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藥方」和「神」中醫

「神藥方」和「神」中醫

《紅樓夢》第十回,秦可卿病重,請來了太醫張友士。張友士開了個方子。

人蔘(二錢) 白朮(二錢土炒) 雲苓(三錢)熟地(四錢) 歸身(二錢酒洗) 白芍(二錢炒)

川芎(錢半) 黃芪(三錢) 香附米(二錢制)

醋柴胡(八分) 懷山藥(二錢炒)真阿膠(二錢蛤粉炒)

延胡索(錢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 建蓮子(七粒去心 ) 紅棗(二枚)

這藥方叫做「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大有來頭,歷史悠久。據說首創於一個姓李的金人,原來叫「聖愈湯」,在清朝的中醫書《醫宗金鑒》中都有記載。原方只有人蔘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黃芪等六味葯。

對於這個藥方,現代中醫有的認為有用,有的認為無效。有沒有效果,不做評價。但是在書中,秦可卿並沒有象張友士所說「總是過了春分,就可望痊癒了」。而是繼續憂思恐懼,上弔死了。

《紅樓夢》第七回,薛寶釵向周瑞家的介紹自己在吃一種「冷香丸」。更神奇。說這「冷香丸」是海上仙方,是一個和尚開的,還是禿頭的。

「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與次年春分這日晒干。」

「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

「再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平時還要埋在花根底下,吃的時候再用十二分黃柏煎湯。」

周瑞家的反應是又哎呦,又念佛。最後評價道:「真坑死人的事兒。」

看了這個坑死人的「冷香丸」,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文章《父親的病》。

魯迅在《父親的病》這篇文章中寫,父親病了,水腫膨脹,請來了紹興城裡名中醫陳蓮河。

陳中醫開了一個方子,需要的藥引是:

「蟋蟀一對」,「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就是說要一窩中的原配夫妻蟋蟀。未婚的蟋蟀和離婚的再娶的蟋蟀都沒資格。

「平地木十株」,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能結紅子如小珊瑚珠的。

最奇特的是還有一種特別的丸藥:敗鼓皮丸。這「敗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水腫一名鼓脹,用打破的鼓皮可以克服。

最後魯迅寫道:"有什麼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腫,父親終於躺在床上喘氣了。

"父親!!!」我還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氣。

也許你要說這都是文學名著中的事,虛構當不得真的,那看一下中醫藥經典《本草綱目》上的記載:

1:(治療口唇生核:豬屎絞汁溫服。)

注意,是豬屎鮮榨汁。

2:(治療婦人血崩。老母豬糞燒灰,酒服三錢。)

公豬估計不行。

3:(熱病咽痛:童便三合,含之即止。)

童子尿治病,比咽喉片效果好嗎?

4:(治療風蟲牙痛:白馬屎汁,隨左右含之,不過三口愈。)

黑馬行不?

5:(治療五色丹毒:黃龍(人屎)湯飲二合,並塗之,良。)

直接吃屎。

你有三十年耳聾嗎?不要緊。

(酒三升,漬牡荊子一升,七日去滓,任性飲之。)

你病的快死了嗎?也不要緊。

(用天靈蓋如梳大,炙黃,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神方也。)

此外,還有治病不能讓人知道的良方。

1:比如治療人尿床:

(以熱飯一盞,傾尿床處,拌與食之,勿令病者知。)

熱飯拌著尿吃,這是不能讓病人知道,知道了病人會不會打死他?

2:比如治療消渴(糖尿病):

(眾人溺坑中水,取一盞服之。勿令病患知,三度瘥。) 公廁里的糞水讓人吃?繼續揍。

3:還有不能讓病人他媽知道的。

(小兒夜啼:牛屎一塊安席下,勿令母知。)

不能讓他媽知道睡覺的席子下居然藏著一坨屎。

你近視嗎?不要緊,有良方:

(一切目疾:耳塞(耳垢)晒乾。每以粟許,夜夜點之。)

原來耳屎就可治近視,青光眼,可在全國中小學推廣。

你家老婆不讓你看別的女人嘛?也不要緊。

(令婦不妒良方:取婦人月水布裹蛤齤蟆,於廁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把月經紙埋起來就行,從此不再吃醋。

當然,沒有嘲笑中醫的意思。中醫從晚清以來,就一直有人呼籲全面廢止,溫和的說要存葯廢醫,說中醫不科學,從1860年就開始了,比如國學大師俞樾就持這種觀點。

到民國都沒消停過。孫中山,蔣介石,汪精衛好像都是西醫的粉絲。一直到現在的方舟子等人都傾向於廢止中醫。

民國的時候,有一位養生家叫蔣維喬。他是前清舉人,先後擔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代理東南大學校長,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

他寫了一本書,叫《因是子靜坐法》,這本書在當時影響很大。因為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經絡學說的存在。摘錄幾段:

自庚子三月初五日,始為靜坐;幾經困難,而按日為之不少懈;厥後漸近自然,精神日健。向之出外散步,未及一二里,即足軟不能行者,今則一舉足能行十餘里,曾不稍疲。

每入坐後,覺臍下丹田,有一股熱力,往來動蕩,頗異之。至五月二十九之夕,丹田中突然震動,雖趺坐如常,而身體為之動搖,幾不自持;覺此熱力,沖開尾閭,沿夾脊而上達於頂,大為驚異。如是者六日,震動漸止。屈計自三月初五日至此,僅八十五日耳。是為第一次之震動。

迨壬寅之三月二十八日,晨起入坐,覺丹田熱力復震,一如庚子之五月。惟曩時之熱力,衝擊尾閭,此則衝擊頭頂之後部,即道家所謂玉枕關也。連震三日,後頂骨為之酸痛。余此時毫不驚異,忽覺頂骨砉然若開,此熱力乃盤旋於頭頂。自是每入坐即如是,亦不復震。是為第二次之震動。

是年十月初五之夕,丹田復震,熱力盤旋頭頂,直自顏面下至胸部,而入臍下,復歸丹田,震動即止。是為第三次之震動,自是每入坐後,此熱力即自後循夾脊而升至頂,由顏面下降而入臍下,循環不已。

以蔣維喬的社會身份和地位,不可能以自己的名譽去編造神異,他本身也不需要靠這個謀利。當時也確實有很多人跟隨他習練靜坐,這其中包括毛澤東的岳父楊昌濟先生。

看來,中醫還是有神奇之處的。

那麼針灸,推拿,穴位按摩看來應該都有一定作用的了。

奇怪的是,蔣維喬是在中醫,中藥都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通過堅持不懈的靜坐鍛煉,治好了包括肺病在內多種疾病。也許那種「西醫是看人生的「病」,中醫是看生病的「人」的觀點是正確的。中醫扶正祛邪的理論也是有道理和來源的。

但還是要說,中醫在治療疾病方面是遠遠落後於西醫的。雖然你可以例舉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的青蒿素,例舉六味地黃丸,人丹,烏雞白鳳丸。。。等等一批確有療效的中藥。

但比之於西醫來說,無論是在治療疾病的種類還是臨床效果上,都差得太遠了。解放前,中國人均壽命不到四十歲,到了八十年代就提高到了七十歲左右,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這些年來,中西醫總在爭論。有些力挺中醫的總在說,中醫是很難學的,好的中醫大師太稀少,否則中醫比西醫高明多了。

那麼請問,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在世的時候,那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高嗎?

其實,中西醫之爭的本質是相信「進化論」還是「退化論」的問題,挺中醫的總是說過去的中醫很神奇,現在的中醫都不行,這和儒家相信上古都是聖人,近來人都不行了一樣的論調。他們會說中醫很早就發明了麻沸散,很早就會做手術······

那麼我想請問一下:古時候的手術和麻醉有現代西醫這麼精密複雜嗎?

古代就有牛車,馬車,那些相信中醫比西醫強的人,現在外出坐不坐汽車?為什麼不養匹馬,去坐馬車?

有段時間,胃不舒服。去中醫院看病。中醫說,先做個胃鏡吧。我說胃鏡那不是西醫嗎?您搭搭脈不就知道了?

他說:你是《神醫喜來樂》看多了吧?我告訴你,最多能知道你胃病,但是胃炎還是胃潰瘍還是胃癌,搭不出來的。《懸絲診脈》,那是西遊記才有的神話。你一做胃鏡不就什麼都看出來了?

原來,中醫也需要西醫的檢查手段和儀器。

最後給我開了一堆藥物,西藥中藥混雜————中西醫結合。

中醫可以作為西醫的補充,替代醫學。在防未病和保健方面發揮作用,但確實也有不少糟粕,它更多的也許只是一種古代的自然科學。

網上總是有一些人言談之間把中醫奉為神明,他們是不是真正的中醫粉,很懷疑。平時頭疼腦熱,脾胃不和有個小病,去看看中醫當然愜意,還能聽聽「君臣佐使,」「陰陽五行」等理論教育,最後拎走一堆草藥,比看西醫白大褂·冷儀器感覺好得多。

只是哪天如果受了外傷,血流不止,能否還選擇去看中醫聽文化理論,那才是檢驗是不是中醫粉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上道長 的精彩文章:

TAG:海上道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