好,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生率。韓豐建議,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是胃癌發生高風險個體,所以要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高鹽飲食、吸煙等,還要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多運動,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防患於未然。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高危」習慣

「幽門螺桿菌不是自己從胃裡長出來的,而是通過後天傳染的。」韓豐表示,這是一種「病從口入」的病菌,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針對「人—人」、「糞—口」這種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方式和途徑,韓豐特別列舉了一些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危生活習慣,提醒大家注意。

喜歡吃辣的人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這是因為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低下,從而容易導致幽門螺桿菌的入侵,所以,要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韓豐說。

嘉興人注意!幾乎一半人的胃裡都有這種病菌,這個生活習慣你也有

喜歡吃生牛排、生魚片的人也容易中招。韓豐表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病的高發因素,而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途徑之一就是生吃膳食,人們吃西餐時喜歡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或者吃火鍋時肉都還沒燙熟就吃,這些飲食習慣都增加了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

聚餐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重要途徑。「就像感冒一樣,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中,『一人生病全家吃藥』的現象十分普遍。」韓豐建議,在家中要搞好衛生,另外,經常在外聚餐的人被感染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要多加註意,盡量使用公筷。

不好好刷牙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更大。據介紹,幽門螺桿菌可以在牙菌斑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要嚴格刷牙,做好對幽門螺桿菌繁殖的隔離工作。

有些感染方式人們或許難以避免,但也需要了解。研究表明,唾液中有幽門螺桿菌,如果情侶深度接吻,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將自然暢通無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最直接的途徑。

韓豐表示,同其他消化道傳染病一樣,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飲食尤其是進食生冷食品要講究衛生,集體用餐時採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選擇,家裡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時應該暫時採取分餐,直至完全治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密碼1 的精彩文章:

TAG:身體密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