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腦科學揭示:如何發展孩子的大腦?

腦科學揭示:如何發展孩子的大腦?

後天教育可以改變大腦

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因為,這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生理機制的損傷。而大腦一旦損傷,人就會在生理機制上遭遇障礙,日後再怎麼通過後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3歲定終身」等說法。因為,人的大腦一直在發展,一直在變化,大腦有可塑性,它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

「人生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一個早期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的兒童,醫生診斷為永遠不能說話。孩子的媽媽經過思考,決定辭掉工作,自己回家帶孩子。別人教孩子說話都是以次為單位,而這個孩子的媽媽以「萬次」為單位。最終,這位媽媽成功了,孩子能開口說話了。

這個奇蹟是如何創造的呢?我在給這位兒童做腦掃描檢查時找到了答案:

由於媽媽不懈地努力,孩子的大腦發生了發展和改變,其部分功能得以遷移,最終促使孩子開口說話。

父母和老師不能把孩子學不會的原因歸結於孩子,而應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的安全感得到了滿足,其他的都可以不要。

玩伴勝過玩具

很多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的智力與玩具的多少有關。於是,給孩子買很多很昂貴的玩具。

通過研究兒童的大腦發展發現:孩子成長,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只要是正常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玩伴比什麼都好。如果家長能做孩子的玩伴,勝過給孩子買數不清的高級玩具。

為什麼在物質貧乏的時代,依然會有很多出色的人?台灣有一個人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這個人的童年,正是日本人轟炸台灣的年代。在那個年代,台灣根本沒有什麼玩具,但這並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個出色的人。因為,沒有玩具的年代,他依然還有很多童年的玩伴。

我反對把孩子丟給電視機,研究發現:10個月大的孩子,如果每天多看一個小時的電視,到7歲的時候,就會比每天少看一個小時的兒童,增加10個百分點的幾率患上注意力缺失症。

如何發展孩子的大腦

如何發展孩子大腦? 一個是遊戲,一個是閱讀。

孩子遊戲的時候,想像力在發揮,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同時,遊戲時也是在學習人際交往。如果你太凶,就沒有人喜歡跟你玩,太懦弱別人就要欺負你。這些都可在遊戲中感悟習得。兒童在遊戲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能幫助神經分叉快速地生長。閱讀更是讓孩子「靜下心來」深入看世界,它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無限延展。

無論遊戲還是閱讀,都是重要的,但是,紀律是第一位的。孩子會質疑:你不是告訴我閱讀重要嗎?我正在閱讀,你為什麼還要我去做別的事情?這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閱讀雖然重要,可是紀律更加重要,你應該把自己今天的事情先做完。

內蒙古腦立方全腦應用訓練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運用新概念「全腦平衡學習法」啟迪兒童青少年大腦智慧潛能,通過科學的全腦應用訓練和快樂的學習方法,致力於提高兒童青少年的專註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自信心等綜合能力高效應用的個性化訓練機構。將素質教育的德(德商)、學科教育的智(智商)、全腦應用的慧(情商)完美結合,並構建整體訓練系統化、家校互動信息化的特色創新產業平台。讓更多孩子從繁重的學習壓力中解放出來,讓孩子輕鬆學習、快樂成長!

腦立方與宋慶齡基金會合作啟動「智慧少年」項目,啟迪青少年智力開發,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提高兒童青少年的全面素質。

腦立方設立了發展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公益委員會,並且在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支持下成立了「腦立方助學專項基金」,支持失學兒童助學、貧困學校建設等項目的執行單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海軍 的精彩文章:

TAG:劉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