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鄂東民俗——做豆腐

鄂東民俗——做豆腐

鄂東民俗——做豆腐

李志來

在鄂東羅田,每到年終,家家戶戶開始做豆腐、泡番薯丸子、蒸酒、做「點茶」。石磨連軸轉,豆漿嘩嘩流。灶房熱氣騰騰,嫩白豆腐漸次而出。剎時間,過年的味道濃得化不開。隨便來了個「撥浪鼓」站在村口一吆喝,立刻人頭攢動。鞭炮噼里啪啦,肉鍋咕嘟咕嘟,村頭村尾的小道上,出現了外出打工「搞副業」的返鄉人。

家鄉人們逢年都要推磨做豆腐。每到這時,孩子們總會緊跟在母親的屁股後面,一步不離。哥哥、姐姐推磨,旁邊放著一盆浸脹的田塍豆,母親坐在旁邊拿著長柄小勺添豆,每次添上水、豆半勺。就這樣,在吱嘎、吱嘎的推磨聲中,雪白的豆漿磨出來了。

磨好了豆漿,父親便在房樑上綁好一根繩索,繩索勾在十字交叉的豆腐架中心的鐵鉤上,豆腐架的四個角上分別綁著一塊夏布包袱的四個角。包袱正下方的地上擺放一個大缸。母親吩咐我們磨石膏水,她添火在大鐵鍋內煮豆漿。豆漿加熱到七八十攝氏度時,不必蓋鍋蓋,邊煮邊撇去面上的泡沫。母親不離開鍋台半步,留心觀察豆漿在鍋里變化的狀況,見火力過旺,豆漿就要從鍋里溢出來時,就抽出柴火,用文火將豆漿慢慢燒開。之後,將豆漿倒入豆腐架扯住的夏布包袱里,將豆渣過濾掉,純凈的豆漿便流入大缸里。

接下來便是添加用石膏做成的滷水。這可是技術活,要掌握好火候,滷水放太多豆腐就太老,還有苦味;滷水太少了,豆腐太嫩,沒法用手拿。掌握好了火候,豆腐才會白嫩可口。

隨後,母親拿一塊砧板放在灶台上,上面放一個四方的木圈當模子,圈裡鋪上細紗布後,便將鍋里的豆腐腦連同豆漿水全舀進圈裡,用鋪著的細紗布將豆腐全包起來,上面壓上鍋蓋及小砧板等重物,讓豆漿水從細紗布的縫隙間流走。不多時,豆腐已經基本成型,鮮嫩誘人,細膩柔韌,清香撲鼻。母親開始剖豆腐,她把細紗布攤開,然後拿起兩面薄刀,輕輕地直劃、橫劃,將一整塊豆腐劃成了一個個四方格子。母親一手伸進細紗布下面將豆腐托起,另一隻手把一塊塊四方形的豆腐翻出來,放在籃子里。偶爾有翻破的,或被細紗布粘掉一角的,母親就賞給我們吃,我們蘸點鹽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滿臉幸福。

看見凝脂白玉般的豆腐,我對豆腐的來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可問了母親幾次,母親說外婆只傳授了技藝給她。後來我查閱了有關資料,才知道了豆腐的來歷。南宋朱熹云:「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已淮王術,安坐獲泉布。」西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人稱淮南王,其母喜食黃豆。一日,母親卧病在床,淮南王便命人將黃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湯,讓母親飲用。怕食之無味,加點鹽來調味,沒想到居然凝結成塊。這正是豆腐的雛形。劉安傾心道學,想煉製長生不老仙丹,招方士數千人聚在楚山(即當今八公山)下談經論道,著書煉丹。在煉丹中以黃豆汁為丹苗,豆汁偶與石膏相遇,變成了鮮美、綿滑的豆腐。豆腐豐富的植物蛋白正好彌補了出家人不食葷腥所造成的蛋白質匱乏。那些吃了豆腐的人個個健康長壽。

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前164年,淮南王劉安雅好道學,欲求長生不老之術,不惜重金廣招方術之士,登北山而造爐,煉仙丹以求壽。他們取山中「珍珠」「大泉」「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製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煉丹不成,豆汁與鹽滷化,合成一片芳香誘人、白白嫩嫩的東西。當地膽大農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於是取名「豆腐」。劉安也於無意中成為豆腐的老祖宗。淮南王無心插柳,卻給百姓人家增加了一道物美價廉的家常菜,也成就了豆腐文化。

看似小小的一塊豆腐,卻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013 三塊廣告牌
大毛衣這麼穿!穿出不俗氣質!

TAG:全球大搜羅 |