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生活過成詩的模樣

把生活過成詩的模樣

昶夏302班

陪伴孩子成長的公眾號

關注

等呼嘯的風盤旋遠去了,我便要去到河邊,看冰雪消融,春暖花開。

——題記

時光殘缺了曾今

十幾歲是什麼樣的年紀?正是做夢的年紀啊。少年是什麼樣的人?是個捧著一顆灼熱的心,就敢迎著風雪出發的人。十幾歲的年紀,連夢中都充斥著詩歌與遠方,或是扛著劍戟,一路披荊斬棘的英勇模樣,就連早晨睜眼之前,耳邊似乎都還有初晨的精靈在唱著渺遠的歌。

兩年前的我,也是這樣一個沉浸在詩意中的女孩兒。只是那時候讀不懂,只是被詩中的字句所吸引,或眼花繚亂,或靜謐悠遠的意象,或歡喜或惆悵的情感,或散發著墨香氣息的詩詞字句,滿足我對未來和遠方所有的嚮往與期許。

於是,課堂上,我攤開書本,然後轉過頭望著窗外空中飛舞的麻雀停在剛抽出新芽的樹枝上;晚自習,我放下作業,用筆在草稿紙上,記錄窗外的蟬鳴;我會因為一片楓葉的下落而停留,即便匆忙地踩著鈴聲進入教室也在所不惜。

我以為這樣是生活在我所想像的詩歌中的,並且以為會一直這樣生活下去。

可是,當我的成績開始亮起紅燈,當我的課外書被放在辦公桌上,當我與母親一次次地因為學習的事情爭吵,然後兀自在深夜裡哭泣時,我所擬造的詩歌世界開始出現了裂痕。我終於明白,想要把生活過成詩歌的樣子,也不該是這樣的。

忘掉了自己,忘掉了過去

詩歌是現實精雕細琢的藝術品

我只看見蘇東坡泛舟赤壁,寫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卻忘了閑適的背後是失落,是煎熬,是一次次激烈的內心鬥爭後完成的華麗轉身。我只看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悠閑自得,卻忘了他也曾意氣風發,志在報國,在歷經了官場起伏,看過了政治腐敗,在經過了時間的打磨之後,才終於在山野之間尋得了一份寧靜與安逸;多少文人懷著壯志出發卻被命運一挫再挫,才選擇以詩歌的形式抒發情感,多少少年在閱盡山川之時,萬丈豪氣從心中騰起,才揮筆灑下一腔熱血。

詩歌,從來都不是徒有其表裝飾品,它的背後是深意,是時間沉澱的厚重,是富有情感的鮮活的場景。正如李白仗劍出行,正如陳子昂愴然涕下,正如納蘭性德獨自悲涼,詩歌不是脫離現實得無端幻想之作,而是現實世界精雕細琢的藝術品。

把生活過成詩的模樣

歲月的刻刀

我正值年少,應當豪情萬丈,應當奮發向上,而不是沉浸於閑適平靜。詩中的閑適是在風浪之後,我還沒有出發,還沒經歷磨鍊,談何平靜?談何雲淡風輕?

明白了這些,一直停滯不前的我又一次出發了。這一次,依然帶著詩歌與夢想。

清晨,提早來到學校,一切都還未清醒,窗外,似有鳥鳴。我知道,這是詩歌給我的餞行禮。埋首題海,心煩意亂之時,抬頭,聽一聽夜晚的寂靜,我知道「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於是,低下頭提筆再戰。

我知道我不會再有時間去守一朵花開,賞一片楓葉,但我依然將生活過成了詩的樣子,即使繁忙,即使緊張,但在我疾步前行時,只要聽見風吹樹葉的聲音,樹林便在我心中。

當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當內心的焦慮終於得到舒緩,我才知道,真正與詩歌相伴的人,生活中從不缺少詩歌與陽光。

想要將生活過成詩的樣子,先從努力開始吧。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喜歡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昶夏302班 的精彩文章:

TAG:昶夏302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