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囚到佛:《西遊記》蘊含的矯正文化之啟示

從囚到佛:《西遊記》蘊含的矯正文化之啟示

博山正覺寺宣傳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山東監獄理論研究專家王恭友從犯罪學視角解讀《西遊記》,對當今犯罪矯正有諸多啟示。

一、唐僧師徒本為囚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第一個出場的是孫悟空。孫悟空出生在東勝神洲,他漂洋過海,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須菩提祖師處,學了一身本領,回到花果山就開始為非作歹。一是到傲來國偷盜兵器,二是鬧龍宮強索金箍棒,三是入幽冥界強銷名號,四是嫌惡弼馬溫官小未入流反出天庭,五是自封齊天大聖對抗天兵,六是攪亂蟠桃大會,七是兜率宮偷丹,八是蹬倒八卦爐大鬧天宮,直到玉帝請來如來佛,以無量法力將他壓在五行山下,方才消停。如果以現代的法律來分類,孫悟空的行為屬於典型的暴力型犯罪。

第二個出場的沙僧,「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毋庸置疑,沙僧屬於過失犯罪。

第三個出場的豬八戒,「本是天河裡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凡塵。」豬八戒當屬於性慾型犯罪無疑。

至於唐僧的出身,《西遊記》中有多處交代,如第二十四回中,「(鎮元)大仙道:『你那裡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第二十七回中,「果然這山上有一個妖精。……看見長老坐在地下,就不勝歡喜道:『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今生。真箇今日到了。』」在第一百回中,「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儘管在現代法律中,不敬不再屬於犯罪的範圍,但在古代,不敬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罪名,甚至「大不敬」被列為十惡不赦的重罪之一,因此來說,唐僧當時的輕慢行為可以歸為其他類型的犯罪。

卡通人物

二、受盡苦楚方思悔

孫悟空本是一隻猴子,天性活潑好動,最受不得寂寞和束縛。《西遊記》第四十七回中,虎力大仙要與唐僧師徒比試「雲梯顯聖」,一下子難住了孫悟空。「行者道:『兄弟,實不瞞你說,若是踢天弄井,攪海翻江,擔山趕月,換斗移星,諸般巧事,我都幹得;就是砍頭剁腦,剖腹剜心,異樣騰挪,卻也不怕;但說坐禪,我就輸了。我那裡有這坐性?你就把我鎖在鐵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但就是這樣一個閑不住的人,在五行山下一壓就是五百餘年,期間的煎熬、痛苦、無奈、懊悔,自是一言難盡。無怪觀世音菩薩往東土去尋取經人,路過五行山見到孫悟空時,心高氣傲的孫悟空竟然感激涕零,「承看顧!承看顧!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看,你從那裡來也?」當聽到菩薩說「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孫悟空何等聰明,立馬聽出了菩薩的弦外之音,遂低頭求饒,「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餘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菩薩道:「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看到菩薩真有相救之意,孫悟空更加直接,投桃報李,低頭認錯,「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

至於沙僧所受的痛苦,《西遊記》第八回中寫道,「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煩惱。」當聽到菩薩說「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沙僧愈加喜出望外,不但能免受飛劍穿胸之苦,而且還能官復原職,於是立馬應允,「我願皈正果。」急切心情溢於言表。

豬八戒的經歷更慘,「一靈真性,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里,變得這般模樣。是我咬殺母豬,可死群彘,在此處佔了山場,吃人度日,不期撞著菩薩,萬望拔救,拔救。」「在此日久年深,沒有個贍身的勾當,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萬望菩薩恕罪。」菩薩道:「『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汝若肯皈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世有五穀,盡能濟飢,為何吃人度日?」怪物(豬八戒)聞言,似夢方覺,向菩薩施禮道:「我欲從正,奈何『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菩薩道:「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那怪滿口道:「願隨!願隨!」

唐僧作為西天取經團隊的核心,他的意志決定著取經的成敗。唐僧能不負厚望,堅決西行,一念至誠,是與他的苦出身分不開的。所謂九九八十一難,不是指向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而是專門指向唐僧一人。唐僧未出娘胎,就開始遭難,在《西遊記》第一百回中,觀世音菩薩問暗中保護唐僧的諸神,「那唐僧四人,一路上心行何如?」諸神道:「委實心虔志誠,料不能逃菩薩洞察。但只是唐僧受過之苦,真不可言。」好一個「不可言」,直道出唐僧何以能歷盡苦難卻百折不回。《西遊記》第三十二回中,孫悟空說「那師父步步有難,處處該災。」一個囚犯,只有遭受到諸多苦難的切膚之痛,深陷時時刻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恐懼和絕望,才能在內心深處真誠懺悔,才能由此產生出強大的精神動力,才能抵禦各種誘惑,才能面對各種困難而不改其新生之志。

三、緊箍咒不可或缺

唐僧在五行山收悟空為徒,甚是歡喜,其時悟空感念唐僧解困之恩,甚是感激,因此師徒二人初見甚歡,其樂融融,當晚唐僧還送給悟空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怎奈好景不長,次日因悟空打殺六賊,唐僧又驚又怕,絮絮叨叨埋怨不停,孫悟空一生最受不得人氣,使一個性子,一走了之,「撇得那長老孤孤零零,點頭自嘆,悲怨不已」。若這樣,西天取經就無法成行,此時,緊箍咒隆重登場。觀音菩薩化身老母點化唐僧,贈綿布直裰,嵌金花帽,內藏緊箍兒,又口授「定心真言」,其實就是緊箍咒。囑咐唐僧「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泄露一人知道。我去趕上他,叫他還來跟你,你卻將此衣帽與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喚,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兇,也再不敢去了。」此後果如觀音菩薩所言,唐僧哄騙悟空戴上緊箍,靠緊箍咒制服了性格頑劣的孫悟空,悟空心裡明白,「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當常言,只管念誦。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了。」至此,那行者才死心塌地,奔西而進。

其實,關於緊箍咒,《西遊記》第八回中就有伏筆,「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作『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由此可見緊箍咒的奧秘,就是以弱治強,以巧治頑,想唐僧一個弱不禁風的人,若無緊箍咒的法力,何以約束、駕馭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另一方面,緊箍咒也揭示出,教化必須以強制手段為基礎。

唐僧使用緊箍咒懲戒悟空,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在觀音禪院悟空逞強與金池長老鬥富,致使錦襕袈裟被熊羆精盜走,「三藏心中煩惱,懊恨行者不盡,卻坐在上面念動那咒。行者撲的跌倒在地,抱著頭,十分難禁,只教『莫念,莫念!管尋還了袈裟!』」。第二次是屍魔施變化三戲唐僧,均被悟空識破,怎奈唐僧肉眼凡胎,不識好歹,誤認為悟空濫殺無辜,「更無二話,只是把緊箍兒咒顛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憐把個行者頭,勒得似個亞腰兒葫蘆,十分疼痛難忍」,而且寫下貶書,逐走悟空,令人不禁嘆息。第三次是在烏雞國逼悟空救人,略過不提。第四次是在《西遊記》五十六回,因悟空使性打殺草寇,師徒不睦,及至悟空殺死楊老兒的兒子,梟下首級,唐僧終於忍無可忍,「那長老在地下正了性,口中念起緊箍兒咒來,把個行者勒得耳紅面赤,眼脹頭昏,在地下打滾」,「那長老念夠有十餘遍,還不住口。行者翻筋斗,豎蜻蜓,疼痛難禁,只叫:『師父饒我罪罷!有話便說。莫念!莫念!』」唐僧再次將悟空逐走,以至引出六耳獼猴作亂,經觀音菩薩調解,師徒方重歸於好。之後,悟空懾於緊箍咒的法力,行為不敢太過放縱,唐僧也認識到孫悟空火眼金睛,見識遠超自己,是自己取經成功的重要保證,對悟空多了幾分信任和寬容,師徒同心,緊箍咒即被束之高閣。

緊箍咒的結尾,也很有意思。師徒取經成功,修成正果後,悟空對唐僧說:「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甚麼緊箍咒兒掯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麼菩薩再去作弄他人。」唐僧道:「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行者舉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緊箍咒法力巨大,令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是又恨又怕,由此可見一斑。

四、團隊結構巧搭配

唐僧師徒四人,作為一個團隊去西天取經,在性格上各有各的特點,互相制約,又互相促進。

孫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廣大,機智勇敢,敢於擔當,但性格暴躁,行為魯莽,逞能施強,闖禍滋事,任性起來無法無天,很少顧及他人感受。他仗著本事大,看不起豬八戒和沙僧,尤其是經常欺壓、捉弄豬八戒,一口一個「獃子」、「夯貨」,動不動舉棒就打,弄得八戒敢怒不敢言。

豬八戒行為憊懶,意志搖擺,貪吃愛財,尤其是色心不泯,常常因此笑話百出,如在《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中「四聖試禪心」一段,豬八戒因好色受到觀音菩薩等的作弄,狼狽不堪。但豬八戒會揣摩人心,會打小報告,會甜言蜜語討好師父,因此深得唐僧歡心,對他偏愛有加。如在第七十六回中,「三藏道:『徒弟啊,你去,我豈不挂念?想著你會變化,斷然不至傷身。那獃子生得狼犺,又不會騰挪,這一去,少吉多凶。你還去救他一救。』」八戒自知本領不如悟空,就心安理得躲在悟空背後,且時常進讒言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唐僧共有四次念緊箍咒懲罰孫悟空,有兩次就是出於豬八戒的教唆。

沙和尚忠厚老實,本領一般,性格謙和,不出風頭,經常充當一個和事佬的角色。在取經路上他挑擔牽馬,服侍師父,盡心儘力,具有高度的自覺性。

唐僧作為取經團隊的核心,雖然是肉眼凡胎,手無縛雞之力,時常處於任人宰割的地步,但他意志堅強,一心向善,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決果斷,敢於犧牲自我,絕不改變原則,絕不放棄信仰,這一點令心高氣傲的孫悟空也自嘆弗如。如在《西遊記》第五十五回中,唐僧被蠍子精攝入琵琶洞,「行者道:『夜來好事如何?』三藏咬牙道:『我寧死也不肯如此。』行者道:『昨日我見他有相憐相愛之意,卻怎麼今日把你這般挫折?』三藏道:『他把我纏了半夜,我衣不解帶,身未沾床。他見我不肯相從,才捆我於此。你千萬救我取經去也!』」如果說,一開始悟空是畏於緊箍咒的法力才聽命於唐僧,但到後來,卻是深受唐僧人格魅力的感召,心悅誠服於唐僧的善良和堅強,從而自覺衛護唐僧,把唐僧西天取經的任務當做自己的任務,把唐僧的使命升華為整個取經團隊的使命。

這樣,一個目標明確、核心突出、分工精細的取經團隊就出現了,唐僧負責精神統領,悟空負責日常事務(降妖捉怪),八戒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沙僧任勞任怨保障後勤,缺一不可。

五、循環反覆尋常事

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經歷了大大小小四十一關的考驗,其中僅唐僧被妖怪抓到洞里要啃要吃、要刮要殺、要煮要蒸就有十六次之多,無怪乎在第三十四回中孫悟空大發感慨,「……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

然而人的進步,哪一點不是苦難磨礪的結果。正是通過一關一關的循環考驗,通過一場一場的反覆磨練,通過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唐僧師徒才能一點一點改正往日的惡習,才能逐漸走向性格和道德上的成熟和完善,才能完成從囚到佛的嬗變。所以《西遊記》告訴我們:人,不要畏懼苦難,不要妄圖逃避苦難,而要勇於面對苦難,努力克服苦難,還要以苦難為師,參悟苦難對於生命和成長的意義,所謂「艱難困苦,玉成於汝」,就是這個道理。

《西遊記》中有諸多的妖魔鬼怪,其背後映射的其實是人類的各種慾望,以及人性的各種弱點,人類如果不能覺悟,任憑慾望泛濫,必將墮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第十六回中,孫悟空動了逞強好勝之心,拿出錦襕袈裟與金池長老鬥富,儘管金池長老已然是一個具有二百七十年修行的老僧,卻還是貪心大熾,為奪袈裟謀劃加害師徒二人,不料弄巧成拙,白白燒光了自家的寺院,袈裟卻被熊羆精偷走,金池長老「因尋思無計,進退無方,拽開步,躬著腰,往那牆上著實撞了一頭,可憐只撞得腦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氣斷染紅沙!」,可惜了二百七十年的修行。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一節,屍魔為吃唐僧肉費勁心機,不顧死活,先後變化為美少婦、老婦人、老公公迷惑唐僧,試圖接近唐僧,都被孫悟空識破,終被孫悟空一棒打殺,「斷絕了靈光」,落得一個可恥、可笑、可悲、可嘆的下場,給人世間心懷不善者提出了驚醒。而此一節中的唐僧雖是慈悲為懷,但由於肉眼凡胎,不能識破妖精的真面目,屢次誤解悟空,連續三次念緊箍咒懲罰悟空,甚至一氣之下寫下貶書,驅走悟空,導致接下來先是深陷魔窟,後是寶象國變虎,受盡折磨,寸步難行,險些葬送了取經事業,活脫脫刻畫出一個愚昧者的形象,令人愛恨不能。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途中,不但要面對沿途的諸多妖魔鬼怪,還要面對自己團隊內部的各種問題,每逢師徒不和,內生嫌隙,取經事業就要遭受挫折,就要走彎路。如第五十六回中,悟空不聽教誨,逞強打殺兩個強盜,唐僧心生嗔怒,而悟空驕狂滋生。「孫大聖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心非」。接下來,孫悟空變本加厲,割下楊老兒兒子的首級故意去驚嚇唐僧,惹得唐僧念起緊箍咒來,再次驅走悟空,引來假猴王作亂,大廢一番周折方才除掉了六耳獼猴,經觀音菩薩調解,師徒才「合意同心,洗冤解怒」,因此說,唐僧取經團隊的任何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

六、真情流露育新生

行者唐僧師徒四人,均是因犯罪錯被貶受難。唐僧出生即遭難,自幼入金山寺,在人群中成長,尚具有人類正常的情感。至於悟空、八戒、沙僧三人,最初行徑與妖魔無異。如第八回中說沙僧,「沒奈何,饑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自述「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八戒起初也是在福陵山雲棧洞「吃人度日」,「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甚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書中雖沒有描寫孫悟空吃人的場景,但第二十七回中有這樣一段,「老孫在水簾洞里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庄台,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晒乾了防天陰哩!」第二十八回中描寫孫悟空被唐僧驅逐回花果山,因恨獵戶獵殺群猴,凶性大發,一口氣,吹殺了千餘獵戶,表明其對人毫無悲憫之心。

悟空、八戒、沙僧在觀音菩薩的勸化下成為唐僧的徒弟之後,每天受師父的教誨和熏陶,內心的情感開始發生變化。其實人的變化,無不源於內在的認知和情感的變化。認知變了,情感就會隨之改變,情感變了,行為就會隨之改變。所以要促進一個人的轉變,就要著力於轉變他的認知,要密切關注他的情感發展。

孫悟空濛唐僧解救從五行山下脫身,最初對西天取經也沒有思想準備,存有畏難情緒。如第十五回中,「行者扯住菩薩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這等崎嶇,保這個凡僧,幾時得到?似這等多磨多折,老孫的性命也難全,如何成得甚麼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稱呼唐僧為「凡僧」,足見孫悟空心底里還沒有把唐僧當成師父。

及至第二十五回中因孫悟空推到人蔘果樹,鎮元大仙要用七星鞭鞭打唐僧,「行者聞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頓鞭打壞了啊,卻不是我造的業?』」於是要求替師父挨打。能夠為唐僧著想,表明這時孫悟空對師父已經有了真感情。

第四十一回孫悟空大戰紅孩兒,「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引得「沙和尚滿眼垂淚道『師兄!可惜了你,億萬年不老長生客,如今化作個中途短命人!』」後來「沙僧扯著腳,八戒扶著頭,把他拽個直,推上腳來,盤膝坐定。八戒將兩手搓熱,捂住他的七竅,使一個按摩禪法。原來那行者被冷水逼了,氣阻丹田,不能出聲。卻幸得八戒按摸揉擦,須臾間,氣透三關,轉明堂,沖開孔竅,叫了一聲:『師父啊!』沙僧道:『哥啊,你生為師父,死也還在口裡。』」這一段描寫兄弟間及師徒間的感情特別生動,表明唐僧師徒通過層層難關,認識到團結和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的重要性,互相之間感情已經越來越深。

第七十七回在獅駝國唐僧被三個妖魔拿住,放出消息「唐僧被大王夾生兒連夜吃了」,孫悟空有以下反應,「行者聞言,忽失聲淚似泉涌」,「心如刀攪」,「放聲大哭」,「兩淚悲啼」,「淚如泉湧,悲聲不絕」。此節在孫悟空身上連用了多個「流淚」、「大哭」、「悲聲」等字眼,叫人懷疑這哪裡還是當初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齊天大聖。唯一的解釋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緣未到傷心處」,因為孫悟空對唐僧感情日深,聞聽師父遇難噩耗,悲傷至極,故有此表現,與最初時的推諉敷衍形成鮮明對比。

七、閱罷西遊話矯正

對於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西遊記》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其結構龐大,鋪陳精彩,想像奇特,人物刻畫傳神,在我國影響巨大而深遠。作為一名監獄警察,要以監獄工作者的視角,從《西遊記》等經典名著中汲取營養,利用其家喻戶曉的普及廣度,以及人人耳熟能詳的影響深度,開闢對在押罪犯進行文化改造的新陣地。

《西遊記》對於指導我們開展對犯罪矯正工作,至少有以下八個方面的啟示:

一是加強對罪犯的身份意識教育。罪犯身份意識淡化,會找各種理由為自己的犯罪行為開脫,故意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弱者、受害者,試圖逃脫罪責,逃避改造,給監獄工作帶來極大困擾。罪犯身份意識淡化,導致「倒霉論」、「冤枉論」、「不公論」等奇談怪論在獄內甚囂塵上,甚至還出現所謂「服管不服法」、「服法不服判」等改造謬論,在這樣一種負面思想支配下,罪犯何談改造!

二是加強對罪犯的知悔教育。認罪悔罪是改造犯罪思想的源動力,是迷途知返的第一步。監獄要引導罪犯深挖犯罪的思想根源,認清自身犯罪思想和犯罪行為的危害性,對以前的犯罪行為進行追悔。只有真誠淌下悔恨淚水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告別昨日、告別舊我的勇氣和信心,才能真實邁開走向新生的第一步。

三是監獄要有懲強治頑的「緊箍咒」。隨著對監獄警察責任追究機制和對罪犯權利保障機制的嚴格建立,隨著「人性化」管理和「文明」管理在監獄的普及,如今對監獄警察的制約和對罪犯權利的保障幾乎達到非常誇張和滑稽的程度,這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罪犯的「權利意識」空前膨脹,而監獄警察在管理上越來越被動。惡果還在後面,原本就法律意識淡薄、道德品質欠缺、性格行為不善的罪犯發現「監獄不過如此」,尤其其中的死硬分子,心中更無絲毫忌憚和畏懼之心,這又必將造成社會、監獄、監獄警察以及罪犯本身的「四輸」局面,這也是獄內頻有發案,以及刑釋人員重新犯罪率持續推高的重要原因。

四是監獄工作目標要清晰。《監獄法》明確規定,「監獄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 「監獄對罪犯實行懲罰和改造相結合、教育和勞動相結合的原則,將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執行刑罰、懲罰罪犯、改造罪犯本是監獄工作的重心,也是監獄管理的終極目標。我們應全面反思我們的工作,清晰地盯住自己的目標,真正去圍繞懲罰和改造罪犯去部署開展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少走彎路。

五是在罪犯改造中引入團隊文化。一個健康向上的團隊對於改造罪犯是非常有益的。監獄警察應具有這樣的能力,即指導團隊構建,打造團隊精神,校正團隊坐標,帶動團隊成長。對於單個罪犯來說,團隊是不可須臾脫離的外部環境,是個性暴露和性格磨合的社會單元。團隊改造的最大優勢在於,由於團隊成員相互的配合和支持,能夠順利完成單個人無法勝任的任務。團隊形成的向心力,可以讓個體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促進內心的寧靜和健康。

六是在罪犯改造中關注其情感成長。大多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因為極端自私自利,無視法律規範,漠視他人感受,缺乏健康向上的情感造成的。監獄在管理和教育罪犯過程中,要利用家庭、親情等社會資源,激勵罪犯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並注意培養罪犯良性情感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罪犯情感復甦,關注家庭,牽掛家人,是開始改好的第一步。

七是正確對待罪犯改造中出現的反覆現象。對任何一名罪犯的改造,都不要奢想一帆風順,一蹴而就,都要經歷幾次甚至多次的反覆,都要有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罪犯在改造中出現反覆,是符合改造規律的現象,在反覆中罪犯會暴露出各種問題,這就要求監獄警察具有更高的高度,通過罪犯的這些反覆認識背後的實質,增強教育改造工作的針對性。

八是樹立文化改造的理念。中華民族具有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經過長期的傳承和沉澱,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中,自覺不自覺地影響和規範著人們的一言一行。監獄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尤其是《西遊記》這樣的經典著作,利用其深遠的影響力去教育和改造罪犯,努力開闢文化改造罪犯的新陣地,一定能夠收到良好的成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護航 的精彩文章:

TAG:齊魯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