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前必須要做的兩件事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前必須要做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判斷自己的不適究竟是「痛」還是「麻」

腰突症的不適來自於「痛」和「麻」。所以需要先感受自己身體的不適,究竟是赤裸裸的「痛」,還是帶有放射性的「麻」。

痛——來自炎症和水腫。纖維環破裂處、髓核與神經根接觸處即可產生炎症反應;炎症水腫的多少一般與體質有關。如果體質較差,則會不斷誘發炎症,如體質恢復,則會抑制炎症。

麻——來自神經壓迫;與筋骨的復原鍛煉有關。如果鍛煉十步法有效,則麻、酸等癥狀會消失。

炎症產生因素:

1、體質特別差(體寒、肝腎虧虛)的患者,不但難以抑制炎症消失,甚至會因為鍛煉誘發新的炎症。

2、鍛煉時用力過猛產生新的損傷也可能出現新的炎症;

3、伴隨有骨質增生的患者,炎症較難消失。因骨質增生本身就是炎症的一種,其周圍的無菌性炎症極多。

對於體質差的患者炎症的處理,建議是先打一針封閉(幾十塊),封閉是目前最能抑制炎症的,炎症抑制後,即能快速緩解疼痛。封閉對炎症的抑制期約為1周到2個月左右,應利用這段時間加快調理自己的體質。並選擇一些非常輕微的動作來活動腰部即可,待體質調理好後再來鍛煉十步法。除了打封閉外,用藥物熱敷來抑制炎症可作為第二選擇。(參考文章:封閉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成效)

如果你腰腿存在「麻」的癥狀,則通過十步法來糾正腰椎、柔韌筋絡,可幫助消除。如鍛煉後基本消失的,則說明十步法的鍛煉已見成效,髓核對神經根的壓迫正逐步消除。如果還沒有消失的,請學員儘快反饋告訴我。只要將原來的「拉筋」動作調整為「撥筋」動作,可幫助解除。

第二件事:判斷自己的腰突症的類型,做到對症調理治療。

中醫並沒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叫法,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屬於腰痹症。中醫其實早就有豐富的理論闡述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成因。《黃帝內經》曰:「骨正筋柔,氣血自流」;「屈不能伸,其病在筋」;「腰痹者,乃骨錯縫,筋出槽」,西醫的理論也闡述了腰椎間盤突出是骨關節的微小錯位。在骨關節錯位的糾正方面,中醫的整脊正骨技術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那麼,腰椎骨關節的微小錯位是怎樣造成的呢?源頭在哪?

從《黃帝內經》的經典論述到歷代醫家對腰痛、痹症等疾病的理論探討中,對中醫腰腿痛的病因病機都有完整的論述,認為其病因是外傷勞損與寒濕熱邪導致氣血經絡阻滯,或是由於肝腎不足,外邪乘虛而入致使氣血瘀阻而發病。由於膀胱經和膽經經過腰背部,則中醫認為腰痛的機理就是膀胱經和膽經受阻滯不通所致。

《醫學心悟》云:「腰痛拘急,牽引腿足。」;《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主濕熱,腎虛,瘀血,挫傷,有痰積。」指出該病病因病機與外邪、寒濕、內傷、腎虛、瘀血、時令等因素有關;《諸病源候論》對此病論述比較全面,曰:「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傷,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痛;四曰暨腰,墜墮傷腰,是以痛;五曰寢卧濕地,是以痛」。

從這五點來看:

1、墜墮跌仆,動骨傷筋;是為血瘀影響;

2、風寒著腰,攣急筋脈;寢卧濕地,粘滯筋脈,是為寒濕影響;

3、一曰少陰、少陰腎也;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為腎虛影響;

因此,中醫可將腰椎間盤突出分為血瘀證、寒濕證、肝腎虧虛證3個症型進行辨證論治,現代研究通過影像觀察、紅外熱圖技術、監測血清蛋白、外周血等手段,也為中醫分型提供客觀證據。

腰椎間盤突出症始發於上述三種成因,產生椎間盤和相應椎間關節及其附屬組織的一系列病理變化,而由此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的臨床症候群。

我們常說,不對症?如何治病?不知來源,談何治末端?所以,要首先了解自己腰突症的類型和清楚自己的癥狀來源,才能做到更有效的對症治療。

從下圖可以很清晰看出腰椎間盤突出的形成原因、過程。

血瘀阻滯型

一、成因

血瘀型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因日常生活中長期的久坐久站、姿勢不當、用力不當、用腰不當、腰肌勞損、有扭傷撞傷挫傷等傷史所致。

《外科證治全書》中云:「諸痛皆由氣血瘀滯不通所致」,與氣滯血瘀有關;《金匱翼》則云:「瘀血腰痛者,閃挫及強力舉重得之。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無不由之。若一有損傷,則血脈凝澀,經絡壅滯,令人疼痛不能轉側,其脈澀,日輕夜重者是也。」

現代研究表明血瘀型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個重要分型,且有研究統計,血瘀型在臨床上出現頻率較高。也是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跌扑外傷,損傷經脈氣血,或因久病,氣血運行不暢,或腰部用力不當,屏氣閃挫,致使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可使瘀血留著經絡,氣血凝滯而發為痹痛;

二、癥狀特點

血瘀型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癥狀特點為:

1、腰部有外傷史,有閃挫跌打外傷史,或曾腰扭傷。腰腿痛劇烈,痛有定處,刺痛,腰部板硬。也是日輕夜重,

2、痛處拒按,輕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轉側;

3、面晦唇暗,伴有下肢肢體麻木疼痛,或時有短暫針刺樣加劇;

4、下肢活動後疼痛加重,或伴血尿;

5、突然發病者;

濕氣瘀堵型

一、成因

寒濕型的腰突症患者多見腰重冷痛,遇寒濕加重。寒濕型的患者,往往血瘀阻滯,肝腎兩虛又貫穿整個發病的過程,故而寒濕型的患者在治療中,也需兼以血瘀阻滯,肝腎兩虛的配方。

關於寒濕與腰痛的關係,清代醫學大家傅青主有很詳細的論述,他認為腰痛和帶脈有很大關係,因為帶脈循行於腰臍間,脾胃虛寒,水液代謝失常,水濕下行聚於腰間,則生寒濕,寒濕之邪阻滯帶脈的正常運行,導致「不通則痛」。

氣濕熱行令,或長夏之際,濕熱交蒸,或寒濕鬱積日久,郁而化熱,轉為濕熱。濕熱之邪阻遏經脈,而發痹痛。

腰椎間盤突出論治長期效果不好,還導致反覆難愈,其中濕氣影響最大。濕氣,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各類痛症的頭號敵人!寒濕和濕熱為百病之源!體內濕氣不除,體則瘀,瘀則堵,堵則痛!

二、癥狀特點

寒濕型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癥狀特點為:

1、腰部冷痛重著,每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後加劇,

2、痛處喜溫,熱敷特舒服。日輕夜重,遇寒疼增,得熱則減

3、轉側不利,靜卧痛勢也不減;或伴有下肢肢體麻木

4、體倦乏力,或手指腳趾冰涼,食少腹脹。

肝腎虧虛型

一、成因

「脊柱為人身之骨主」,「腎者,主骨而生髓」,誠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指出:「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這幾乎成了一切腰痛的病理定律。在這一點上,首先必須承認,補腎不失為治之之法,但在腰突症的治療上,調理肝臟卻更為重要。

腰椎間盤的解剖結構由髓核、纖維環、透明軟骨板三部分組成,共同起著承受軀幹重量、聯繫肢體,保持整個身體正常的生理姿勢及吸收脊柱震蕩的彈性墊作用,其中,纖維環則是一個圍繞髓核的彈性環,尤如「圍牆」一樣包裹軟骨板外圍的部分,當髓核在壓力的情況下,纖維環的纖維延長,而吸收脊柱所受的壓力,這種可以隨壓力大小而伸縮的組織無疑是筋。

筋附著於骨而聚於關節,故《素問·五臟生成篇》。「諸筋者,皆屬於節」;《素問·脈要精微論》又說:「腰為筋之府。」在生理上,肝主筋。《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也就是說肝獲得的精氣都會布散到筋,發揮濡養作用,只有肝血充足,疏泄正常,筋才能堅強而富有韌性。在病理上,《素問·氣厥論》說:「脾移寒於肝,痛腫筋攣。」《素問·痿論》說:「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說明肝的病變,必然影響到筋,正如臨床所見,腰椎間盤突出者,其疼痛有連及脅肋者,有向下肢放射疼痛或麻木者無不證實了該病與肝的關係。

也許有人問,不治腎乎?非也!肝腎本為同源,且腎為肝之母,精血可互化,腎水充木,則肝木柔順,何來纖維環撕裂斷折之憂?所以,前賢把補腎之法貫穿腰痛治療的始終,是不無道理的,只是為了澄清本源,分辨主次,才把治肝放在首位,其治肝之法,無不與補腎相輔而成,方不致掛一而漏萬。

腰痛之虛證十居八九,但察其既無表邪,又無濕熱,而或以年衰,或以勞苦,或以酒色所傷,或七情憂鬱所致者,則悉屬真陰虛證,或年高腎氣已衰,精血虧耗,或因先天稟賦不足,腎氣本虛,或因勞欲過度,或因多種慢性疾病遷延日久,導致腎精虧損,肝血不足,無以濡養筋脈而發病。

二、癥狀特點

肝腎虧損型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癥狀特點為:

1、腰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

2、遇勞更甚,常反覆發作,伴有腰膝無力,或見心煩失眠,口燥咽干。或見手足不溫,少氣乏力;

當清楚了自己的體質,弄懂了自己的腰突症類型後,才可以進行對症的調理,購買十步法教材視頻的學員,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血瘀阻滯、寒濕瘀堵、肝腎虧損的調理治療方法。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祝各位患者早日康復!如果你覺得雲朵的原創文章能幫助到更多的患者減少痛苦,少走彎路,那麼請動動手指分享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中醫腰椎間盤突出症
睡前3分鐘推一推,捏一捏,通氣血助長壽,輕鬆緩解腰椎間盤突出

TAG:腰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