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為什麼大發雷霆罵這個人是廢物?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為什麼大發雷霆罵這個人是廢物?

1949年初,國民黨在大陸全線崩潰,此時的蔣介石心力交瘁。雖然依然和桂系的李宗仁爭權奪利,彼此鬧得不可開交,但在「劃江而治」以確保東南半壁江山這一點上,是不謀而合的。於是蔣介石選擇下野,也是他人生的第三次下野,「代總統」李宗仁在前台搞和談,蔣介石回到老家溪口在幕後重點謀劃軍事,為國民黨政權的苟延殘喘進行最後的掙扎。

這期間,有幾件事使蔣介石椎心泣血,痛徹心肺:一是二級上將、浙江省政府主席陳儀竟然私下對湯恩伯進行策反,企圖將京滬杭地區像傅作義在北平所做的那樣拱手送給共產黨;二是被蔣「太子」倚為心腹的預干局代局長兼預干第一總隊少將總隊長賈亦斌,居然率4000名學員在嘉興叛變,從而使正在籌建中的30多個新軍的基層幹部斷了來源;三是被自己捧之為「掌上明珠」的傘兵第三團,原決定調到閩、台給自己做警衛部隊,想不到2500名官兵連人帶一艘大型坦克登陸艇,竟然在調動途中開往連雲港投共,從而在京滬杭地區造成了極大震動。

每次接到報告,蔣介石都大發雷霆,大罵這些人忘恩負義,沒有良心,在關鍵時刻背叛了他。他還下令追查:傘兵投共是怎麼回事?中了誰的策反之計?這麼先進的一艘大型坦克登陸艇,為什麼調撥給傘兵三團使用?是誰搞的鬼?但是終究挽不回蔣家王朝行將覆滅的局面。隨後,對蔣介石打擊最大的一個消息傳來了。

傘兵第三團「投共」後才五天,人民解放軍的百萬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於4月20日晚一舉突破了長江天險。使蔣介石大惑不解的是,許多部隊怎麼如此地不堪一擊,不戰而逃,使他苦心經營了幾個月、被視之為「固若金湯」的陸海空長江立體防禦體系,竟然在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蔣介石感到這是軍事上的一個奇恥大辱,氣得拍桌子大罵江防司令湯恩伯:無能,廢物。

原來,蔣介石把保住東南半壁江山的希望,寄託到堅守長江防線上。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長江失守這一沉重的打擊落到蔣介石頭上。他甚至幻想著:「共黨問題是國際問題,不是我們一國所能解決的,要解決必須依靠整個國際的力量。目前盟國(美國)要求我們給它一個準備的時間。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只希望我們在遠東戰場打一年。」蔣經國還私下告訴「總統府」參軍兼五十師中將師長李以劻,說什麼「美國已保證第三次世界大戰最遲在1950年春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團為什麼被圍殲,原因不在蔣介石,在此人身上
淮海戰役,國軍五個兵團司令最終什麼結局?一個活了103歲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